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点网记者:看了您写的一些博客文章,您丰富的经历对年轻人的职业选择和发展有很大的启迪。目前有很多年轻人面临着就业、择业,甚至是转行的问题,会感到迷茫。您对他们有些什么建议?
朱春燕:择业-就业-创业是最好的路径。目前很多年轻人在就业和择业上面容易产生误区,其实,“就业”与“择业”很不相同。就业是被动地找一份工作,不论干什么,只要挣的钱数满意就可以,而“择业”是综合分析自己的目标、实力和兴趣等之后,主动选择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转行分主动与被动,主动关键是选择,被动关键是心态。前段时间看了一个邓亚萍的专访,她就是转行的典范,很成功。值得现在的年轻人学习,其实心态精神最重要,要有决心、恒心、信心和平常心。
支点网记者:听说您给用友学院的学员讲了一门课程《阳光心态》,“阳光的工作和生活”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尤其是今年就业形势不好,让求职者和在职者的心态阳光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您认为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家应该更多的关注什么呢?
朱春燕:阳光心态的关键是想明白道理,道理清楚了就可以以理化情,心态就会好,首先:欲望与能力要匹配;其次:分清楚自己是否可以对结果产生影响,如能有影响就尽全力争取,但对结果不苛求,顺天意。如不能影响,就改变自己去适应、接受。做事尽量朝着两个方向努力:顺着自己的才能和兴趣去做;依照自己的职责和应该去做。
通过系统的学习、读书,提升自己的学历、能力,为经济复苏后大展宏图做好自身的储备。金融危机时节是学习的好时机,经济上升时是挣钱、发展的好时机。将来人才的竞争一定是学历、能力一个不能少。学历是门票、资质,能力是被认可的基础,两者都有了,才能说具备了职场发展的真金白银,才能有可能在事业上有更多机会和成功的可能。
支点网记者:您是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硕士研究生,又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EMBA。您所就读的学校是全国最好的两所高校。在清华和北大,您收获最多的是什么?您认为学校、专业和学历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朱春燕:的确,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的人生。在清华、北大读书后收获最多的是自信;清华导师告诉过我:你在清华真正从我这里学到的知识并不多,即使学到一些知识也会很快过时,重要的是:你要学会站在更高层面思考问题。
学校、专业和学历之间的关系,我认为选择学校最重要,其次才是专业。至于学历,我觉得目前学到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学历应该是基本的要求。
年轻人当进入企业工作时要找一个导师去带领你走好职业之路。
支点网记者:好的导师可以用一个新手较容易理解的语言来向他传递知识和经验。
朱春燕:是这样的。职场新人要有一颗平常心,先观察,然后拜师。如果你想进入一个行业,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进入这个行业的一家公司企业,任职相关工作入行,但这条途径较麻烦,还有各项环节不可控;二是先进入行业的培训机构学习,快速入行,这对于希望转型的人很有利,可以说是条捷径。
支点网记者:您一直在信息化领域中工作,特别对管理信息化教育领域非常了解、精深。您能谈谈目前这个领域中的人才现状吗?包括需求和人才培养等。您的博客中也提到了“复利型人才”培养的理念和观点,这样的人才是否能够顺应管理信息化潮流的发展?能够获得自己职业的长远发展呢?
朱春燕:管理信息化领域中高端人才可以用饥渴来形容,人才严重缺乏,行业潜规则都是用猎头公司来挖人;人员综合素质要求高,增量远远赶不上信息化普及应用对人才的需求量。
复利型人才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对组织贡献与个人受益均大于同龄人” ,这样的人既有利于组织的长期发展,也有利于个人的长期成长。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