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会议新闻
“2009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礼及论坛正式开幕
由IT价值联盟、《商业价值》联合举办的2009年度中国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及论坛正式开幕,颁奖礼隆重揭晓50位最具价值CIO奖,以及最佳领导力单项奖、最佳优化单项奖、最佳创新单项奖以及商业价值评委会大奖。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赖锡璋等发起理事致辞。 |
现场文字直播
2009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及论坛 时间:2009年12月19日(星期六) 地点:北京千禧大酒店二层大宴会厅 “2009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礼及论坛正式开幕 ,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作为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对颁奖礼及论坛做全程直播: 主持人: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上午好,我是IT价值联盟周应,209年最具价值CIO评选,我们立足于IT的商业价值,通过完善的评审体系,从领导力、优化创新三大维度挖掘信息化的价值,从2009年开始,IT价值联盟每年举行年度最具CIO评选。最具价值评选的理念和严谨的评审体系,吸引了大批企业和CIO的参与,评选结果将于今天隆重揭晓。这次评选的特点是我们第一次从商业价值的角度评选CIO,今天除了为大家揭晓2009年度最具价值的榜单,我们和颁奖典礼有机结合。今天全天的活动将通过新浪科技、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等网络进行全程直播。首先我们有请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先生致辞,有请高新民副会长。 中国互联网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高新民致辞: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大家早上好,很高兴来参加今天最有价值CIO颁奖典礼以及IT Value的论坛,其实我参加过有关CIO的很多会,因为很多年以前,刚才在介绍我的时候,有一个Title是信息协会,成立了一个信息峰会,这个活动开展了很多次,今天我们这个活动我看做得非常不错,搭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仅是能够评选出优秀的最具有价值的CIO,而且大家在交流经验,讲故事,还有我看更重要的我们共同来推动CIO这样一个角色在我们中国实现IT商业价值的过程中起到他应该起到的作用,这一点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空间需要我们去推动。 今天我想讲两个观点,一个观点就是最近我们参加很多活动,讲两化融合,信息化和通讯化的融合,这个过程中我思考这么一个问题,目前从全球范围讲,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大家都已经有共识,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力主要是,这个问题我在很多场合我讲,信息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就是它用ICT技术支撑,或者是用互联网,基于互联网的基础上的一个架构,这个也是万宁他们一直在办一个杂志叫IT价值里面,这个价值网络是什么意思,实际上是企业和企业之间,不仅在产业链,在整个合作伙伴价值产生直接关系的各种角色之间的一种平台,一种网络,我们大家知道,在互联网上,有一个SNS,国内叫社区网或者叫网络社区,在企业领域里面,实际上就是一种价值网络,基于ICT的价值网络,一种技术平台的支撑价值网络,我认为这个恐怕是最核心的。现在可以讲很多案例,我们国内企业也在做这方面的一些案例的体会。这是一点。 要做到这一点,我个人认为,最要紧的我们企业要把我们的业务发展的战略和IT技术本身发展战略两者之间的融合,也就是我们说的两化融合,不是简单的传统我们搞企业信息化,我现在已经不太赞成提一般性的企业信息化。过去这个路已经走过了,现在要走新的路就要提融合的概念,就是ICT在实现商业价值,提升企业竞争力,在信息时代的竞争力这方面做出它应有的贡献,这是我第一点想讲的。 第二点为了实现这个目标,CIO具有重大的作用,现在这个CIO应该有准确的定位,他是实现ICT价值的策划者,首先是策划者,他是一个,有一个总体的策划,而且他提出新的理念。第二、他有决策权,他是一个决策者,最后他是一个协调者,不能够仅仅提他是一个实现者,他是一个信息中心主任,我也当过信息中心主任,在技术层面上这个是不够的,他做不到刚才说的融合的这样一个价值,所以在两化融合的基础上,CIO的定位应该是一个策划者,决策者和协调者这样一个作用,这是我的看法。我希望这次评选,以及今天论坛能够在这方面,能够分享大家的经验,能够共同来加深我们对两化融合,以及CIO本身在两化融合的过程当中的定位和角色,来提升他的认识,提升他的重要性的共识。 最后我祝愿这次论坛能够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高会长的精彩言论。最具价值CIO评选的成功举行,离不开评委们的辛苦工作和对评选体系的大力推动。谢谢评委们的辛苦工作,现在我请上一位评委代表,同时也是IT价值联盟的发起理事,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太平绅士赖锡璋先生致辞,有请。 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太平绅士赖锡璋致辞: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CIO朋友们,早上好,我非常的荣幸被邀请为IT价值2009最具价值CIO评选委员会的成员,代表委员会致辞。参选的CIO来自各行各业,他们的机构有不同的业务性质,不同的规模,不同的架构,评选优秀CIO是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发觉参选的CIO也有共同之处,IT已经成为推动商业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依赖,在IT释放价值的过程中,CIO重要的角色,CIO他们的决策。IT和业务高度结合,并能够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竞争力。我个人认为提供有效的有价值的IT部门,必须以公司的业务目标及战略高度一致,非常有效的财务资源,以合适的业务方式管理,这次评选依据以下六个指标。我借此机会向获奖的CIO祝贺,并感谢IT价值联盟主办这个有意义的活动,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赖先生。众所周知,IT价值联盟是一个依托网络平台的会员组织,我们通过整合各类社会资源,为CIO提供交流互动的平台和最专业的信息服务,帮助他们提升能力和影响力,我们正努力成为中国信息化进程的智库,下面我们有请IT价值联盟的发起历史代表,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部总监丁震博士致辞。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部总监丁震致辞: 各位来宾,先生们,女士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非常荣幸的代表IT价值联盟62位发起理事在此致辞,IT价值联盟在国内率先以IT价值为宗旨,展开各项工作,对于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的发展,我们认为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它的使命实际上就是释放信息技术的核心价值,推动商业与社会的进步,更是融合了当今IT与业务深入融合的大趋势。因为我们身边发生的事情已经明显的感觉到,这种经济的全球化,资本的全球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的发展,甚至危机都已经走向了全球化,而危机的解决也是全球化。 能做到这一步,我们认为正是IT技术的飞速发展,商业模式的不断创新,信息越来越透明,变化越来越快,世界越来越平,任何企业如果包括这个国家,对信息不重视,对IT的价值不理解,不能够利用IT技术来提高我们的效率,提升我们精确管理的水平,提高对外界的反应速度,还以传统的方式来经营管理,那么以企业内的这种慢节奏应对IT外部快节奏的,会被不断快速变化的时代所淘汰,IT无论对我们个人,对企业甚至对国家对世界都在产生深远的影响。从事IT其实是个很艰难的过程,从最初的这种救火式的走向了这种对突发事件给予解决的被动,然后走向规划资源主动的管理IT,最后业务的融合,是我们做IT的人希望得到的境界,作为IT价值联盟人员,我们也为这个联盟从发起到今天取得的良好口碑和影响力感到自豪。因为从今年4月开始到现在,IT价值联盟有507位成员,他包括在IT应用和管理领域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关注IT价值的决策者,对信息化有深入研究和长期追踪的专家和学者,会员的职位与企业CEO、CIO为主,共占到了整个目前会员的85%以上,大多数企业为业内的信息化标杆企业,这些会员尽管背景不同,行业不同,却有着相同的信念,使命感和责任感。联盟的会员都相信技术能创造新的商业模式,相信IT能改变这个社会。 IT价值联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在本年度做了很多极具价值的工作,比如组织一百位中国CIO通过IT Value社区进行写作,8月份在中国CIO危机的图书出版了,为重塑IT价值,首次印刷一万本图书即将销售告罄了,这本书的内容来自CIO的工作实践,甚至引用了IT考核制度和评估打分,这本IT价值联盟也一直倡导关注IT价值理念也在书中得以充分的体现,作为IT价值联盟的一员,我们非常期待IT价值联盟未来的发展更加的顺畅。通过不断的整合,我们内外部的资源,为会员带来更多的价值,为中国的所有的信息化从业者带来价值,预祝今天的大会圆满成功,谢谢。 主持人: 首先有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德铭主任为我们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周德铭: 演讲主题:CIO的三个把握 各位嘉宾,各位CIO,女士们,朋友们,大家好,感谢IT战略联盟为致力中国信息化发展的人士提供今天这样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机会,和各行各业的优秀CIO共聚交流对我来讲非常荣幸,更是一笔财富,我从事审计信息化这些年,感觉到CIO在三个把握方面,在这方面有一点体会,今天跟大家做个交流。 第一、把握需求。大家知道,把握需求是做好信息化的前提,在把握需求方面,我们注意了这样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个是整合现实需求,我们说你要做好信息化,就要了解需求,但是我们在对IT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交流的时候,他们的反响往往是直白的,每个人的想法也不完全一样,这时候作为CIO就要把各位的想法和做法归纳起来,理出一条思路才能形成信息化的需求,2002恩年审计署金审工程筹备的时候,全部的审计软件有上百种,为什么,我们市场上会计软件众多,审计软件自然也就多了,实际上我们可以用信息技术的眼光看审计业务的动作,把动作分解成审计的数据采集,数据转换,数据分析等不同的功能,像我们给厨师他所使用的刀叉勺等不同的工具,我们审计政府预算审计银行、企业这些只是数据内容,我们要给厨师再配上一个烹调的方法,在我们来讲,就叫审计的方法。这样我们用工具加方法的办法,就把上百种审计软件整合起来,金审工程设计了全国统一的现场审计软件,我们请审计师,这套软件不仅在全国8万审计工作人员使用,去年我们用到审计署参与联合国的审计当中。 第二、挖掘潜在需求。你了解了业务需求是在一定时期的一个条件下提出来的,但是信息化一上来,新的业务需求就到来了,作为CIO就要多想想,业务人员的后面还会有什么,提前有准备,这样你规划的信息系统就不会朝令夕改,金审工程建设初期,我们推出的审计管理系统是安装审计机关使用的,现场审计系统安装在审计计算机上,到现场审计用的,我们在想,大家现在的需求能够审计和管理就可以了,但是用上以后,作为管理者就会说,你能不能把现场数据传回来,我在家里搞管理,做审计的人也会说,你家里的需求能不能给我,我好指导我们的现场,这样我们规划了信息交互和共享的功能,这个功能用了很多年了,大家反映不错,去年启动金审工程二期,这个功能成为国家审计交换中心的核心部分。 第三、预期发展需求。在没有信息化的时代,大家都很安分,有了信息化,大家期望值越来越高。作为CIO,要看着今天想着明天,2002年金审一期建设初期,我们想,大家习惯对一般的,在审计来讲,我们叫一般的备选单位,三年审一次,一次审三年,这样一种事后审计,用计算机审计发现了很多大案要案,但是审计风暴又让人思考,对于政府预算,银行、大型企业这样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你们能不能搞一点事前的,哪怕是事中的审计,别等到大案要案再去抓,根据这个想法,我们规划了联网审计系统,设想可以每个月每周甚至每天通过网络采集对方的数据,对采来的数据进行过滤,也就是我们设置预警审计方法。发现了问题,小鱼小虾这类的问题赶紧告诉对方,不要等到长大再去抓。金审一期进行联网审计的国家863计划课题研究,效果不错,二期立项时,联网审计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的充分肯定,成为二期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二个把握是应用,我们规划的信息系统不是摆着看的,而是为了用,系统到底好不好,我想要用了才知道。建设信息系统,用才是第一位的,在网络应用方面我们注意了三点,一是重在核心应用。就审计而言,核心应用是对国有资产的有效安全和运行的监督,目前我国40多万亿的国有资产,主要分布在政府预算,金融机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基础设施和社会保险灯这样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2002年金审工程启动以来,我们对中央机关预算执行,社会保险,重要行业实施了实时在线的联网审计,取得了初步了效果。