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微信

制造业信息化健康发展的思考

来源: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作者:马露菲
2011/12/5 9:58:13
近年来,中国生产制造ERP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制造业ERP的增长速度始终领先于国内其他行业ERP市场,全面带动国内ERP总体市场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生产制造ERP在ERP总体市场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关键字: ERP 制造业
一、引言
 
近年来,中国生产制造ERP市场规模呈高速增长状态,制造业ERP的增长速度始终领先于国内其他行业ERP市场,全面带动国内ERP总体市场的发展。可以说在中国,生产制造ERP在ERP总体市场中占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二、制造业管理信息化所面临的问题
 
中国制造业管理信息化起步于30多年前,是国内最早进行管理信息化的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制造业管理信息化变得更加成熟,但其发展速度与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依然落后于电信、金融、大型公共服务等行业,与“中国制造”的全球地位不相匹配。
 
制造企业的信息化事业,在以CAD为代表的技术信息应用方面成绩显著。然而,对于以ERP为代表的管理信息化方面,应用深度并不高,基本停留在财务核算和供销存事务管理程度上,生产管理信息化及企业集成应用的水平还比较低。当然这里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主要问题是制造业,特别是复杂产品制造企业的生产环节信息化实施难度大,实施成本高,实施效果不明显,进而导致了许多制造企业对管理信息化的项目缺乏信心和热情,所以才有“不上ERP等死,上了ERP找死”说法的广泛流传,这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但是从ERP软件供应商或服务商方面来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即整体浮躁问题。一些软件与服务提供商出于利益的驱动,误导客户对管理信息化项目的认识,不为客户提供“物有所值”的服务。另外咨询服务从业人员鱼龙混杂,一些从业者缺少职业道德与专业精神,这也是影响应用软件及咨询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企业自身来说,企业主要是缺少信息化复合人才。我们看到一些信息化应用比较成功的企业,他们往往会培养自己企业的内部顾问,他们能够不断的开发管理信息的需求,同时企业的软件技术人员(也可以借用外包力量)能够及时地用系统实现这些需求。而企业中信息化复合人才的缺少,企业对信息化的认知度不高,普及度差,领导层对信息化项目的了解不够,不能把握项目实施的方向与路线,这些都是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阻碍。
 
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政府部门与行业政策的制定者、企业和软件/服务提供商三方的共同努力来实现。首先政府部门和行业政策的制定者要提供资金和政策的支持。政策的支持比资金的扶持更为重要。举例说明,某企业从事一些大型设备的设计和总成,但全部委外加工。企业的设计人员还在出设计蓝图,没有甩掉图板。问其原因,给出的回答是,如果把电子文挡发给外协厂商,设计技术很难保证不被盗用,这就说明了不解决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也会影响企业信息化的开展。
 
对于企业来说,要转变观念,对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要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脚踏实地,稳扎稳打地推进信息化项目的进行,而对于软件/服务提供商来讲,最重要的是要加强职业操守,恪守专业精神。
 
三、有关管理信息系统实施的几点思考

1、谁是系统实施的主导者
 
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企业领导层一定是信息系统实施真正的主导者。但是现实的普遍情况是甲方(企业)买单,已方(软件/服务公司)主导。甚至有些企业完全把实施的责任推给了软件/服务的提供商。其实企业领导层又何尝不想成为系统实施的主导者,但有四大原因导致他们难以负起应有的责任:
 
对企业信息化的主要需求不清楚,即实施目标不明确。
 
对企业实现信息化的基础条件不清楚,即实施可行性不了解。
 
对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途径和手段不清楚,即实施路线不掌握。
 
对企业信息化应取得的总体和分阶段成果不清楚,即实施评价不会做。
 
以上四点导致了目前大部分系统的实施还是甲方买单,乙方主导的现状。所以容易造成信息化项目实施验收中相互扯皮,不付款情况的发生。如何让企业的领导者成为信息系统实施的主导者?可以通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来做好这一事情。可以聘请有经验的人作为项目经理,或者请外部专家进行指导。
 
2、系统实施的周期应如何确定
 
现在,很多企业在实施ERP软件时,追求短平快的实施。有些软件/服务提供商也会投其所好,鼓吹所谓的“6+1”和“8+1”的实施模式,即实施财务+供销存系统,只要6个月实施期+1个月的服务期。如果实施财务+供销存+生产系统,则只要8个月的实施期+1个月的服务期。实际上这种方案是不科学的。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有的企业信息化有一定的基础,以前已经使用过某一种系统,基础数据比较完善,新的实施主要是新老系统的切换和少量的新功能应用,那么采用“6+1”或“8+1”的实施模式可能没有问题。然而对于信息化水平低的企业,成功实施ERP系统,套用“6+1”和“8+1”的实施模式是不科学的。
 
我们还看到,一些著名的应用软件和咨询公司采用“急风暴雨”的方式来实施ERP,即让公司(或集团公司)内的关键岗位人员脱产,组成项目团队,力求在短期内制定出新的“业务模板”并强势推行。这样的做法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管理制度、业务模式与经营者的理念、管理者的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带有很长时间的积累与沉淀,很难做到说变就变。所以“急风暴雨”的实施方式,往往会造成欲速则不达的结果。
 
另外,企业的ERP系统上线运行是否就标志着ERP项目实施成功?非也!有些企业的ERP系统因上线太快,上线前的“原型测试”做的不扎实,所模拟的业务情景不全面,基础数据准备不好,就会出现系统上线后错误百出的情况,不适合真正的企业日常运作。造成了新的系统不能用,老的手工管理不敢丢的尴尬局面。
 
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应该是长期的、分阶段的、持续进行的工作,企业可以每年制定一个目标,确定一个可达到成果的预期,一步步稳扎稳打地进行实施。
 
共2页: 上一页1 [2]
责编:何先辉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