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家:多核计价模式持续摸索之前Intel、AMD推出双核CPU后,软件业者就对双核的授权起了一番争论,Microsoft、VMWare等主张以CPU Socket为单位进行授权(per CPU socket),认为双核当维持单核方式授权,毕竟Microsoft、VMWare的软件都在x86 CPU上执行,而多数的x86服务器都是2个Socket的组态,仅少数具有4个Socket以上的配置,若因为双核的普及而增加收费反而不利于Microsoft、VMWare的软件销售,相对的以Socket数来授权反而能够对「以UNIX系统为主的软件业者」产生威胁。 所谓「以UNIX系统为主的软件业者」主要是指BEA、Oracle,过去BEA、Oracle的软件多在Sun、HP、IBM的UNIX服务器上执行,UNIX服务器机内的CPU数多在4颗~64颗,如此依据CPU颗数来授权软件则BEA、Oracle等业者能有较高的收入,反之若双核以单核来计价,机内的CPU用数将缩减,如此就会影响BEA、Oracle等业者的软件授权收入。 所以BEA、Oracle等业者坚持其它的授权方式,例如BEA以双核=1.25颗来计算,而Oracle以每核0.75个CPU来计算,且未达整额需要四舍五入。另外IBM也实行分立的授权规格,在IBM自家的POWER4/5/6等双核实行2.0颗授权,但对x86的双核则维持1.0颗授权。 以上是过往的发展,不过随着UltraSPARC T1的登场,以及4核x86 CPU的出现,授权规格又必须再行调整了。 以UltraSPARC T1来说,虽然技术规格上强悍(8核),但实际执行的效能却无法达真正的8个单核,因此2006年初Oracle改变其授权模式,提出所谓的「Processor Factor」新则,依据新则每个UltraSPARC T1的执行核心视为0.25颗CPU,如此1颗UltraSPARC T1等于2个CPU的授权。 类似的,2006年第三季时IBM也针对此提出了VU(Value Unit,价值单位)计价概念,以往1个单核CPU视为100个PVU(Processor VU),而UltraSPARC T1的每个核被认定为30个PVU,所以整颗UltraSPARC T1视为2.4个CPU的授权。 Oracle的Processor Factor计法与IBM的VU计法使多核授权作法更加紊乱,然而也有人持续主张当实行Per CPU Socket的作法,因为核数增加只是变相提升CPU的整体效能,跟过往以提高频率来增加效能的意思相同,过去仅Oracle有一段时间施行Per MHz计价外,此后未再有Per MHz计价过,既然Per MHz计价经实证不可行,且「增加核数」与「频率提升」意义相近,如此为何改变授权模式呢? 此外,实行Per CPU Socket授权的作法才能刺激CPU业者更积极提升CPU的整体效能,无论是用提高频率或增加核数的手法来实现,受益者将会是软件业者与企业用户。 如此看来,短时间授权模式已无法回复过去单核时代的Per CPU/Per Socket般的齐一,未来有可能会有更紊乱的发展,或许软件业者会自行开发标竿效能测试程序,并依据测试结果来收取软件授权费,这也可能是另一种新授权路子,特别是有些软件的效能延展性(Scalability)不佳,若能用实际执行来实证其延展性,并依据延展性表现来收费,则企业用户会认为更合理。 无论怎么说,一直以来商务性/企业用软件的授权精神当不会改变,那就是硬件功效更强悍后,软件授权费也会增加,所有的新授权规则都依然环绕此精神而行,硬件业者、软件业者、企业用户也都认同此价值,如此无论短时间授权模式如何紊乱,但最终发展及方向相信都会让多方都获得满意。
责编: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