现在很多地方审计机关都在部署这套系统,今年8月我去浙江调研,联网审计用在政府预算执行,政府大型组织项目的审计上,效果非常明显。当地的区长和市长跟我讲,审计缺人给人,缺钱给钱,给政府把好经济监督关,我们是全力支持。 第二个是重在普及应用。中国这么大,30多个省,300来个地市,3000来个县,如果信息化只在一部分地方来实现,我们说一花独放不算春,审计署统一研制的应用系统免费给全国各级地方审计机关使用,并且以审计署红头文件下发,审计管理系统已经在中央机关37个省,200多个地市和2000多个区县部署应用,现场审计系统已经在全国8万审计人员当中应用,联网审计系统也在各地部署应用。普遍推广应用的目的是在于提升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的审计水平,真正发挥审计监督,促进政府用好纳税人的每一分钱,从而造福民生。 三是重在实效应用。有的人说审计信息化起步晚,发展快,效果还比较好,这应当是对我们的鼓励,同时也给我们加了重实效的压力,不仅老百姓要求我们重实效,领导更要求我们重实效。温家宝总理讲,加快金审工程建设,不仅在查出一批大案要案,而且在促进政府各项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从制度化根本消除滋生腐败的根源上发挥作用。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也讲过,在提高审计监督能力,揭露腐败,防范风险方面,审计信息化功不可没。重实效的路上我们今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三、把握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是发展是需要科学把握的。在金审工程的发展中,我们注意了三个方面,一个是注重创新发展,刚才我说过,我们国家有300个地市,3000个县,金审审计机关急迫信息化,但是缺人,缺钱出路在哪里,2004年我们了解过,在浙江一个山沟沟里的地市审计局,做了一套审计管理系统,他们所属的区县用远程登陆的方式进行应用,他们不买局域网,不买服务器,我们总结了他们的做法,改造了审计署的管理系统,我们取名为审计叫一拖N的模式,现在200多个地市用这个模式带2000个区县,如果区县自建信息化,我们算一下,一个区县10万,就要两个亿,20万就要4个亿,创新很重要,作为CIO主要不是自己创新,能够发现扶植推广创新的做法,就是给创新的支点加了杠杠,让创新发扬光大。 二注重服务发现,要把信息技术转换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非常重要,一个是我们搞培训服务,2000年以来审计署把培训考核和干部使用结合起来。知识和技能结构同样也是转变了。第二、运行和服务,2004年金审一期系统,在全国部署的同时,我们组建了服务体系,通过服务网站,热线电话等等的方式,为全国审计系统应用提供服务。还总结推广了地方服务体系,为系统的有效应用提供了保障。第三、注重双赢发展,政府部门搞信息化,建立了IT企业的合作,双方合作一个是要诚信,我们常常讲,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双方合作就要做到交流交底交心,我曾经说过,在对审计职责的理解方面,在对审计业务需求的技术实现方面,在对审计信息化未来发展的方向把握方面,承担金审工程应用研发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也是双方诚信的结晶 第二、互赢,就是说CIO要想成功,你就得让你的合作企业也成功,你找了他当合作伙伴,你就让他健康长寿,怎么让他健康长寿,政府部门不可能给企业更多的钱,作为CIO应当给企业以智慧和产品积累,企业有了智慧和积累,可以扩大市场,在做大蛋糕当中做强企业,金审工程研发,从10年前的20多人发展到今天的200多人,企业发展了,我想CIO的日子也就好过了。在过程中,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其中也有很多部委和行业的CIO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各类IT企业也给我们很多支持,借此我在这里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各行各业优秀的CIO相比,我们还只是刚刚起步,今后的路上还要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把金审工程建设成提升审计监督能力,保障纳税人的有利支撑。再次感谢IT价值联盟,谢谢大家。 用友公司副总裁郑雨林: 演讲主题:后危机时代的管理软件产业 各位信息主管,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今天参加IT Value组织的这个活动,IT Value成立的时间不长,但是我觉得做得每一件事情都是非常专业,无论他办的杂志,做的社区,还有今天这个活动,今天到场的很多信息主管,CIO,我刚才接触了一下,我觉得都是中国不断壮大的CIO这个群体里的佼佼者,所以我今天我觉得我最主要的还是向大家学习。我下面也用一点点时间给各位汇报一下,大家可能也是比较关心的中国管理软件这个产业最近发展的一些情况。 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我们观察到,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几个方面的变化,第一、制造业在向先进制造转型。我们看到,中国有很多制造业都处在产业链的低端,向中端高端升级,很多制造业加强了技术创新,从制造本身向服务,向价值链的前端在迁移、在转型。我们注意到了像装备制造,在最近几年发展还是不错的。 第二、现代流通服务业发展在提速。包括像连锁零售这样一些行业,我们看到都在快速发展。特别是在一些大中型城市。第三、国内消费市场,我觉得增长还是很快的,而且未来会提速。我们看到城市化,农业的产业化,这是从宏观层面我们看到的一些趋势。 从企业来看,我们注意到,在金融危机以后,也有两个显著的变化,第一是优势企业和弱势企业分野显著加强,我们看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或者被淘汰了,我接触很多行业比较优秀的企业,我们发现虽然经历了金融危机,包括在去年底,今年就更明显。另外一些变化,那些优势企业,经历了金融危机以后,更加切实重视了技术进步,重视内部的经营管理,信息化是他们很重要的一个手段,提高信息管理很重要的手段。这个月初我还参加了国资委举办的一个CIO年会,我在跟这些大型国有企业CIO交流,也感受到优势企业,特别是我们这种大型的集团企业,在未来几年,既有挑战,在后危机时代也有很多机会。 总结起来我看有四个方面,现在都是一些大型企业现在在做的,在关心的。第一、全球化经营,我们很多大型企业,在金融危机以后,加快了全球化的步伐。这个大家看的比较明显。第二、也在加速做全产业链的整合,产业链的整合,我上次和中粮交流,他们就在做产业链的整合,我们很多房地产企业也在做产业链的整合。第三、大家都在关注在加强收购兼并,包括在跟前面两个有关,无论是整合产业链还是全球化,收购兼并都是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当然金融危机,包括后危机时代也跟这种优势企业全球整合,全球化扩张也创造了一些机会。最后就是大家都很关注,特别是经过这次教训以后,很关注风险的管控。尤其一些集团企业都很关注,这是优势企业在未来发展中面临一些挑战,也是我们的机会。 从信息化的层面,我们20多年一直服务企业的信息化,我们也感到中国企业的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管理升级,这个时期有四个特点,一是应用深化,现在企业不仅仅关注后台,他们关注前后台一体化,比如说我们做零售的,现在把前台的零售企业和后台的财务、人力资源、物流等等的系统要一体化的整合,中国现在一体化的整合系统,真正才能给企业带来进步,带来商业模式的创新和变革,这是一体化的应用。由于应用深化这样一个需求,企业信息化普遍的要进行系统支持,大多数优势企业信息化应用有一定的过程,现在面临的另外一个需求要求更专业的,要把系统升级一体化,原来可能是只有后台或者只有前台,或者各种系统不是很好的整合,所以这个系统涉及到整体和一体化,第二个方面就是平台要统一,涉及到技术比较先进的,架构比较灵活的这样一个统一的平台,看到很多优质企业他们都在做系统升级。第二种就是需要专业化的服务,不仅仅是大型企业了,我看有的中型企业,在作为新的信息需求他们都很关注IT的规划,流程的技术,IT的规划,还有新的服务项目应用集成,有的企业搞了很多年,IT资源做一些新的优化,我这次参加国资委CIO的年会,他的主题就是优化IT治理,实际上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关注IT治理,IT资产新的配置,比如说把IT资产能不能外包,把流程外包。由于系统的要求,由于专业服务的要求,现在企业也在重新选择IT厂商。现在企业选择IT厂商,我觉得更成熟,不像五年十年前,比较崇拜国际品牌,现在选择的厂商更关注的是你的综合能力,你解决方案的能力,你技术的能力,你能不能提供需求服务的能力,现实也比较关注成本,特别是总体应用成本,我接触了很多大企业,过去都是用国际厂商的系统,为什么呢?觉得系统当然也有一些优势,也有一些问题,有个人跟我讲,用国外厂商的系统,把他企业流程浇了水泥一样,把它固化住了,我们中国的企业变化快,需要灵活的支持,国际厂商不能支持。国际厂商服务的成本也是很大的,昨天有个CIO跟我说,这是不应该的,人民币还在升值,国际品牌支持服务的价格还要往上涨,不合理,所以我想这个都是现在中国的企业CIO他们在选择供应商的时候,更理性、更成熟了,这是我觉得企业信息化的几个特点。 我10月底,我带着20家企业的CIO去美国做了一个考察,和一些IT厂商,像IBM,微软、IDC,也走访了一些企业,跟这些CIO做一些交流,发现一个特点,美国的CIO关心的问题和美国CIO所处的一些困境跟中国的CIO差不多,原来以为美国在信息化方面走得比较早,应该是比较成熟的,到后来发现,中国CIO和美国CIO差不多,有一个比例,我们在交流的时候,把CIO分成三个阶段,一种CIO是技术性的,第二种他关注企业流程,流程的优化,甚至做一些创新,第三种CIO大家提到,他已经把业务和IT融合了,我统计了一下,这种比例基本上是5、3、2,我们和中国CIO交流的时候,中国差不多也是这样的,一般以上的CIO还处在他是做技术的,他是做技术的,现在我们的企业,对IT部门,对CIO的要求可能不再是一个做技术的,不只是提供一般的服务,要提供价值服务。很多企业的CIO不满足是提供一般的服务,我要是一致价值中心。美国和中国的CIO都遇到这样的问题,我们相信随着中国信息化的进程,更多的CIO,更多的企业IT部门,应该是企业的一个战略部门,和企业的业务融合,至少也是一个价值中心,关注推动企业的流程变革,推动企业流程创新。 这是我们大体上分的四个阶段或者是三个阶段,80年代是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的代价。90年代装备现代化,我考虑制造业企业,看到制造业硬件都是国际一流的,缺的是软实力,软件,主要还是在管理。现在我觉得企业发展进入了提升管理,通过信息化提升管理以及加强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这样一个时期。这个时期,我们有一个观点,中国很多企业,一些行业里的先进企业已经在经营管理上进行了创新,中国的企业,以前学习欧美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现在已经在根据现实的情况,结合中国的文化和中国的国情在创新,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也是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创新的一个前沿,因为中国现在发展很快,已经是全球经济发展的一个中心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在这里面也有创新。当然IT是很重要的一个管理平台,我们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创新是很重要的一个平台。 正因为中国有这么先进的管理思想,有先进的管理模式这样的企业,我们认为中国的本土软件厂商,有机会有条件和我们先进的企业合作,结合中国企业管理创新发展我们先进的管理软件,另外在技术上,技术我觉得应该有后发优势,这个大家比较容易理解,另外中国的国情,我们的企业,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客户中国邮政,他们对我们系统安全的要求很高,正是因为中国这样的国情,中国国产软件在有些性能上,他对很多人,多地点的企业做得好。贴近服务,总体的性价比还是高的,我们服务成本,客户化开发都是很贴近成本,中国的软件本土的厂商相对竞争优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了。前天计世资讯还召开了座谈会,本土软件厂商已经全面超越国际厂商。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对管理软件产业的一个发展,我看到的几个趋势。第一很明显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增长还在壮大,市场还会放量增长,信息化的市场。我这次去美国感受另外一个最深的无论是哈佛的教授,IT厂商还是美国的企业都在讲,他们认为中国是最快的发展,中国市场在未来会放量增长,这个对我们本土厂商是很好的机会,我觉得最主要挑战不在产品技术最主要的挑战还是在模式创新,我们现在做的模式,大家已经感觉到了,从厂商来讲,大家有一些体会,从客户来讲,客户的IT资产也很重,我觉得模式的创新非常关键,结合现在互联网移动这样一些技术,模式创新也是有条件的。特别是云计算和服务,我觉得对本土厂商是很重要的机会,结合新的技术,新的模式进行创新。最后我也有一个观点,我们这个产业整合在未来几年里面会加速,中国从今年开始已经很明显了,未来三到五年里面产业整合会形成,我们也会看到通过几年的产业整合,会出现一个更加专业的,和谐的产业生态链,这个我想不仅是我们产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企业,在座各位CIO也是愿意看到的。 以上是我谈的一些管理软件产业本身发展我个人的一些看法,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郑总,接下来有请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执行官罗世礼先生上台演讲。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执行官罗世礼: 演讲主题:IT在企业创新中的角色 各位IT界的同仁,大家早上好,非常荣幸今天能够参加IT Value举办的这个会议,我觉得这样的会议是非常有意义的给到大家我们在IT行业中间的同仁有一个很好的交流的机会。