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第四次转型:刘积仁的危机与梦想东软集团董事长刘积仁与马云有点像。就是每当公司日子一好过,他就不踏实,就渲染危机,想着如何度过下一个阶段。 此外,它还在广东、成都、大连等地建立信息学院,并在里面设立软件园,借机拓展区域市场。到2005年,其营收已是2000年的近2.5倍。 之后5年,东软三大业务高速成长,但整体没有经历更大调整。截至目前,其软件外包已蝉联中国市场多年第一,超越了定位更早的海辉、文思、大连华信等外包企业。 未来10年战略:成长5倍 截至2010年,东软营收近50亿元,较2005年又翻一倍多,员工总数达18000人。但正是这一年,刘积仁又开始渲染危机了,他与东软其他高管们开始言必称云计算与物联网。 这一次渲染危机,似乎有着非常明显的理由:2010年,公司营收近50亿元,同比增长近18.5%,但是,净利润4.85亿元,却下降24%,其国内软件与集成业务营收同比仅增6.2%;2011年第一季,其营收10.38亿,同比再增19.1%,但净利同比下降16.6%。而且,过去一年多,东软运营成本与管理费用一直居高不下。这家本土软件巨头似乎遇到成长困境。 财报显示,公司净利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司人力成本上升,以及研发、收购、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加大。其中,2010年财报显示,受困于工资上涨,东软人力开支已占其总成本的40%。 刘积仁没有回避这一难题。他说,中国软件工程师的低成本时代已一去不复返,而且这个行业每年还会以10%以上的速度增加。 “靠省工资的企业,没有希望活下去。东软没有别的选择。”他说。未来几年,公司还将连续给员工加工资。 至于业务层面,他表示,国内软件与集成业务营收增长放缓,并不意味着市场蛋糕小了,而是因为国内许多订单属于重大项目,建设周期也长,但是蛋糕仍在持续放大。而公司的新兴业务,比如医疗系统业务、国际软件业务正在高速成长。 但也有不利因素,日本大地震减少了许多日企IT开支。东软股东兼客户阿尔派去年拉低了东软对日软件外包业务。不过,刘积仁表示,东软收购的Harman则提高了欧美外包服务订单,尤其是汽车行业。 “我不担心短期成长,而是长期的增长方式的转型。”他说,东软面临三大转变,即从人力规模为基础的增长转向知识资本驱动的增长、从以技术为中心的商业模式转向客户价值为中心的商业模式、从以中国为中心转向以全球市场为中心。 对应于此,他给出了未来10年的战略目标。即营收要有5倍以上的增长,国际业务的收入占比约60%,来自产品和服务的持续收入占50%以上。他补充说,5倍以上的增长,“还是有些保守”。 但是,规划容易落实难,东软如何达成目标,从而化解新一个5年乃至更长周期的危机?刘积仁说,新的增长动力将主要来自汽车电子、移动终端与医疗系统三大业务。上季财报,东软预测,2011年,其全年营收应能超过57亿元。 其中,面向医疗健康行业的“熙康”计划去年已经启动,它将推动东软从B2B模式转向B2B2C,从而面对一个庞大的大众市场。这是东软集团“云计算”战略的核心布局,目前已在上海等全国许多核心城市、海南等农村市场落地。他透露,已有部分海外项目。 “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已不是10年前、20年前所能比,如果你忽视互联网与云计算,将不会有机会。”他说,东软会做好准备,包括继续并购,以应对这个“可怕”的大机会。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