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案例分析:ITIL灵不灵,看用户爽不爽ITIL灵不灵,关键看用户爽不爽,而不是减轻IT人员的麻烦。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以IT人员更大的付出换取的,而不是靠什么灵丹妙药。 从案例的介绍可以看出,天宇公司IT内部管理的现实情况、CIO李学刚的苦恼、对ITIL的理解和期望都是非常典型的。 CIO的尴尬处境 ◎ 公司内IT服务管理无序,IT部门四处“救火”,饱受“夹板气”。 ◎ CIO强烈希望改变这种无序状态,但对于具体目标的认识是模糊的。 ◎ 看起来ITIL似乎是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的灵丹妙药,只要引入ITIL,各种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但这是真的吗?会不会又是厂商的炒作?会不会又被忽悠? 虽然李学刚认为“ITIL实施是势在必行”,我仍然建议把如下几个问题考虑清楚,再考虑如何“必行”。 目前公司内IT服务管理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是秩序问题还是效率问题?是要提高服务水平还是降低服务成本?“四处救火”是因为忙不过来还是人浮于事?“受夹板气”主要是因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态度还是工作能力?仔细思考一下这些问题是非常必要的,看似忙不过来、实际上人浮于事的情况还是挺多的。 主要想解决哪个问题?具体目标是是什么?既规范又高效,既提高服务水平又降低服务成本似乎是可能的,听上去很美。但现实情况下,鱼与熊掌往往是不能兼得的,想要兼得、往往会赔了夫人又折兵。这是有许多血的教训的。 ITIL不是灵丹妙药 ITIL能够帮助我们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或者说ITIL主要能够帮我们做什么?必须认识到,ITIL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要分析目标和主要矛盾是否是引入ITIL可以解决的。缘木求鱼的故事告诉我们,爬到树上是抓不到鱼的。 其实,ITIL既不神秘、有不复杂。ITIL的核心是客户和服务,您的IT部门是否真的是把用户当作客户?是“服务”于用户还是“管理”用户?进行ITIL建设的目的是IT部门多干活、提供更优质服务,还是尽量少干活?只有确立了客户和服务的理念,统一了为保服务质量可以多干活的认识,ITIL建设才会顺理成章。 比如:ITIL首先强调的是规范和记录,也就是说IT支持人员必须把事件、问题、变更等过程记录在案。如果进行ITIL建设之前,运维人员没有记录的行为习惯,推行ITIL当然会增加这些人的工作量。 又如,ITIL强调一二线/前后台分离,前台人员专注于客户和服务、后台人员专注于设备和技术。无疑这会改善客户感受、提高用户满意度,但同时也会增加IT部门的负担。当然无法达到减少IT人员工作量,或者减少IT人员数量的目标。 ITIL的主要作用是规范 从短期来看,IT服务管理的核心是让客户更方便,更舒服,IT人员会更累。事情更多。对IT部门和人员的好处会在长期逐渐显现出来。我们认为,我们目前各单位实施ITIL的主要作用应该是规范而不是效率,是方便客户而不是方便IT人员,是提高服务水平而不是降低服务成本,是管理IT人员而不是服务于IT人员。如果企业的文化和氛围不是以服务为中心,ITIL建设往往会流于形式,这也是有相当多的先例的。 按照上述原则,分析CIO李学刚的担心就比较清楚了。比如:SAPR3的报表需求变更通过服务台申请对客户并没有什么不方便的,关键是IT部门的拖延。 换种思路完全可以是如下的场景:客户电话向服务台提出变更要求,后台技术人员迅速电话/上门核实具体要求并迅速实现,然后请客户提意见。这样客户会不满意吗?当然IT部门要多做很多评估、审批等工作,但这是为了防止该变更影响系统的稳定运行,客户不会希望系统经常宕机吧? 再如,所谓的企业文化和行为习惯问题,IT人员服务的意识、规范和记录的习惯是一定要养成的。客户绕过帮助台与熟识的相关技术人员直接对话的问题在ITIL建设初期是经常遇到的,这里客户完全没有责任,只能说明服务台的服务还不到位,宣传力度还不够。 试想,如果拨打服务台电话,服务态度好、问题解决更为迅速,客户还会一直找技术人员吗?所以,实施ITIL的原则是使用户尽量简单,IT人员不怕麻烦。客户服务质量的提高是以IT人员的更大付出换取的,而不是靠什么灵丹妙药。 明确和认可了上述原则后,后续如何进行ITIL建设就容易理顺了。无非就是流程如何梳理,系统如何建设,如何推广和落实的事情。有关ITIL实施的方法、经验和最佳实践的讨论已经很多了,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作者: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首席技术官 隋华锋
责编:张赛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