今天我选了一个题目是IT在企业创新中的角色。其实这不简单是一个题目,我希望把他带出来是个问题给大家去思考,我相信大家对于这个问题也是思考了很多,有很多的体会。我相信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只是一个,可能是有很多个不同的答案,所以我今天只是在这里希望从我们在平安中间的实践里面的体会,谈一下我们的看法。我希望作为一个观点来引起大家的讨论。 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平安作为一个背景,中国平安是1988年成立的一家公司,非常年轻的一家公司,今年才21年,我们从滠口一个小公司,13人的公司,今天发展到8万多员工36万的寿险业务员的队伍,我们从滠口一家变成是全国的机构,我们总资产现在达到了7547亿,收入1294个亿,这样的一个规模,今天我们全国差不多是全部的金融服务的领域。20年来,平安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在世界的大型金融集团中间是有一个职位,财富500强,平安在08年达到462位,09年福布斯是第141位,按照全球金融机构的排名平安在金融业中间是17位,在全球保险业中间是第3位。 这20年是一个短时间,但是平安的变化是非常大的,我们一般可以把平安的发展历程分为五年作为一个阶段。第一个五年,我们从滠口开始设立公司的时候,我们开始探索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的路线,当时什么是保险,在市场初期中间完全没有这个行业的情况下,我们逐步发展。 第二个五年我们再保险业务的快速发展比较稳定的状况上面,我们开始探索国际化管理的道路,也是比如说我们邀请了麦肯锡国际管理公司,我相信我们是麦肯锡公司在中国的第一家客户了,第三个五年的时候我们已经走了一个比较快速的国际化管理的模式,在这个状况下面,也是在业务方面,再保险业务方面也是发展比较快的,我们开始探索综合金融发展的模式。 然后到了第四个五年,我们综合金融模式初步形成,今天平安集团是在中国的金融集团中间是唯一一家真正意义的综合金融集团,因为我们涵盖了金融服务包括了在所有的金融服务,而且是我们的旗下的子公司是集团绝对控股的情况下经营的金融服务。所以在今天可能说我们做金融模式初步形成的时候,我们探索非保险业务快速发展的道路到底怎么走下去,今天的平安已经走到第五个五年,这个时候我们综合金融业务,在这个阶段里非常关注要全力推动的一件事情,同时我们也希望开始探索一下我们怎么实现综合金融服务中间为客户带来更多的服务,一个客户,一个帐户,多个产品,一站式服务综合金融的服务的模式。 如果说20年来,平安是怎么样子的一个公司,走的路是什么,平安坚持了一句话,做了三件事情。这句话是这样子的,在竞争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我们必须在中国这个市场环境中间,这么有机会的环境中间不断的去创新才能够发展,所以比如说我们在业务规模,在金融方面我们做了很大量的工作,所以可以说,如果作为平安人在平安工作的话,你会感觉到平安的变化是很迅速的。 在这个环境下面,IT的价值是什么,无可避免的,IT在一个企业中间的变化中间,一定会承担一些关键的角色,我在这里,也不妨举一些例子,在IT的支持下面平安的企业创新做了一些什么事情,过去几年来我们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我们全集团所有的服务后台把他作业集中,我们说的事情是这样一件事情,我们基本上把金融服务的流程,把它变成是产品线,一条生产线运作,比如说我们理赔、投保,贷款的审批,我们把他变成一条生产线,通过科技的手段,把这个生产线不同的岗位可以分散在各个地区来完成,结果我们在分公司中间没有后线的部分,分公司都是我们前线的销售队伍,所有需要作业的都是在后线,在我们所谓后援中心完成的。 我们用了大量的扫描、影像扫描作业,我们用了大量工作流的驱动,我们应用系统和流程再造在过去几年里面差不多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下面来达成在集团中间达成一个后台的管理模式,达成这个模式好处是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因为我们不单靠某个人审批完以后,某一件事情就做决定,每做一件事情中间一条金融的生产线确保我们的风险防范,我们作业的标准化能够得到充分的保障。今天比如说给大家一些数字,每天在平安系统中间的扫描键大概有250G的容量,我们扫描的页数大概200万页,这个量每年以30percent在增长,这个平台本身,对于企业的运作,已经是非常关键的一件事情。 第二、公章集中,公章过去都在一把手物理保管,我们在中国的市场环境和法规中间我们很清楚,公章的使用是一个很重要的一件事情。我们要用好公章的管理,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平安今天8000多枚的公章是群集中的管理,物理上放在深圳这边,所有在各个机构里面,各地需要用公章的时候,都是需要通过我们公章管理系统来确保我们要盖公章的文件是通过应该有的审批,而且出来的结果只是这个文件上会盖一个公章,我们在这里为了提高效率当然需要引入新的技术,比如说防伪的打印技术,如果我们通过电子化审批文档以后,我们通过某台加密打印机上打印防伪的印章,一方面提高效率另外一方面风险可以足够的防范。 另外一个例子地平安系统有以千计的银行户口,是全系统中间我们费用预算等等需要支出的时候需要使用的银行户口,我们所有的银行户口通过我们CMS的系统来管理,所有在这些系统中间,这些帐户中间的资金的进出都是通过系统来管理的,而且这个系统是跟我们财务系统,跟我们业务系统都是扣在一起的。变成所有的机械运动是全集中和全程管理的状况下面去运作。行销支持当然是一个在IT应用中间一个很重要的关键环节,刚才讲了我们做很多影像,我们进来的这种作业很多时候,还是很多纸张的东西,当然我们也不会忘记了STP这种运作模式,所以在我们业务员销售中间,我们也在不断探索无纸化或者是实时的销售工具,让我们业务人员能够直接完成建议书的创建,投保,核保,收保险金整个过程可以这样去做。 车险,我们很强调我们的服务,我们不断投入在科技应用中间,帮助我们的客户能够得到更好的服务,比如说我们使用PDA的现场查勘,过去几年我们已经开展了,我们也会结合3G和GPS技术。今年平安是第一家再保险业中间做这个承诺,一万块钱的出险我们保证在三天内赔付,我们运作下来平均是0.89天,明年我们可能把这个承诺将为一天,车险赔付,做到这点可以想象我们IT系统可以帮助我们业务部门,一方面控制风险,同时也要把效率能够进一步提高。 刚才举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不断创新的企业中间IT的重要。我们再往前看,科技的进步,科技在21世纪的变化是非常快速的,有很多新的东西在不断出现,比如说这里列出来的高速网络,我们3G的无线网络,web2.0等新的技术的发展带来很多新的机会,我们业务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洞察科技带来的创新机会,我们业务单位是否真正明白web2代对我们带来的商机是什么,3G手机大家都觉得是关键的应用,但是3G带来的东西是什么,光靠我们业务部门他们是否有能力去洞察。有时候我经常跟我们公司的CEO去谈,他们觉得IT对他们很重要,但是也觉得很难用好,归纳起来有几个方面,最简单的比如说每做一件事情在IT上到底花多少钱,不是要花多少而是应该要花多少,不清楚,IT投入多了,但是他在选择中间是否真正产生效果,不清楚,IT好像有很多新技术,但是IT有没有新的科技手段可以帮助解决我的挑战和带来新的机会,更多的时候是我有需求讲不明白。 这些问题都是很典型的我们业务方面的困惑,觉得IT重点但是很难做好IT,但是我想问,如果从创新的角度来说,如果我们业务部门对于科技手段能够带来的机会不是很清楚的时候,IT部门是否还是可以停留在一个很被动的角色,对于需求做分工,做交互就可以把我们科技应用带上新的台阶,起码我的看法是否定的,我们不能单靠我们业务部门提出需修,希望我们的应用能够上一个新的台阶。 怎么做?我们在这里提出一个观点就是说,如果真是要用科技帮助企业创新,IT定位需要作出改变,IT要变成更主动的,Proactive,或者是攻击型的队伍,整个队伍的文化上要改变,不要在以前要做什么就做什么这种被动的角色,而是变成主动牵引的,发挥自己专业优势,主动把新的技术引进来这种角色去看IT的定位。所以从08年开始在未来五年中间,我们会做三件事情,来去打造一个更加主动的IT队伍。 一个是内部IT顾问,第二、系统产品化,第三、成立创新研究所,所谓内部IT顾问,就是在需求还没形成之前,IT需要介入出来,特别在新的业务模式创建阶段的时候,我们是要帮助业务规划IT系统,以前我们IT会等着你提出来要什么服务我们才去做,但是以后的IT不能这样做了,我们IT内部是有这个顾问团队,能够提前介入。或者业务部门对IT的能力不是很充分认识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业务部门发现IT的价值。系统产品化,第三、成立创新研究所,所谓内部IT顾问,就是在需求还没形成之前,IT需要介入出来,特别在新的业务模式创建阶段的时候,我们是要帮助业务规划IT系统,以前我们IT会等着你提出来要什么服务我们才去做,但是以后的IT不能这样做了,我们IT内部是有这个顾问团队,能够提前介入。 或者业务部门对IT的能力不是很充分认识的时候,我们需要帮助业务部门发现IT的价值。系统产品化,我们需要不仅仅是说,某个系统是某个业务部门的主人,我们只是实现,我们需要把系统逐步把它产品化,设定一个专职的产品经理,不断跟业务日常的沟通中间,他们有很多可能是很理想的功能提升的需要,我们需要有人帮他归纳起来变成一个产品的定义,向我们的业务落推销我们的解决方案。可能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在今天全国有8000多人的电话直销队伍,他们需要有一个直接通信的工具,但是同时他不希望他自己的人员用这种工具聊天,我们需要为他制定一个解决方案,这时候产品经理就很重要,他去帮助业务部门定义出来这个产品以后,我们才可以寻找这个方案。 第三件事情就是创建一个创新的研究所,实际上我觉得创新研究真是需要有一个有系统去做这件事情,特别是在今天的企业,我们已经走到一个阶段,强调做新的创新的时候,一个有系统方法的方式去做是很重要的。我们成立了创新研究所,有一个很简单的概念,就是我们必须要把一些创新科技的概念变成一个可以演示的原型,给到客户有一个感觉以后,才变成在网上发展成为新的创新的应用,这是创新研究所需要做的事情。所以一般如果STREET,这是一个典型的创新的过程,从定义、跟踪、收集,优先排序,评估验证,宣扬推动、知识转移。IT是做前面四件事情。 时间很短,时间已经过了,我可以讲有关这些创新研究所的运作方式,可以讲很久,我希望今天短短的时间里面,希望给大家一点启发,我们在座的所有同仁不希望IT是一个很被动的,怎么样去改变,今天我提出来在平安里面我们做了三件事情,也希望通过这三件事情能够真是把I五T从很被动的队伍转变为一个主动型和攻击型的队伍,未来到底我们走的路的结果是什么样子,我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再回来给大家汇报分享我的经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罗总,下面我们请IT专家分享他对IT的思考,有请海辉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孙振耀先生上来演讲。 海辉集团公司董事局主席孙振耀: 演讲主题:通过轻资产运营 构建核心竞争力 各位来宾,早上好,今天非常感谢IT价值联盟的邀请,让我有机会在这儿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对整个产业公司运营模式的看法,也是把海辉集团多年从事外包和软件服务的经验跟各位一起分享。 海辉是在1996年成立于大连,随着整个外包产业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海辉的业务从日本到美国,然后到欧洲,但是海辉多年的发展一直是在海外,我们主要的客户都是在海外,包含500强的企业,这几年我们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国内,我们认为国内的外包这个产业也正在处于一个发展的开始阶段,但是也必然是一个发展非常迅速的一个产业,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把国外从事外包的经验,希望能够带到国内来,这是我今天跟大家报告的主题。 我的主题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围绕一个企业运营模式的改变或者创新。这样的改变跟创新,不仅是整个企业,也包含企业的IT部门,这个运营模式改变会带来两个极端的另外是处在外包的初期,怎么从初期的管理能力进入一个成熟管理能力,我们叫做外包成熟度的模型。我想就这几个主题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企业的发展过程里面,事实上一直围绕着竞争,罗总刚刚提到的平安在竞争中求生存,而在竞争里面,创新是非常重要的,在多年的发展历史里面,企业的创新从专注在产品科技的创新,进入了商业模式的创新,更进入了运营模式的创新,我们中国人所说的作为农民是处在自给自足的环境,也就是从种田到最后的生产加工都是一个封闭的环境,这样的环境是早期的企业所采用的环境,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美孚做石油能源的这个企业,他们从石油的开采运输到仓储分销到零售,整个产业链的每个环节都被他们整合在一起。他们主要的目的是要形成垄断的地位,用这个方式来跟别人竞争。但是这个方式是早期企业的方式,如果在国内长大的可能更熟悉国企,事实上也是采用这个方式。 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阶段,我们常常讲国企的员工不走出大门一步,但是随着全球化的推动,全球化带来很多不确定性,以及整个大环境变化的速度加快,这样的模式从过去是一个制胜模式,现在成为企业在这种变化环境迅速的改变之下的一个包袱,特别是这段时间的金融海啸所带来给很多企业的教训,企业如何能够更快的适应这种不可预测的跟不断变化的环境,所以我们拿Dell当例子,戴尔把所有的核心能力都放在直销这个渠道和相关的配套系统的建设方面,而他把生产制造,甚至所有的产品的设计都尽可能的外包给他不同层次的工业的合作伙伴,GE也是一个例子,GE是一家非常庞大的企业,但是GE也是一家非常多元化的企业,他把他的核心能力聚焦在每一个部门核心产品上,GE的发动机部门,他不认为IT是他非常策略性,对他产品能产生直接影响的,他要掌握IT,但是他把IT的服务交付出去,GE也是在全球企业里面做外包做最早的也是目前最成熟的一家企业这主要的目的都是希望透过运营模式的创新,能够为企业不断的降低成本,同时为企业能够不断的提升他的速度,同时也能为企业不断的提升他的适应能力,成本、速度跟适应能力是在运营模式里面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而这个平台如果能够用得好,对企业商业模式也好,跟产品的创新都会带来非常有价值的一种贡献。