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能不让企业战略变成鸡肋?随着《执行》一书在国内企业界影响的扩大,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战略”这一热门话题。有人形象地把“战略”比喻成“鸡肋”,认为战略看起来很诱人,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本文关键字: 企业战略 战略不是鸡肋 随着《执行》一书在国内企业界影响的扩大,人们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到“战略”这一热门话题。有人形象地把“战略”比喻成“鸡肋”,认为战略看起来很诱人,却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战略到底是什么?企业需要什么样的战略?如何才能不让企业战略变成鸡肋? 战略就是战略 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战略一词均起源于兵法。在中国,战略一词泛指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策划与指导。中文著作中使用战略一词的最早记载,始见于西晋司马彪《战略》一书,19世纪末,中国开始用这个词翻译西方的同一概念。 从本质上说,战略就是战略,不应该也不可能承载过多的功能,战略应用到企业,仍然应该保留其本身固有的含义。西方企业战略的研究表明:“没有战略的企业尤如没有灵魂的驱体”,可见企业战略的重要地位,但对企业战略的解释却各不相同,笔者认为,“企业战略就是企业决策者依据资源和环境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作出的全局性和长远性的筹划安排”。 归根结底,企业战略是企业决策者智慧的结晶,是双方(或多方)谋略的较量。有人把企业战略比喻成指南针,笔者认为此观点值得商榷。 众所周知,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功能就是单一的指示地球的南北磁极方向,作为一种辨别方向的工具,确实简单实用。企业也确实需要指南针,因为“方向错了,全盘皆输”,但企业的方向和定位不是企业战略的事,而是由企业的使命和目标来确定。战略所担负的是围绕着企业的使命和目标对资源和环境作出恰当的筹划安排,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 指南针的功能单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并且使用的结果都是一样的。而企业战略则不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并且难以模仿,只能靠企业决策者自己在实践中去体验和感悟,这也正是战略的魅力之所在。 企业战略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企业的资源状况和所处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因而,企业战略就一定要随着资源和环境的变化不断地加以调整。在企业战略理论中有一种“过程观点”,这种观点认为,企业战略是通过不断的微调逐步形成的。既然是有关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筹划安排,就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程序才能够达到“恰当”的要求,那些不愿意静下心来下点真功夫的人,肯定是得不到真经的。 对战略不应寄予过重的厚望,战略毕竟不是万能的,也不是随手可得的工具,当然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关键是要对企业战略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准确的理解。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企业综合实力(资源+能力)的充分发挥与企业战略(软件)的乘积。即:企业价值最大化=综合实力(资源+能力)×战略。这里的“+”号表示不同的组合形式,“×”号表示倍数关系。 对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而言,战略与综合实力是一种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综合实力是战略发挥作用的基础,战略是使综合实力发挥“超强”作用的条件,实践中许多以弱胜强,以小胜大的企业案例就充分说明了这种关系。 一个企业如果仅凭实力,没有战略,往往会出现资源和能力运用不当和浪费现象。另一方面,企业仅凭战略也是远远不够的,如果企业自身实力达不到所选择的战略要求,即使再好的战略,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说到:“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刘备曾将诸葛孔明和庞统两人同时揽于门下,诸葛亮可谓智谋超人,也未能战胜对手曹操,就是最好的例证。 战略尤如一把双刃剑,既可以起正向作用,也可以起负向作用。当企业所选择的战略与自身的综合实力相匹配时,一个企业在给定的资源和能力条件下,就可以通过战略的正确运用和资源(包括能力)的合理配置,使企业自身的综合实力达到最佳状态,实现1+1>2的效果。反之,不但不能给企业带来效益,还可能伤了自身的元气。 责编:孙雨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