计世封面:要么转型 要么死
东北,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根支柱,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立下过汗马功劳。可是当资源消耗殆尽,它却在市场化的步伐中慢了下来,淹没在长三角、珠三角、大西北的光芒下。如今,全球经济低迷,国内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转型,是老工业基地惟一的出路。
东北,新中国经济发展的第一根支柱,为新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立下过汗马功劳。 可是当资源消耗殆尽,它却在市场化的步伐中慢了下来,淹没在长三角、珠三角、大西北的光芒下。 如今,全球经济低迷,国内增长放缓、劳动力成本急剧上升,转型,是老工业基地惟一的出路。 ■ 本报记者 王博 东北是中国工业的摇篮,有“共和国装备部”之称。在白山黑水间,聚集了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哈尔滨量具刀具公司、齐重数控装备公司、沈阳机床等一大批装备制造企业,它们为国民经济各领域和国防建设提供了大量技术装备,在中国工业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近几年来,由于东北地区国有企业比重过大,经济增长主要靠政府主导、投资拉动,在国际金融危机波及实体经济的大环境下,东北工业发展出现了放缓甚至亏损的不利情况。来自东北三省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三省工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原材料工业和重型机械设备制造业效益严重下滑甚至出现大额亏损,这是东北振兴战略实施以来从没有过的。 东北,这位迈步最早、曾经对经济贡献最大的老大哥,交出了手中的接力棒;这批走过半世纪的制造业“老国企”,在摸索和阵痛中,以各自的方法寻求着新的出路。 装备制造风光不在 走在哈尔滨著名的“三大动力路”,道路两旁的白桦和杨树,与特色的欧式建筑遥相呼应,显得肃穆而清冷。“三大动力路”得名于坐落在这条路上的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和哈尔滨锅炉厂,这三个国家大型装备工业企业曾经是黑龙江省乃至中国的“动力”先驱。如今,“三大动力”已经合并组建成哈尔滨电气集团,它们代表的装备制造企业在经历了辉煌与失落之后,准备重生。 经过50多年的发展,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形成了基础较好、门类较为齐全的生产体系,并且成为了东三省的支柱产业。但是,粗放生产、盲目建厂、松散管理、产品缺少核心竞争力⋯⋯都让东北的装备制造业增速有些力不从心。 “买1吨原材料的价钱是6000万元,因为技术和工艺的原因,东北工厂生产出的零部件普遍比南方工厂的质量重,虽然卖出去的价格一样,但同样的商品我们要多耗费几百万元的成本价,因此卖得越多也就亏得越多。”在哈尔滨电气集团工作了30多年的老工程师郭玉森说。在郭玉森的记忆里,10年前的东北,没有人会关心成本这种问题;可如今,随着原材料成本逐年增加,加上南方中小装备制造企业对市场的抢占,东北很多中小企业早已吃不消,只能靠缩减人员来减少开支。 “像今年这样机械制造业整体下滑,而且下滑幅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还是很少见的。我们分析原因,还是粗放生产、缺少物料资源规划和先进工艺的技术管理酿下的苦果,归根结底就是转型升级不到位。”哈尔滨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投集团)办公室主任杨守滨如是说。 哈投集团受哈尔滨市政府的委托,经营管理哈尔滨市的工业国有资产,负责保证增值和资本运作。集团下属70多家公司,包括进出口、机械制造和轻工行业三大主要业务。杨守滨告诉记者,哈投集团效益最好时曾有15万员工,随着下属企业改革,有的破产、有的兼并之后,就只剩8万多人了。今年的销售业绩本来定为100亿元,但上半年只完成了36亿元,“下半年要完成总体销售目标简直难上加难。”
责编:梦右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