所以这个模式里面,综合来讲事实上就是一种我们所谓的轻资产运营模式。 一家企业面临竞争的时候,他的竞争是全方位的,是360度的。从产品服务到销售供应链等等,但是在所有的竞争里面,他要跟别人有效的去竞争,非常重要的是差异化,究竟企业要从哪儿找到他的差异化点,而从这个差异化点,他扩大和他竞争对手的差距。通常我们在MBA里面所教的三个方面重要的差异,第一是从科技方面寻求差异,第二、客户上面寻求差异,第三企业生产效率方面寻求差异,不管我们寻求哪种差异,很少有企业在三个方面都做到一百分,企业的第一个条件,把资源聚焦在你所寻求的差异上面。那个差异点你需要做到一百分,其他方面你做到60、70分就可以,但是很少企业有多个差异点,而每一个差异点都要做到一百分。 第一、资源配置的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有效性,企业战略上面非常重要的决策,因为资源永远是有限的,问题永远是无限的。你聚焦这个资源就会创造我们所谈的核心能力,什么叫核心能力,我们可能有非常不同多的定义,但是我从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张维迎院长从那儿学到了,他用三个描述来描述核心能力,第一个核心能力是别人学不到的,其实别人怎么讲,别人也是能听的,也是学不过去的。第二核心能力是带不走的,第三你偷不走的,这才是你真正在企业里面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建设,是需要聚焦公司很多的资源而且是非常长时间的努力。 这种资源的聚焦就必然带来其他方面的问题。我怎么样能够聚焦这个资源,但同时在其他方面至少可以阻挡其他企业对我所带来的压力。轻资产的模式主要的重心是在于你如何聚焦,你聚焦在什么地方,而把其他的地方借助合作伙伴或者是其他的方式结合,能够支持企业全面的发展。所以这种聚焦在核心能力上面,就会带来企业他的适应能力的提高,带来企业速度的加快,带来企业用比较新的包袱在市场上面跟别人竞争,也会带来企业本身一种综合的优势,为什么? 因为企业聚焦的地方是你最重要的,但是其他的部分,因为资源的分配不足,也许你很难形成一种规模的优势,带来大幅度成本的降低,但是大家一起分享这个资源你可以带来多个优势所应该有的好处,你都可以结合在一起,所以核心能力带来资源聚焦跟分配的问题,也带来一种轻资产运营模式的问题,有很多的资源究竟是我自己管理建设还是购买,我们从国外企业得到很多的经验,国外的企业在全球化里面他们最早介入,他们得到的教训和经验,就是企业在一个大环境的竞争里面,一定要非常精确的判断出来,哪些是我要聚焦自己管理,而哪些我是要购买,这里面在IT部门也是一样,IT部门也是牵扯到很多资产、人才、知识产权的资源分配问题,究竟是自己管理建设还是从外面购买,这也是一个问题,也是因为这个问题,才产生这个需求,也因为这个需求,才产生外包的服务。而外包服务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像我们这个生产制造一样,是全球产业结构里面不可缺少的一环,这也是推动全球化经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力量。 这个模式我刚刚所提到的他可以用在IT方面,如果说一家公司他用外包的方式来经营他的IT,我想我们都知道,很多技术人员常有这样的观念,如果我让别人来做,就代表我自己的能力不足,我想这个观念肯定是一个错误的观念,事实上你有能力让别人来做,你能管好他,这代表你本身能力的提升,到了一个不同的境界。 从两个角度来看,第一是云计算,这个模式也是IT,我常常讲这个是感觉到,我在IT行业快30年的时间,每十年面临一个阶段,从最开始的大型机到小型机的产生,小型机的产生又带来网络的需要产生,一直到90年代开放的平台,到今天云计算的应用,或者平台即服务,这个变革从产业运营模式来说,你可以借助发展的平台,这个平台能不能对我企业聚焦在核心能力上面产生非常正面和重要的影响,云计算非常重要的理念,通过虚拟化的技术,通过网络的技术和智能化终端的技术,让企业的应用达到按需提供的一种能力。让企业不用把它的资产固定在某个范围内,让企业的资产最重要是虚拟化,这代表轻资产管理理念,第一、尽量把固定费用变成变动的费用,尽量把固定资产变成变动资产,尽量把自己管理的部分聚焦,云计算是IT行业这么多年的投入终于我们看到实现这种梦想的机会,实现这种理念的机会,云计算环境里面今天最流行的是两个,第一是把软件当做是服务,你从此不再购买软件的产品,而是购买软件的服务,这带来什么好处呢?你购买软件产品就是固定资产,你购买软件服务是变动的费用,不管是量的增加还是应用需求的增加,软件平台即服务的这个观念,过去企业一定有自身企业发展需要特定的应用的系统,这个应用系统的开发,你的习惯上在自己的固定资产上的开发,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心也好,自己的服务当中开发,云计算提供平台即服务,把开发的环境从企业的内部移到云里面去,让这个平台他的能力也是变得更有适应力这样一种方式,这都是企业发展做了外包服务的极限所带来的一种趋势。这里边跟传统的实施模式有什么差别,我想跟传统的实施模式的差别最主要反映在第一个阶段,你企业要耗费巨大的资源和时间,建立自己数据中心有关的基础设施以及相关的管理环境,然后进行应用开发,用云计算的环境你可以跳跃这个阶段,直接是应用,聚焦在企业创新和需求上面,这不仅把周期缩短,同时让企业能力提高。 根据我们的实施的为企业实施的经验里面,他从成本降低50%,项目的开发周期缩短70%,他当然有很多其他的好处,这种模式和过去的传统模式的差别还有哪些呢?除了刚才提到的,他对云计算按需,虚拟化的能力本身带来的好处以外,我们在实施上面最重要的一个差别是如何要把你的应用和云计算里面的按需提供的这种能力以及虚拟化的能力要有效结合在一起,最典型(英文)是云计算的环境,所有围绕CRM系统所开发的应用一定要有效结合(英文)他是按人来收取费用这样的模式,同时他的需求是根据你的环境变化来提供的。海辉在海万我们建立了第一个为企业建立云计算外包顾问咨询队伍,我们有多年的实施经验,为企业从传统模式改变成云计算模式,这个企业本身在外包服务上面已经具备能力。 第二个问题,国内现在目前只有不到1/3的大型企业有能力或者有这个观念用外包的方式来强化他的运营模式,相对国外的企业1000强里面有95%采用了外包服务,而且不仅是外包,国内的企业面对外包的时候常有不同的部门,不管从服务的质量,财务的回报或者信息安全,知识产权,员工管理等,因为这样子,他把国外大型企业这么多年提供外包服务的经验,总结成我们叫外包成熟的模型,这个模型从企业自身他的外包管理能力维护以及因为能力本身的不同而带来的价值做了六个层次的分析。 从最早的试验级一直到全球的战略级,不同的级别里面,最大的关键是在于六个能力的建设,从交付管理的能力,一直到最后你如果和这些外包企业做好沟通的机制,以及最后如果外包企业有效和企业的运作这种企业文化,每种能力的提升都让你从试验级往前又走一步,一家企业能够做到标准优化全球战略级,这家企业已经在外包上面进入不同的层次,他的运作模式一定会达到成本、速度、以及这个能力的提升。海辉也是建立成熟度的观念,用这种观念希望推动企业他本身进入外包这种运作模式的一种方式。这个成熟度的提升,不管对企业自身也好,或者整个外包行业都应该带来很多正面的影响,企业透过这个模式和能力的建设,企业最终可以做一个成本降低,速度提高,适应能力增强的运营模式,对行业本身,因为企业本身管理能力的提升,会带来需求增加,会让企业在行业里面有更多公司可以提供外包的服务,最终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 所以海辉也是整个把这个模式变成是一种咨询的服务,从企业的怎么确定他外包业务以及如何选择合作模式,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估跟方案,这也是希望我们在推动国内企业外包方面能够做出的一点贡献。所以这是我今天跟各位分享的几个内容,也希望对大家在外包产业上面有一个认识,当然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外包服务这样的运营模式,为国内的企业在全球竞争环境里面带来一种更正面的效果,谢谢IT价值联盟的邀请,同时也祝愿今天的活动成功,谢谢。 主持人: 谢谢孙总,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信息化都是一把手工程,有很多CIO说,如果得到CEO的支持,他的信息化项目就成功了一半,今天我们也请上一位CEO,跟大家分享一下他对IT和CIO的看法,有请如家酒店集团孙坚先生上台演讲。 如家酒店集团CEO孙坚: 演讲主题:CEO看IT 各位来宾,大家好,非常荣幸被邀请来参加我们中国CIO的奥斯卡,我觉得我们的发起人刘总说我们今天邀请一个CEO来看看你是怎么想IT这个行业的,其实我想今天更多的我是来学习的,更多的应该更确切的说是一个CEO如何来学IT。 刚才前面几位的演讲,特别是到我们罗总的STREET理论,到我们孙总的云计算,确实把我这个CEO有点搞糊涂了,技术就是技术,所以到这里,我想我还是回归,回归到我认为,或者作为一个CEO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去看待IT和企业发展的关系。第一我想阐述的是说IT的重要性,我想当今的社会已经步入了信息社会,不管今天企业对IT的应用是多是少,不管今天CEO是不是喜欢技术,互联网这样一个工具,但是你今天生存在这个世界上,你在这样一个市场上去经营,你离不开IT。所以我用非常简单的一个例子来证明IT的重要性。 12月份在北京应该重要的会议,或者说我们CEO很热门去参加的会议是在12月初,由中国企业家和英才杂志举办的所谓企业家的会议,得到都理解,一个企业都希望从企业家那边去听到一些,学到一些,分享一些,无论是企业家的精神,还是企业家对未来市场的判断。昨天我又参加另外一个活动,叫品牌中国活动,也就是说品牌在未来的企业当中,在中国未来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性已经被更多的企业,更多的企业家所认同和追逐。今天是第三个,我们说的IT Value,技术的价值。我想这也充分证明了我们技术在未来经营当中,在一个企业当中的重要性,当然我还有第四个叫赢在中国,更多是讲创新的,所以今天我把它放在一起的话,一个企业未来能够成功,能够更加的走向优秀,走向卓越,他离不开企业家的精神,离不开他对品牌的建立,离不开IT他给我们的平台和支持,也离不开我们创新和未来人才的培养。所以我想这是一个最好的诠释,为什么中国在北京这么重要的地方,在年末,我们聚首了这么多的精英在讨论的这四大问题,也充分的体现出IT的重要性。 我想第二个,我想阐述的是从CEO的眼光来看,我非常同意刚才高会长说的一句话,就是IT没有独立的战略,IT的战略一定是融合在企业的战略当中。换句话说,企业的战略也一定需要包括IT战略,如果离开了IT战略,企业的战略今天的实施和实践和应用,其实也变得不那么的可实现。所以我想今天在这里很短的时间,用我们一个七年的公司很年轻,来分享一下我们企业战略和IT战略的这样一个结合,也就是说从一个CEO的眼光当中如何去看待IT、IT战略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和推动。 第一、我想说的IT是一个企业的基础。一个企业战略的建立和实施,特别像一个连锁企业,也就是我们今天正在从事的这个事业,他绝对是一个基础,在如家七年的历程当中,我们与其说一种商业模式的改变,通过对一种商业模式的结构的这种变化,来建立了一个中国大众消费的一个高档招待所的这样一种模式,这种模式从当初时候的一家酒店在北京,运营到今天在中国114个城市600多家酒店,这种模式与其说是一种商业模式,他的基础是什么,我认为更多是一种IT技术的运用的这种模式的创新。大家都知道,你建一家酒店,管理一家酒店,是的,对我们这样一个高级的豪华的招待所来说可能并不需要IT技术或者是很简单的IT技术就能满足,但是到今天,你有几百家,600家酒店在100多个城市的时候,我要解决最大的问题,或者说企业要解决最大的问题,我如何让我的信息可以畅通。所以我一直作为企业的发展的战略,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去占领市场,不断的去扩张我们的疆土,这个战略,其实需要一个我们叫基础IT战略的配合。这种配合在一种意义上,他是一种基础,我把它称为叫内通战略。 当一个企业高速发展,网点分布越来越多,管理距离越来越长的时候,你其实最要解决的,我相信你们在每个企业都能碰到的是,是不是还能通畅的去交流、交互,所以我们在这时间运用更多的是叫内通战略。你用中医的一种理论说,不通则痛,其实人的肌体如果不能真正的通畅无论是血液还是淋巴,你就会产生生理上的那种堵塞,会带来你肌体不正常,或者非良性的这种状态。所以企业也一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其实做的最基础的一件事情,就是能够把我们的信息平台在一个基础的层面上建立。这种建立今天,就是今天我坐在这里,我可以用我的手机,我可以用我的黑莓,可以任意的查询昨天我们每一家酒店的经营状况,他的客源状况,包括成本方面的状况,我想这是一个企业最基本的东西。如果没有这点的信息的掌握,其实你已经失去了你可以经营这样一个规模企业的一种基本的基础。 同时我们讲的第二个基础,也是内通的概念,就是要把我们的客人给通起来,其实连锁业的根本是在门店吗?不仅仅是,如果我今天去看沃尔玛,我曾经去过阿肯色沃尔玛的总部,我以前在沃尔玛做过,他最发达的是他信息技术中心,他的卫星定位中心,今天世界上最大的车队是沃尔玛的车队,最大零售业的银行或许也是沃尔玛的银行,他信息技术中心整体运作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回国头说,沃尔玛他是一个零售业,对酒店行业来说,我们真正意义上能够去可持续的经营我们的企业的核心,能不能建立一个客人聚集的平台,这种聚集平台的过程也是给你未来这个企业可以持续发展的可配送的能力。我可能用一些非常技术,连锁技术的词,在酒店行业很多人都说你这样讲不太人性,但是我想企业的本身是抓住核心,而不是说表面的我们讲的人性。所以从最早开始,当我们只有几家酒店的时候,我们就意识到未来我们可持续能力应该在能不能搭建一个让中国的大众的旅行消费者可以共享的一个平台,甚至这个平台可以走向世界,今天能够实现这个搭建的只有IT了。 所以IT是我们的基础,IT可以让我们去聚集我们这个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经营的他的核心的内容。他可以打通一个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他必须要的那种循环,缺少了这种循环,缺少了这种平台,事实上你未来从经营的角度来说,从CEO的角度来说,其实他已经缺乏了他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我非常同意刚才孙总讲的,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所以这是我第一点的分享。 第二点的分享是,当企业在逐渐建立的过程当中,你必须要能和外界交流,况且今天的世界,我认为刚才很多的嘉宾都说过,企业不仅仅是你的企业,市场不仅仅是你的市场,不仅仅在中国这个意义上,或许我们应该从世界的角度来说,也已经变得那么的自然。所以开放的心态,也是最近几年来企业家,企业界所推崇的一种精神。你没有办法和这个世界去交融和拥抱,事实上你的企业一定是在一个最小的范围当中在生存,甚至这种生存的空间正在变得越来越狭窄。所以如何去做为企业来说,如何去在你的企业到一定的规模以后,当你的品牌在逐渐的建立过程当中,如何去和外界进行无论是从商业角度,还是品牌角度,或者更多从价值角度这种连接就变得尤为的重要。 回过来,企业因为毕竟是一个企业,他毕竟有自己的商业的模式,商业的秘密和商业的运作,是的,他愿意拥抱这个世界,他也顾及到是不是他要公开他自己所有的自己的秘密,在这当中IT就成为我们能够,又能够拥抱这个世界,又能够保持自己一定独立性的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工具。所以随着我们讲的公司的企业战略的第二步,我们叫开放战略和拥抱世界战略或者拥抱市场战略这种战略的制定,我们的IT战略相接应的就是我们叫外联战略,如果内通更多是在企业内部,在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这种纯经营范围的通畅,外联更多是能够去在价值链上的这种打通。 今天的社会更讲究叫商业的社区和商业价值链共同发展的理念,所以今天我们有机会可以和携程进行无缝的IT系统的对接,我们正在寻求和银行甚至和保险公司,和航空公司,和我们的所有的上下游去尽可能的进行无缝的这种链接,就变得尤为的重要。所以内通外联,这是我们整体的企业的战略,体现在我们IT的战略上,就变得跟我们企业的战略的整体的一致性和融合性。 第三、我想IT在我的眼里看,它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更多是在内通,更多是在管理的系统建立上,外联更多是在价值链的打造方面,今天的客人其实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他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消费方式,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多的改变,在这种过程当中,作为一个传统的企业,如何也能去给未来的消费者更多的价值,这种价值不仅仅是说从产品和服务当中的,也包括能不能给他们更多的所谓的社区的价值,互动的价值,参与管理的价值,这种新的我们的所谓的企业的战略,也运用到或者也在IT的战略上也得以实施,我们日和去让我们的客人可以更加的细分,可以更加的去迎合或者说去包容他们未来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包括对技术的应用,这就成为我们今天更加正在强化、正在建立企业大的战略,这种战略其实正在让我们的IT又变得何等重要。 我们其实已经在请教孙总海辉,在我们手机营销方面,在我们的CI营销方面,在我们未来的网络营销方面,包括我们旅游社区的建立方面,都其实是应用IT的手段,IT战略的这样一个实践去实现整个公司的整体的企业战略,所以我想七年的企业很年轻,我们做的这些其实真的是很小,但是我觉得从CEO的角度来说,我一直是希望去通过实践,希望和学习,希望真正意义上去融入,能够懂得IT的重要性。我想这是一个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因。如果说作为一个CEO,你还对IT有什么期望的话,其实我想刚才我是看到说,现在的IT CIO当中,中国和美国都一样,超过50%的人都很关注IT本身,其实我想这是一个理念一个思维方式的改变,我觉得我们的CIO要更加的从技术思维转向服务思维,我想我跟刘总很多次的聊天当中我都说到了,中国未来甚至世界未来的很大的一个将来的机会是在服务,当技术和互联网不断的发展过程当中,我们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的自然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的东西,所以我们的思维方式可以向云端去拓展,但是我们必须踩在地上,我们必须能在地和天之间找到技术和人类和实业和企业最终可以一起发展,共同发展的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带动人类发展的道路。 再次感谢你们每一位CIO,感谢你们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我也非常愿意在我的企业,和在这个社会去推动更多的推动CEO和CIO的一体化进程,谢谢。 主持人: 刚才孙总不仅给我们分享了他的企业管理经验,也分享了他的养生之道,通则不痛,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近几年来我们编辑记者和评委在访问当中发现,各级企业高管都更加关注IT的投资回报率而不是简单的把他视为成本中心,接下来我们邀请来自制造、能源、教育、零售汽车等行业的CIO与大家一起进行现场头脑风暴,希望他们的思考能够给各位以启发,首先我们请出这场对话的主持人,IT价值联盟发起理事,商业价值杂志社总经理万宁先生上台。 高峰对话 CIO如何创造“商业价值” 主持人:IT价值联盟发起理事、商业价值杂志社总经理万宁 主持人: 刚才听了孙走这一番精彩的演讲,把基础说,内通外联说,平台说都讲得如此透彻,我再问问,孙总其实是身兼了CIO和CEO的双重角色,又从文化的角度给我们做了一些阐释,刚才听罗总讲的时候,我也觉得今天我们做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更有了一个底气就是说,因为我们这次的评选是从一个价值的角度来去谈CIO,这可能也确实是我们应用了刚才孙总所说的思维的转换,因为我们不再谈技术本身也是谈价值这个本身可能就是一个最有意义的事情。我们这个IT Value本身IT价值联盟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就是为了让我们CIO之间进行头脑思维的碰撞,最终让我们的经验共享使我们大家更多的能够去进行一些商业性的创新。我来请出来下面各位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究竟我们怎么去看IT的价值。 大家可以看到,来自不同行业的CIO,我们今天其实就是想顺着刚才孙总讲的话,我们到底怎么去看待价值,而且是我们希望能够怎么去解释IT所带来的商业价值,我们挨个来,先从狄总这儿,从您的角度,您怎么看IT在过去这一段时间里的转换和IT的价值。 狄同伟 利群集团董事、副总裁 首先非常荣幸跟大家一块交流IT价值的事情,首先我非常有感触,我今天一个是我们的联盟叫IT Value,另外我们的杂志叫商业价值,所以从我本人的感受来说,非常有感触,也从我自己的成长经历也非常有感触,我们前期的时候一直是,我是93年大学毕业,到我们利群集团在筹建处,我当时关注的就是技术,慢慢以后我们成立了信息中心,最后再到我们信息技术部,最后所谓总工到副总裁,从这个过程中,正好体现了我们IT慢慢的从我们IT的成长到我们个人成长的一个结合。所以我的感觉,我们IT到目前现在在企业中发挥的作用,一定要回归到我们商业,回归到我们为商业创造价值,我想我们总共三句话带代替我们IT目前现阶段的对我们商业价值的一个所谓的贡献。 第一刚才罗总还有很多CIO都谈了,配合我们企业战略的基础。第二、作为我们从传统的行业到现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一个最基本的管理和经营的规范化和流程的固化。第三、现在刚才孙总说内通外联,在我们大环境转变的情况下,我们怎么来创新,怎么催生新的业态,给我们创造一些新的价值,谢谢大家。 主持人: 张总,您当时在咱们走进南方航空的时候,您讲了一番话,让有用的信息给有用的人,给需要的人,用信息去挣钱,您怎么去看IT的商业价值,像刚才回答我们孙CEO的观点,因为最终IT是要挣钱的,您怎么去看这个问题。 张京生 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IT科副科长: 刚才孙总说的特别好,IT作为一个内通和外通,他是走血液的,这个企业如果信息不通的话就跟人身体血液不通似的,这个人肯定会得病,甚至是癌症,怎么通呢?就是IT的价值,IT的价值,信息走到什么血液就是这些数据,数据的质量怎么样,数据也有癌细胞,数据标准化怎么样,数据是不是流通得很快,是不是到什么地方去,企业变大的时候,变成600家,几百家的时候,我们能不能知道企业随时的数据,这个非常非常重要,包括你装车零件的数据,用户的信息,这些数据在系统里面走,我们IT是建立这样的系统,建立实事求是的系统,IT的价值就是创造这样一个工具,使我们的所有的CEO也好,所有的员工也好,所有的人更好的了解这个世界,这个事实发生了什么事情及IT在这方面有不可替代的话语趋势,以后的变化非常多,IT不能固化,固化起来就有问题了,一定要有灵活性,这个就是特别大的挑战,刚才说云计算或者是什么这些新的技术,都使这些信息化的实事求是的水平有提高,IT的价值就应该提高信息化实事求是的水平,从广度,从深度,从质量,这个信息化,实事求是的水平提高了,这就是价值,提高一点就有一点价值,这个现在还有非常非常大的空间,所有的地方都有很多的空间,空间等着我们IT的人去发现,主动的引领大家去创新,这就是IT价值。 主持人: 刚才你看张总这么一讲,就有点像刚才罗总讲的,张总做IT就极有攻击性,徐主任,我知道当时您在大学里边去做IT也是做得很有攻击性,除了管理大学四年,还要把大学生整个学习生命周期都要管起来,这是一个很新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教务系统的创新,您怎么考虑IT在大学教育的商业价值? 徐伟 上海大学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任 应该这样说,IT在大学里面,因为大学本身我们感觉商业价值不是能够直接挂钩,有些时候我们也在讲,大学可能是所有商业价值的间接创造者,我们几乎说所有的企业的这种商业价值的创造可能都跟大学有相应的这样一种关系,可能是间接的创造。这种情况下,IT在大学里面这样一个价值,可能关键就是提高大学,中国大学在国际上的竞争力甚至说我们有时候在讲,也许未来我们在国际上的竞争,整个企业的竞争,商业的竞争也许就是大学的竞争,整个中国的教育行业和世界的这种教育之间的这样一个竞争。MIT的前校长他现在是美国教育信息化协会的理事长,他曾经讲过,他在MIT的时候,也许IT改革或者IT的发展将引领未来100年的美国大学的发展,我们也同样认为,在中国的这样一种大学要参与世界竞争,要成为世界上的一流大学的话,我认为IT的价值是非常重要的价值。 主持人: 谢谢,我再问问胡总,现在您看您的角色也是副总裁,您在完成了对于希望流程优化之后,我注意到您现在正在用一种IT的创新优势帮新奥做新的定位,您怎么看待IT这种商业价值这种创造? 胡晓明 新奥集团副总裁
主持人: 谢谢,我相信刚才胡总这么一讲,其实他这个团队也是极具攻击性的团队。我想问问徐工,您怎么样利用IT作为这样一个工具给企业创造价值,您怎么看待商业价值? 刘建森 徐工集团信息化与管理部部长 今天非常高兴能够参加这样一个会议,刚才听了专家和一些CEO和CIO的非常有见地的一些言论,我学习了很多,徐工信息化走得比较好,走了早五经,赶了一个晚集,90年代初的时候就做信息化,2000年之后,04年之后5年没有实现继续的投资,这方面有CIO非常重要的失职,今天说CIO的价值,首先一个CIO应该确认让CEO确认信息化在企业发展战略当中重要的地位,如何让他相信IT的投资对企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CIO体现首先应该体现,他如果不相信你,如果看不到收益,他很难下决心投入这件事,所以我进入徐工的时间不长,一年半的时间,启东了徐工集团人才提升工程,目前我们已经把原来的管理信息化,作为传统信息化的一小部分,我们叫管理信息化,另外启动了产品信息化,相当于产品智能化工厂,启动了服务信息化工厂,启动了虚拟工厂工厂,做工艺,做先进的制造工艺,无人工厂,这个是一个新的活动,还有电子商务,协同商务的这样一个工厂,因此CIO已经跃过了传统管理信息化的一个范围,希望和CEO更多的互动,能够站在CEO的角度看待企业的发展,能够支持CIO的战略转型和战略的一些升级,当然我们公司董事长王雨同志对信息化有很深的理解,他提出对信息化,必须同两层皮变成一层皮和业务结合,必须把混合物变成化合物,我们做了一点工作,非常感谢今天有这个机会。 主持人: 您这个提法和孙总说的一样,从技术思维转向服务思维。我再想问一下,咱们打乱点顺序,先问问张总,您刚才听到CIO在公司内部还有一个角色,怎么去宣传IT的价值,让别人认识他,你怎么去做,你怎么让这些业务部门真正感受价值开始来接受。 张京生: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我接着刚才的话,刚才说血液通这是一个,还有IT做了半天就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数据存起来,把所有运行的事情作为数据存起来,只要你存得好,存得及时,存得准确,给所有人用了,你IT就做好了,把存的过程和用的过程,包装成各种软件,按需,软件可以包装很多,但是就是做一件事,这件事作为企业大的时候,作为企业复杂的时候,数据就比较复杂地做起来哪些是核心的,哪些是最重要的数据,用户提出要求往往在一个非常表面的问题,但是数据的结构和数据里面的规律,我们IT应该有一个责任,帮助这些用户提前认识到这些规律,在不认识的时候帮助他们去改变他们的路线,去做到这个事情。广汽本田,广州本田我们十年来做的这个事情,注意数据本身的数量,我们说追求数据本身的准确性、完整性是我们技术上的目标,为什么说追求,像追求真理一样,永远都达不到,但是我们永远有机会,帮助用户提升他们的水平,是我们非常大的责任,IT人员有最重要的三个职责,第一、IT的能力,你懂得IT实际上就是管数据,数据是什么东西,怎么管数据,怎么捕捉,怎么处理,怎么去提供,这个是IT的水平,IT里面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存储技术和流通沟通。第二、IT的业务能力,IT一定要熟悉业务,实际上大家做IT的人都是智商最高的人,什么叫业务,业务就是处理信息,信息的核心就是数据,最核心最重要的就是数据,我们最重要的都会,什么都会,不懂业务的IT实在说不过去,我认为IT首先要懂业务,一定比业务部门还懂得业务。第三、沟通能力,你懂得这么多,你得跟领导沟通,跟下面人沟通,跟所有人沟通,宣传出去,三个能力加起来之后就是IT对CEO的价值,我前两个能力还可以,最后一个能力有点欠缺,大家一定要努力做这方面的事情,我觉得我们IT的价值在于能创造一些帮助大家所有的人,更好的实事求是的来了解,了解了之后,自然产生了一些价值,而且现在我发现好多的不通,我们刚才连锁店的旅馆的信息还比较简单,现在所有的企业不通,包括今天我们开会没有按时,延迟了,延迟了谁造成了,很多人不知道这个时间是不是按时,这个延迟了是非常有问题的,延迟是浪费了大家的时间,浪费金钱,不光浪费金钱,浪费了大家的生命,这就是IT的价值没有进行沟通,我们没有做到,怎么做到这点,什么系统做到这点,手机的通知,剩一个到不到,这时候就知道了,我要不是最后一个我不着急,最后一个的时候他就通知,他明白了,他明白了之后,不用处罚他,他自己觉得,我最后一个不好意思,他现在是最后一个他不知道,他以为后面还有人,IT有走在前面,我们眼光看到这一点,希望把这个地方,不是光自己知道,光自己努力做,还要告诉别人。 主持人: 做IT一定要懂业务,不懂业务说不过去,懂过程当中,怎么利用IT创造价值,这就很有技巧,我知道您在利群这里面,做了很多尝试,您怎么考虑利用IT创造价值的一个命题? 狄同伟: 我刚才比较有感触,三个能力,我认为第一个能力,实事求是的说,我70%、80%的时间,我负责集团的发展研究业务,研究竞争对手,并且要及时的和我们的总裁沟通,所以我觉得懂业务是最最基础的前提,另外一个基础就是一定要和CE五O有很好的沟通,这个沟通一定不能光是技术的能力,我们尽量淡化我们的业务,刚才接着孙总的内通外联我们做两个事情,不是集团给信息部门提出来的,是我们主动做的,我们做电子商务的事情,传统零售非常的基础,也非常的烦琐,但是现在看,我们在做电子商务公司几乎没有做得比较成功的,什么原因呢?一个是本身零售业的管理基础相对比较差一些,我们人才也受局限,这些东西都是阶段性的控制,我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去年成立电子商务公司,我们开始做一个新的尝试,做电子商务我们有很好的零售企业,有很好的商务基础,有很好的供应商务的资源,有我们很好的客户资源,怎么来做,我们除了实体门店的支撑,我们做了什么事情,我们叫综合服务点,我们有便利店和其他的商铺,我们放了台电脑,除了完成购物的商务过程,还能体会到我们一些服务,我们有60多种服务,交各种费用等等,找保姆等等,这下来之后,我想我们传统的零售怎么在外联的环境下发展,一定需要我们IT部门深刻领会我们现在自己商务环境的情况下,怎么结合我们IT的手段,怎么适应我们现在外边的变化,所以我觉得我们我们现在一定要及时的用业务的语言和我们总裁沟通,再用我们IT的手段和基础做出一些所谓的商业增值的东西。谢谢。 主持人: 我想问问胡总,您作为能源的改造,您怎么将这种技术和公司业务结合起来,能够告诉您的总裁,告诉王总他们我们真的利用这个东西完成公司的战略转型? 胡晓明: 你提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首先第一个得益于我们信息化IT坚实的基础,这样一个基础的平台,已经可以把我们下面80多个城市,100多个公司所有的客户把他牢牢的联系起来,抓在一起,我们能够根据在系统里面能够发现客户每一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不同的行业,尤其是工商业用户他们的需求,我想作为IT也好,作为一个CIO也好,或者是主管IT的这样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也好,我觉得在这里面你一定要准确的,我觉得最需要的一个能力就是洞察和预见力,洞察预见客户潜在的需求,客户的需求他可能是模糊的,甚至他自己本身也没有意识到他这种需求,你一定要准确的洞察和预见到这种需求,把这种需求帮他梳理出来。同时你梳理出来给客户,自然也能给我们集团高层的决策层。 第二、我们可能还要预见到整个行业,从能源行业自身的发展趋势,一些IT本身的发展趋势,IT大家都知道,现在在能源这一块,大家叫智能电网,智慧能源,职能能源等等,今年这样一个尤其在此时此刻,我们如何去节省能源,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成为我们企业当仁不让的事情,这种情况下我们把IT的技术,在IT相关的技术,智能控制的技术,智能调配的技术,智能放大的技术,跟能源的生产和转化,能源的储备和配送以及能源的应用和能源的回收和再生结合起来,构建一个整体的智能能源的平台,我想这个已经越来越成为可以实现的价值。 主持人: 也就是说从您这个理解上,CIO有一个很重要的理解就是对业务的预见能力,我像问一下刘部长,刚才您讲了您的总裁要求IT要一张皮不能两张皮,不能做混合物,要做化合物,您怎么看这里面CIO的能力上需要几个特点,是不是像前面讲的你必须具备了解业务能力,了解业务,了解IT,您觉得需要有什么样的特质支持您扮演好CIO这个角色? 刘建森: 我非常同意各位的观点,更重要的一个,沟通能力,当然如何来表现,怎么让老总能够相信你这个投资,他认为见他想到的效果,CIO来讲应该有快速的执行能力,全力推进的能力,IT的投入如果需要太长的时间,CEO会奈不住性子,所有人会对你这个项目失去信心,我们觉得选择一个好的产品,选择一个好的合作伙伴,快速的推进是非常重要的。执行力要非常强,第一期我们是11个模块,用了5个月的时间,研产供销打通,用PRM、ERP整个业务和财务一体化的系统,用5个月的时间,这是非常关键的,老总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如果让他尽短的时间内看到效果非常关键。 主持人: 除了您觉得,IT团队除了像罗总说的他是一个攻击性的谈对,能打硬仗,很快的把效率发挥出来,今天大会的主持一直希望我把时间控制好,我还是做遵守时间的,大家注意到了,我把这几位请上来有很重要的目的,今天把我们这一次评选的主题做一个阐释,但是听到几位CIO谈的过程中,已经把我们这次评选和评选所定的标准做了一个很好的现身说法,张总提的你对技术的了解,对业务流程的熟悉,这个正好是我们这一次评选的关于流程优化能力方面的一个很重要的评价指标。 第二、各位都谈到了,利用IT进行业务创新,恰恰是我们今天CIO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你不考虑业务,你已经无从谈这个职务了,最重要的刚才刘部长谈到最后一个话题,就是执行力方面,如果你不能很好的像高会长谈到规划策划决策和协调,我相信CIO的角色也没有担任好,这三个维度的评选恰好是我们这一次最具价值CIO价值评选的三个重要维度,我相信各位通过他们各自的工作实践所做的阐释,使我们大家能够理解,今天下午我们将揭晓的50位CIO他们具备的能力,以及他们将会给我们带来这种模范作用,让我们知道在未来我们如何扮演好CIO,并且为中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大的价值。掌声谢谢我们这五位CIO的分享,谢谢。 主持人: 谢谢万总,谢谢几位。接下来是午宴时间。 2009最具价值CIO评选颁奖典礼 评委评述:万宁 主持人: 各位下午好。本届评选历时四个月,经过推荐,面访,评委评议,到最后选择最具价值50位CIO这一系列的流程,今天我们将共同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2009年度最具价值CIO颁奖典礼现在开始。 首先我非常荣幸邀请一位评委代表和我们上台一起主持,他将对获奖嘉宾进行点评。有请IT价值联盟发起理事《商业价值》杂志总经理万宁先生。 万宁: 非常高兴又再次登上这样的讲台,能够代表评委对这样的一个评选和评选的结果来做出我们的一个点评,我们都知道这四个月的评选其实是一个非常非常困难的一个过程,因为有362位候选人,而且是经过了填写问卷,记者的面访,以及和有关候选人的座谈,最终我们将所有的结果汇总到评委会,但是大家都知道,因为各位CIO在2009年都做出了优秀的突出的贡献,而这样的一个结果让很多的评委非常为难,很多的CIO在评选过程中挤上挤下,最后出炉了50位最具价值的CIO名单,仍然会有很多CIO入围,在此我们对他们的参与和支持表示感谢,也期待着他们取得未来更多的更好的成绩。 主持人: 谢谢这些CIO,下面我们马上揭晓2009年度最具价值的CIO。阿斯利康曹光正、国药控股有限公司曹国钧、中国食品有限公司陈德彪、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陈金雄、和记黄埔港口集团邓伟强、利群集团狄同伟、龙湖集团丁元刚、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丁震、中国海王星辰连锁药店有限公司范国伟、美国强生集团冯太川、安博教育集团古一思、浙江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郭智勇、深圳市至尊汽车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何伟军、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胡臣杰、新奥集团胡小明、洲际酒店集团黄加雄、天狮集团姜正林、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焦庆海、上海期货交易所李大鹏、中国中钢集团公司李红、香港赛马会李惠光、上海电气电站集团李静、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林丽、7天连锁酒店集团林粤舟、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刘成勇、徐工集团刘建森、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罗世礼、北京燕莎友谊商城有限公司马爱杰、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米丹宁、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丘立涛、苏宁电器辜负有限公司任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沈韬、泰康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王道南、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王丕伟、海信集团有限公司王志浩、成都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魏建新、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文欣荣、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熊硕、招商局地产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徐国强、红孩子集团徐晶、上海大学徐晶、上海大学徐伟、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杨国涛、浙江杭萧钢构股份有限公司、山东世纪阳光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原学英、中原集团曾展良、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张京生、神州数码(中国)有限公司郑小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周德铭、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周嘉林、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朱战备。 主持人: 三个单向奖: 最佳领导力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信息化建设办公室主任周德铭 主持人: 周总有一个问题想跟您请教一下,您推进金审工程的时候,在要钱没钱,要人没人的时候,如何推进IT工作? 周德铭: 信息化建设在我们国家一定要按照我们国情来进行,审计本来是检查政府和相关部门使用纳税人钱的效率和效果,审计本身在建设信息化过程当中,也要遵循这样一个情况,我们在地处基层审计机关,他们在具有强烈的信息化需求的同时,缺钱缺人怎么办,只有找适合我们国家情况的信息化建设模式,这个模式正是在我们基层审计机关他们自己创新的路子当中替我们找到了,同样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得到了各行各业的CIO,各方面的IT企业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在这里我一并向大家表示深深的谢意。 主持人: 谢谢,可以看得出来您的影响力,谢谢周主任。 最佳优化奖:中原集团董事曾展良 主持人: 我知道您手中掌握了非常丰富的地产行业数据,能不能请您预测一下明年的房价是涨还是跌啊? 曾展良: 这个是CEO的问题,不是CIO的问题。其实我分享一下我们CEO怎么看明年楼市的情况,我在今年的年终在香港问了一套房子,我们的集团的CEO李明凯跟我说,你什么时候在国内买房子啊?我说国内房子上升得很快,我等一下才买,他说等不了,你越等越跑得快,上升的速度,你的购买力肯定追不上的,现在回想起来他是对的,国内房地产我们看将来的上升机会比较多,下跌的幅度可能比较小,调整的时间也比较小,所以各位CIO可以把握机会去买房子,找中原地产。 最佳创新奖: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总信息师胡臣杰 主持人: 现在国内的高铁发展得非常快,我想请问胡总您用什么样子的方式帮助南航应对高铁的竞争? 胡臣杰: 高铁现在是国内尤其是交通行业一个非常热点的话题,高铁的建设中国肯定是大踏步的往前在前进,这样的话对航空业带来一个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是我想我们面临这个现实,我们更多的是要寻找机会,找出制定的措施,这种机会我们也经过一些分析,在IT的这一块,我们对高铁一个明显的对比优势,信息化的优势我们对高铁有比较大的区别,比如说机票我们有电子客票没有电子火车票,我们现在有了电子登记牌,火车票还是要拿着火车票上火车,还有一个就是我们有一个长客系统,就是我们会员积分系统,你坐几次飞机,就可以兑换一张免票,坐火车你做七八次,坐十次没有人在意你是不是坐了火车,这方面我们在17号刚刚过去的这几天,我们在武汉宣布启用我们电子登记牌,我们应该来讲是在国际的标准基础上,根据中国的特色,我们推出了一个中国特色的电子登记牌,直接拿身份证可以过安检上飞机,待会儿我还有一个故事要分享,我可以提前跟大家说说。我们从2003年的3月28号,经过七年的时间大家都接受了坐飞机不需要拿机票坐飞机,拿张电子客票就可以了,我们今年刚刚宣布用电子登记牌,我们有信心过3—5年的时间,我们各位旅行的时候,不用去柜台排队办登记牌,那时候你再排队去办的话就已经OUT了。 商业价值大奖:中国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首席信息官罗世礼、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企业信息化部总监 丁震 主持人: 难得今天有这么重量级的CIO我多问几个问题,首先我想请问罗总,你觉得这么多年来您给平安带来最大价值的创新是什么? 罗世礼: 作为信息化的主管,很多东西需要做的变革和创新都需要IT来参与,我感觉比较骄傲的事情我相信是在IT治理总监,我相信如果我们需要IT在不断的能够为业务创造价值的话,IT本身的治理实际上是一件很基础也是和重要需要做的事情,我们在过去几年里面,在IT本身队伍的一个建设,IT规范的建设,IT治理我们花的功夫一点都不少,如果要选IT治理是我在平安过去工作当中最感骄傲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 谢谢罗总。我想请问丁总一个问题,在完成这次世纪大交割之后,您下一个目标是什么? 丁震: 我想这个主题是发挥IT价值,也就是能够和业务更好的融合,体会是IT做得再好也不可能独善其身,如果企业不能发展很难认同IT的价值,我们想更加超前的思考,从企业战略的角度,从业务发展的角度,从为我们客户在座的可能大多数都是中国电信的客户,为我们客户更好的服务超前思考规划好IT,把基础打牢,把这支队伍带好,植根好企业的发展,谢谢。 主持人: 谢谢丁总。2009年度最具价值CIO所有奖项都已经揭晓了,我们对所有CIO问卷进行数据挖掘,下面请万宁先生跟大家分享一下评选中的发现。 万宁: 谢谢,其实代表评委对所有的CIO评议过程的确也是我一个享受的过程,因为真的是让我们发现了所有CIO在这里取得的成绩,而且他们每一个人所做的项目,其实对我们的未来都有很大的影响,我在这里希望花一些时间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整个评选过程中对50位CIO背后所体现来的一些数据,请看屏幕。 通过这四个月的评选,其实我们收集了很多的数据,我们可以看一下,在这里的数据上,有一些数据实在让我非常兴奋,我们前50家企业在2008年整个营业收入是13000多亿,约占当年中国GDP的4.46,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比例,说明我们优秀CIO团体所代表中国企业这样的一个比重。 同时这些企业在2010年的时候,IT预算将会达到24亿美金,这也足以让我们看到他们在IT市场上的持续的这样一个投入,同时我们也可以注意到,CIO的分布也有很大的这样一个特征,图的左边我们可以注意到,行业的分布,传统制造业占44%,社会服务业、金融这两大块已经超过了20%,同时我们可以看到,包括房地产、批发零售,和其他行业的比重也开始增加,最重要的其实我们可以看到图的右侧,以往我们可以看到评选CIO里面有IT经理和IT部门的职务,今天我们看所有获奖的CIO职务分布上有很大的变化,首先一点有高达34%的人已经是集团或者是公司的副总,他们已经进入到公司的决策层,而有22%的人他的正式身份就是首席信息官,而还有一部分,比如说国营的企业,他可能只设立了信息中心主任或者是信息技术总监,这个部分也占了差不多24%,而总体可以看到,就是说我们这个群体正在随着我们对市场,对技术,对业务的影响,不断的深入,开始获得了市场的认可,同时我们注意到,不同的行业的IT员工的数量也有很大的差异,我们可以看一下,在这样一张图上,传统的制造业我们可以看到,IT部门的人数还是相对比较低的,但是在其他一些行业里面,包括比如说服务业,信息业,金融业我们可以注意到IT的员工占的比例远高于行业平均值。 下一张图是很有意思的一个,当我们问2008年IT项目最重要的受益部门是哪一个,大家可以看到,财务部门成为了现在所有IT项目实施的最大收益的部门,我们可以看多,在今天随着信息化不断深入的这样的一个时间点上,我们IT扮演了对于企业经营的方面有了更高的影响力。同时有两个排在第二位的就是市场销售和营销管理这个部门,大概有73%的我们的CIO都回答了他的受益部门是在这个部分,还有就是对于资产管理维护,而这样的一项和我们在过去几年的这样的一些研究中的发现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实说明了我们现在的中国企业在信息化,已经进入到全新的一个局面,同时我们可以看到,下面这样一组问题的答案,大概有高达91%的CIO都认为,IT项目和商业价值的体现,体现在了运营,对于公司整体的支持,而这些正体现着我们这次评选的核心价值所在。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还有很多细节的数据在里面,比如说我们可以看到,有一部分的企业可能更多的认为,现在目前为止,像整合资源这部分,还低于整个行业的平均值,我们可以看到,这可能正是我们未来IT CIO发展的一个很重要关注的领域,同时我们可以看到,目前为止在图的左下方,可以看到平均的企业更多的认为是说,还是将自己的IT的部分用于技术和管理这个部分,这个可能正是我们现在需要去调整的一个重要的部分。 最后其实我们在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心得,因为很多的CIO讨论的问题发生了一个很重大的迁移,我们可以看到,CIO的工作重心从过去的IT建设已经开始转入关注商业价值的挖掘,对于2010年的CIO工作重心的评述上,我们可以看到是说,这个工作重心的转移,我们也做了一个排序,排到第一位集中在了对于客户数据仓库和行为分析方面,第二、建立统一的客户管理平台,第三、共享服务中心,第四、进行供应商的关系管理,以及IT治理。这个和早年的我们可能更关注的某一个项目和系统的实施有了很大的质的变化,这说明了中国的CIO已经开始发生了一个全新的蜕变,这种蜕变与今天的这样一个评选的主题有一个最大的契合,我们更加关注商业对于IT价值的创建,这个可能成为未来所有CIO完成使命的部分,我们在此非常感谢也预祝所有的CIO取得更大的成绩,谢谢各位。 主持人: 各位,今天最具CIO评选颁奖典礼环节已经结束了,下面有请胡臣杰做主题演讲。 胡臣杰:提升IT价值,增强竞争优势 各位同仁,谢谢这次大会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跟大家汇报一下南航在信息化应用方面的一些酸甜苦辣以及一些小小的故事。我们对IT的理解是创新加转型。我先汇报一下有关南航信息化工作简单的一些回顾。 刚才除了万总向大家介绍的南航地处广州,作为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其实很多领导都有一种印象觉得国航是最大的,坦率的讲,确切的讲飞机的架数,航线的条数,运载量来讲,南航到现在为止都是中国最大的航空公司,我们是全球第四大,亚洲第一大航空公司,只不过因为我们地处广州,所以很多人对这个数字不是特别的了解。 这么几年以来,南航一直在服务创新方面,一直是走在行业的前面,不仅仅在前面刚开始讲的,我们在第一章电子客票,第一个自助直机,第一个网上直机,手机、短信直机等等服务方面我们一直走在整个行业的前列,我们走在这个前面,国航基地在北京,东航的基地在上海,这两个地方都属于富人居住的地方,广州相对来讲,大家对一些钱的方面比较计较,所以南航只能在服务方面追求一种领先的这样一种位置,同时南方地区一直以来在服务方面一直有这个传统,所以我们的口号其实是我们要做中国服务最好的航空公司。 今年我们主要的工作,包括我们4月8号我们在国内实现了手机电子登记牌,可以直接过安检上飞机,我们在10月10号我们推出了中国第一张电子货单,航空公司一方面运人,一方面运货,货运方面我们也是一直走在行业的前列。现在我们南航的信息队伍大概有1000人的队伍,同时我们正在筹建建设一个新的大楼,同时我们还在筹建一个市场化运作的一个信息公司。这个是关于信息化本质,刚刚在桂林举行的国资委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国资委的一个领导所讲的信息化就是解决物质系统之间联系的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进而推动物质系统的运动,实现物质从地基到高级变化和发展,信息化不仅代表着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变革,信息化不仅是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和严谨的过程,一下把我们信息化工作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当时我们国资委序列的CIO对国资委领导的定论觉得非常的高兴。 信息系统相当于生物的神经系统,到了脊椎动物构成了一个大脑脊椎到神经末梢的网络,我们有一个高效神经系统的帮助指挥,我们才能有效的根据环境的变化,来调节热量维持生命,低级的动物属于不是恒温的动物,对应我们企业来说,如果有一个完善的信息系统,有一个大脑的指挥,一个企业就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迅速的调整一些方式,保证企业即使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有效的生存。我们是从企业信息化到信息化企业。 对于IT认识的转变,在谈行也有一个逐渐的过程,信息化传统来讲,一帮技术的人员也是重技术,轻业务,很多时候属于闭门造车这样的一种情况,IT在我们内部,我们通常讲叫IT,就是被踢的部门,信息部门作为,传统来讲作为技术支持部门永远属于被动的,而且有的时候业务部门提出很多需求,由于资源的有限,我们不可能同时的满足,必然会遭到这样那样的一些非议,很多时候业务部门在使用信息系统的时候,因为他自身的一些原因,很多时候还因为环境的变化,比如说业务亏损了,他很多时候会把亏损的原因之一,信息系统没有有效的业务,在以前的历史发生过很多次。 新的解释是业务和技术紧密结合,IT不只是工具,业务也不只是需求,信息化更多的我们要助推企业的创新发展,刚才在台下的时候,万总提议,我们把IT Value改成IValue,这确实是非常好的思考,I如果是创新,T是transformation,更重要的是T,仅仅是创新不一定能产生相应的价值,只有有效的推动企业的转型之后才能让创新焕发出耀眼的光芒,CIO我们在推动企业的组织机构以及业务的转型方面,我们不仅有策略,还要有技巧,有韧劲,持续不断的动这方面的发展。南航,大家知道很多人是南航的会员,我们明珠俱乐部,我们做了明珠信息管理系统之后成立了这么一个部门,这个部门最初只有一个女孩子,到现在有几百人的队伍服务我们7000万的旅客,很多时候我们信息系统投入使用之后,催生了一些业务部门,同样信息系统推动有些部门的消亡甚至是完全的岗位职责的消失,很多时候作为IT系统在整个公司的应用方面,会带来其实是一个非常大的冲击,所以作为CIO必须要有非常好,非常非常好的技巧,有非常清醒的头脑,如何一步一步来推动企业的这种转型。 所以我想从品牌来讲,我们可以叫IValue是非常好的创意,信息化要体现价值,必须要体现在T上,就是transformation上。 我们创新策略来讲,企业战略要决定IT的战略,我们要以业务为导向,我们很多时候讲的是业务部门提需求,我们IT部门要满足他的需求,很多时候就变成了一种业务部门为导向,所以现在我们把它纠正应该是以业务为导向,业务部门提的需求是片面的,孤立的,甚至不同部门之间的需求是相互矛盾的,所以我们在整个南航的信息化建设过程当中,我们一直是坚持以业务为导向,这种业务为导向就看,谁能够占领更好的理解业务,更创造性的提出一些整合的方案。IT创新要推进应用创新,IT架构要改良业务创新为目标。这里举两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内部经常跟业务部门以及和我们的领导所汇报的,怎么样能够体现我们IT的价值,比如说我们在2009年,所谓的特色值机的办理量超过800万人次,大家坐飞机,传统来讲我们到机场,传统的排队办登记牌,很多人逐渐尝试在家里用网上值机,网上办登记牌,或者我们机场自助办登记牌,我们办登记牌有六种途径,一个是传统的到机场排队,自助值机,网上值机,手机WAP值机,手机短信还有电话9539也可以班,所以我们一共有六种途径让我们旅客拿到登记牌,我们800万旅客不需要到柜台办理之后,我们IT投入了10个人左右的力量,完成了这样一项工作,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800万旅客不用传统的模式办登记牌,对我们传统的渠道可以省下很多的人力物力的一些投入。 这个他的发展速度一直基本上每年都是按照几倍的速度往上翻,我们预计2010年大概达到1500—2000万人次,是不需要到柜台去了,南航整个的客运量有将近到明年的话,不仅仅是7000万人次,我们会做到30%不需要排队办登记牌。 特色值机等简化商务手段将带动机场运营模式的变革。我们2000年推出第一张电子客票,今天我们不用拿传统的机票到机场登记,今年我们推出了电子登记牌,我们花几年的时间实现登记牌的电子化,以后大家就不会再去到机场排队打一个传统的那种登记牌拿到手上上飞机了,以后直接拿自己的手机或者是拿一个身份证,直接可以过安检上飞机,这种变化不仅将带来我们整个国民航空旅行习惯的变化,更主要对我们整个产业链都会带来调整,前几天我们在广州做机场业务新技术对机场业务的变革这么一个研讨,在会上我们提出来,以后的机场因为大家不去排队了,所以机场候机大厅没有什么意义了,以后这个打听可以搞成商业,很多城市的机场现在是亏损的,就是因为客运量不足,如果变成超级商场,很多品牌店还有很多娱乐的设施,比如说电影院,卡拉OK,酒吧,餐馆,这样的让我们去机场,现代传统的坐飞机这种行为改变成普通的市民在周末也可以借助,因为到机场往往有非常便利的交通,轻轨、很便宜的巴士,周末到机场逛逛,用这种模式,中小机场处于亏损这样一些状况,当时我们开完这个会之后,很多机场都反映非常非常的热烈,他们也期盼着尽快有一天能够实现,机场不要经受这样痛苦的煎熬,他们机场收费是有多少飞机经过,多少旅客进出的机场来收费的,这种收费是非常非常单一的一种收费模式。 其实很多机场本身是国家也是划拨非常廉价的土地,他们可以用这些土地可以做更多商业方面的运营。我们最早在07年,我们去年推出了叫手机短信自然语言识别的服务,9539不仅是我们的热线电话的号码,同时也是我们短信的号码,你可以把你任何想问的问题,按照一个自然语言的格式发到9539去,发短信到9539,你就可以得到快速的解答。当时我们内部提出这么一个算法,我们把这个系统比作成一个IT原子弹,在二战的时候,美军在广岛放原子弹,用45公斤铀235,1.25万吨的TNT,我们短信平台用自动识别的功能,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试试,你要查明天从北京到武汉的航班,你把这句话发到9539的短信上去,可以非常快的答复你,我们一条短信整个的效能相当于我们有24000人的坐席提供服务,一个短信的成本只有几分钱,我们算过是短信和人工的比率是1/17,这样算下来,大概是40.8万倍。我们去年坐南航的飞机里程自动累计,传统模式是旅客带着你的卡,南航只要订票你就可以自动完成累积,使旅客有更好的体验。前两天我们和中国电信签署了协议,中国电信的老总脱稿讲了一段话,我作为一个普通旅客,我觉得南航的服务非常好,我坐南航的飞机我不用带着卡片。我们现在有了这个系统之后,我们相当于108个人传统的这种做法。 实现信息化价值的必要条件,是IT规划与企业战略目标一致,有一支高效IT管理技术队伍,IT人员要充分理解业务,如何在业务方面,我们在南航来说,我们有几个办法,一个是我们在强调系统运行监控的基础上开展系统效能监控,运行监控,除了我们使用一些工具,惠普和IBM的工具,监控我们系统的运行,确保系统是活的,同时我们现在还要看这个系统每天给公司产生了多大的效益,通过IT部门关注系统产生的效益,来提高IT人员对业务的敏感度。我们也非常狂热的推行我们业务的培训,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叫上山下乡,我们作为技术人员要到业务一线工作一段时间,不仅仅是调研,每个礼拜我们有一个技术沙龙,我们经常搞一些类似的头脑风暴的这样一些模式。 刚才在底下跟平安保险的罗总简单聊两句,我觉得我们作为CIO,我们不仅要帮助利用这种创新转型来推动公司业务的发展,我们也要注重以后个人价值的实现,我们CIO本身价值的实现,这里面罗总是值得我们很多人学习的,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够在一个方面实现自己的事业,同时也能够在个人的价值上得到更高的体现,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胡总,非常精彩的案例。接下来由RIM中国区市场总经理李彤跟大家分享一些成功的案例,有请李总。 李彤 RIM中国区市场总经理:企业移动化战略 趋势与案例 感谢各位CIO朋友,感谢IT Value,首先我想代表RIM感谢各位,目前11月底为止,我们在全球170个国家,有530个运营商和合作伙伴,覆盖3600个商用的客户,这些客户都在使用黑莓的业务,黑莓不仅是一个手机,是移动应用平台,包括软件硬件还包括运营商提供的服务,同时我们是一个产业链,在我们服务里面包含运营商的服务,我们包括很多第三方,比如说SAP、Oracle很多平台厂商帮助我们一起来做,我觉得移动战略实际上是目前比较热门的话题,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一点,移动的战略是我们现有战略的一个延伸一个补充,我们再看这个战略怎么样能够帮助我们的企业,能够推进商业的变革。 我现在聊聊怎么建立移动战略我们的一些想法。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实际上IT整个投入来讲,硬件应用层PC方面投入非常巨大,在整个决策流里面,他们决策的速度和效率,实际上影响到了我们以往在所有平台上的投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实际上可以在通过向IT Value这样的平台,把你PC终端应用层,通过安全的方式,推送到移动终端上,能保证你的移动人员的效率,主要包括销售人员,现场服务人员,他们能够实施我们CRM,ERP的数据能够去更新,这种方式可以使我们整个效率提高非常的巨大,我们经过统计,我们大概每个黑莓应用者,可以节省一个小时的时间,他的时间在于他的空闲时间,我们讲抵效时间,他没有到PC面前的时候,他怎么把数据拿到,信息看到,同时把数据更新,这方面节省,同时体现到团队效率方面,我们团队效率节省,可以通过我们在一个公司里面,很多人同时使用黑莓以后,团队协作效率提高,怎么用移动战略和我们IT更好的结合这是非常好的一点。 我们如何看待和了解建立企业合适的移动战略。我们来讲讲,从移动应用方面特点是怎么样的,大家知道,我们在有限方面经理了,网络带宽还是很有容量的,移动应用方面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考虑,电池续航能力,手机能不能保证一个客户出差的时候,在两天左右的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保持待机,手机本身并不是一个PC终端,他的计算能力是有限的,是不是让他做很多的计算,打开附件这些烦琐的工作,第三、手机存储空间也是有限的,他是一个载体还是只是一个终端,把他作为一个信息的存储体,这是第三个方面,第四个方面,大家知道无线网络,一定是和有线是不一样的,无线网络我们在蜂窝下的客户,他实际上是有线,这里面能够存储,有20个人同时存储就会有一个效率的问题,我们怎么把移动应用做得更好。其实比较重要一点,我们认为移动应用的特点,他需要一个是平衡和优化,不能只依赖终端,我们来看,移动应用他是需要把网络容量考虑进去,要考虑整个的寿命,包括电池的寿命,包括整个的成本,包括终端的尺寸,所以需要比较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在于移动方案一定要有平台的支撑,终端只是一个快速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一个工具,在后端需要我们平台支持,来保证信息能够及时推送过来,保证附件可以打开,保证信息整体的安全,这方面讲到,移动战略一定要考虑平台而不只是考虑终端。下面我们来谈谈我们认为建立企业移动战略几个基本点。 第一、需要一个完整的移动应用平台,首先考虑的比如说把邮件系统推送到手机上,这是第一个方面。同时你要考虑以后你的OA系统,CRM、ERP系统怎么去做,这时候你需要一个平台,平台他是用中间件存在之后,可以使你的应用能够完整无缝的推送到整个的手机上面,另外一方面我们的移动的终端,实际上也是我们IT系统的一个延伸,他安全的属性一定要跟我们的整个的安全属性是完全一致的,这里面就需要一个非常完整的移动安全的策略,不仅仅包括终端的安全,也包括整个防火墙硬件的安全,也包括你整个信息的安全,这是第二个方面。第三个方面,移动终端的特点他是移动中的,你无法像PC一样,让你的人员到面前维护,如何有一个非常好的终端支撑管理系统,保证如果终端丢失以后,信息可以无线的擦除,如果一个客户的本身在远端可以控制他,是不是能够看某些信息,包括是不是能够打开摄像头,很多方面都是我们需要一个完整系统来管理这个终端,而不是说我们用人力的方式来管理终端,所以我觉得可能我们来看看怎么建立完善的移动战略。 我们用黑莓的系统来做一个例子。实际上我们讲的企业无线的平台,完全应该来讲,把我们的PC终端平台一个延伸,他包括几个部分,第一、电子邮件,个人信息管理和企业中心的系统在里面,第二、包括我们所有企业内网应用,第三方面包括实时的消息协作,第四、目前IP电话系统更好的整合,真正做到统一通信,无论何时何地。这方面我们看BlackBerry方案的特点,防火墙那端我们要安装一个企业的服务器,这是无线中间件的平台,他的功能在于第一个,如果你的邮件到达了以后,他会把这个邮件推送到手机,这样的话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机本身是被动的,邮件的到达的速度是非常快,只要邮件到了,中间的服务器就把这个邮件用到手机,手机是被动的,手机非常省电。另外的话,本身这个服务器,他会除了邮件之外,也会推送所有做好一些应用,比如讲你的OA系统,包括可能ERP,CRM系统都可以进行推送,这方面需要一些开发,API接口开发就可以完成整个的推送的过程。第三方面,你手机邮件附件的打开,实际上完成并不是在你手机终端,他是在我们的服务器里面,这个服务器能够把你,不管你是Word文件,图片文件,PDF可以在服务器里打开,推送给手机,他会一页一页,2K2K的速度非常快的传送给用户,用户打开附件之后,感觉信息很快的传过来,他可以了解信息,图片传递并不是整个图片的大小,附件5兆他不会传递,他会传递20多K,如果你需要的话,他可以在后端帮你放大推送,这符合一个平台的特点,我们要照顾到终端,终端必然有一个区别能力,他本身也有一个安全问题,这里面第三方面,他就是照顾一个安全问题,就是在服务器本身,我们来看看,服务器本身也开始把信息加密,在防火墙之外的信息全部加密,在手机终端最后解密,一会儿我们会看到安全帮助的问题。 这是后端的控制,我们在服务器端有一个软件来控制,所以你可以在后端比如说我们在北京,你可以控制一个新开的一个手机,在广州,在任何地方。你可以看到每个我们终端的状态都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比较适合于我们IT管理,不论在全国还是在全球,因为你在后端看的话,每个客户就是IP,和你的终端是完全一样的。我们看看安全,安全方面黑莓安全方案完全是比较完整的,第一方面防火墙安全,我们只是对外打开一个端口,另外同时大家可以看到,我们在服务器端,输到整个因特网的时候,完全加密,手机端是解密,应该在商业模式最高的加密级别,我们在国内也有客户,实际上自己可以再加密,加密之后把信号传到在我们的服务器里面再进行加密传输,保证你所要求的企业的加密,终端是有密码安全的,你设置300余种IT policy。 我们讲几个案例,一个案例是可口可乐,这个公司他不仅仅把黑莓作为一个提高效率的工具,他实际上你把他的业务模式改变了他保证现场的员工,配送工人,销售团队和其他员工成为保持业务的不间断,我们可以看整个的销售规划,他实际上是从一个,其中一个商品推销开始,预约的订单,包括运输,检查商品,检查存货清单,销售评估,补充仓库订单,提供反馈,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每个过程都可以实现在BlackBerry上完成,保证整个信息是同步的和完全加密的过程,保证信息的安全,可以看到在各个环节都可以用BlackBerry来实现,同时员工和管理层的信息链是不一样的,通过员工可以集中在管理层,看到每个人的工作状态和构成效率,各个渠道里面整个时间和成本,无线业务系统不仅在于整个效率问题而是业务流程的改革,这个是我们在国外的一个案例。 另外我们在国内也有很多的案例,因为国内的特点,我们这几年经过和国内企业的合作,我们发现国内很多企业重视OA,邮件作为一个参考,我们在国内实际上也做了OA系统,我们在安信证券,他们做的案例就是从他们的系统延伸开始讨论,他们的PC,基于PC终端系统非常完善,怎么在完善的过程当中提高效率,他们发现很多决策层对效率的延迟实际上是非常的不可确定,而且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各级批复了以后,最后的批复在高管,他可能在外面出差或者开会的时候,第一信息不完全他不会批,第二、如果信息没有在他身边,他回到酒店,他有可能就会耽误一天的时间,这样的话可以看到对时间非常敏感,我们怎么把这个信息做好,他们实际上做了一个移动邮件系统,移动办公系统,这两个系统完全是以往系统的一个延伸,也就是说所有在手机上,我们如果你在PC上发起OA的审批邀请,他会同时到达你的PC和BlackBerry终端,黑莓终端,如果你黑莓打开了,并且审批的话,PC自动会同步。另外如果你在手机端可以打开附件,附件的内容足够这个信息足够判断这个事情是不是应该批,避免以往只通过一个短信或者是他无法看到真正的信息内容,而延迟整个审批,这是第一个方面。 另外根据他的行业特点,他本身有投行的信息,非常重要在信息,比如说投行人员去到一些企业,通过一些新的信息可以及时反馈到后方,能够比较后方的把信息更新以后,对他整个投行系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他们已经开始开发手机炒股,我们有的在和运营商合作伙伴在明年开始推出个人业务,这方面推送的业务和更多的一些信息的他的黑莓的特点帮助他们在整个行业里面有非常好的竞争力,这是安信的案例。成效还是在于效率,效率提高是第一方面,第二、用户满意度,客户满意度都是提高的。比较重要的一点这里面谈到,他们认为我们的客户端软件实际上完全可以通过我们后端的服务器推送到手机上,无须把手机拿回来进行升级,这是非常重要的优势,你有更多的应用都可以通过我们后端推送到终端上,使客户应用新的应用。 最后我简单谈谈我们发展的趋势,第一,我们看到整个全世界目前来讲移动的企业方面的一些需求,寻找发展,这种发展我觉得有企业高端高管层决策层开始到中端的比如说销售人员,客户服务人员,现场销售人员,我们应用也是从以往的普遍的基本应用,邮件,OA慢慢到了行业应用,比如说投行系统,我们在很多行业,不同行业的业务系统怎么去做,这方面一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推广的方向,这个推广本身,实际上我觉得比较重要的在于效率提高是一个传递过程,而且是潜移默化的过程,而且同时是有可能出现创新的机会。下面我看看其他的一些方向,比如说在我们的企业及时消息方面,内部的消息,可能很多信息的传递,在内部的比如说same time怎么和手机结合起来,PC当中按企业内部的一些及时消息更加有效,团队协作,团队内部所有的文件系统,包括所有文件的分享,包括一些核心的应用,专家系统,还有包括所谓的企业内部的网络都可以在我们像移动终端是非常容易实现而且是非常现实的方面,随时使现场人员迅速的和其他人取得联系,保证信息更好的传递。 另外3G到来之后,在很多方面我们还会推送信息会变得更加丰富,我们会在新的方面,Chalk他主要做的是视频的推送,推送本身会包括我们企业内部的一些培训的内容,包括企业内部一些很多内容都可以。最后我们黑莓除了我们工作之外还有我们的生活,我们也希望我们各位CIO,包括我们一些很多同事在黑莓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好的平衡,好,谢谢各位! 主持人: 谢谢李总,请就坐,在过去几个月当中,我们记者编辑在与各位CIO交流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企业的IT建设呈现了一种非常有趣的趋势,那就是面向客户的应用端变得越来越直观,但是背后的系统却越来越复杂。接下来我们进行小前端,大后台的IT整合趋势的对话。请商业价值杂志出版人刘湘明先生为我们主持这次论坛,有请刘总。 主持人:刘湘明 主持人: 这个话题很有意思,因为也是我们在看很多问卷,我们讨论的时候发现了其实是有一个大集中的这样一个趋势,但是后来我们在打电话,包括同事给平安的罗博士打电话说,您觉得大集中是不是一个趋势,罗博士泼了一盆冷水,这是我们十年前已经做的事了,金融行业走得比较靠前,我们想不能把金融概念包装在传统行业里面,我们就盗用了路鹏博士的概念叫小前端,大后台,路博士写了篇文章就是阐述这个概念,未经路博士允许就拿过来了。这次因为也是最后一个节目的,我也想做一个形式上的创新,因为大家都知道,IT Value在今年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事,危机创作了一本书,我想我们这个论坛之后能不能直接成为一篇文章,这里面还考虑其他的一些因素,原来主持论坛全是一些男同胞,今天第一次有两位女士,还要考虑女士优先,我想了想,我们惯常写文章,用几个精彩的案例引起大家的兴趣,所以前两个发言李静女士和林丽女士做好准备。问题是你们做大集中是怎么考虑的,有什么好处?李静女士先说。 李静: 非常感谢IT Value给我们CIO有这个机会,今天是一个很好的跟大家聚会的日子,我觉得在这么一个氛围中,我觉得大家来谈一下,其实今天的这个论坛我觉得大家还是深有感触的,我们在做的过程中,其实发现了一个很大的问题,我自己个人认为,我们的后台,整合到哪里,其实我们业务就覆盖到哪里,这是一个你IT说你IT的战略价值在哪里,那就是为了业务,所有的人都在讲我们的业务价值,我们的价值在哪里,我觉得这个后台是我们对我们价值最好的一个支撑。 整个从我们集团的推进来说,大家应该知道说,集团的管理和企业的管理不一样,企业关心的是内部的一个集团,他从一开始,从80年代开始大家说为什么做信息化,后来在谈说,我做哪些是信息化,现在谈的是该怎么做信息化,我觉得这本身是IT演进的一个过程。该怎么样做,现在不言而喻的说,集团要考虑集团的信息,你人怎么管,你的财务怎么管,你的投资怎么管,你的投资怎么管,横向来说作为一个集团,你的财务,你的采购生产销售所有的信息,纵向和横向的系统如何达到完整的解决方案,横向有数据流和纵向的数据流怎么样流动,所以最后我说,我们做了一个大集中的方案,实际上也是我们没有其他选择,只有这样的架构才能支持我们集团业务的管理的模式的持续的创新,最终我们的目标是用这么一套系统完成整个公司IT治理,通过IT治理达到公司的重组到最后内部的内控管理和标准化的落地。 主持人: 您详细的介绍一下上海电气集团集中了哪些功能,集中了哪些业务? 李静: 应该这么说,我们现在应该说从整个上海电气电站来说,我们04年开始启动了一体化信息平台的建设,规划开始,我们目前为止,我们所有的邮件系统,我们知识管理的OA系统,包括我们的ERP系统,覆盖了下属所有企业,覆盖了所有内部管理的所有的环节,从销售、采购、生产制造,到人事,整个所有集团的最终用户到工厂的最终用户的每一个前端我们说用的都是一套系统,只是授权不同而已。 主持人: 谢谢,我觉得李静女士给了一个特别好的模板。 林丽: 实际上我们是在金融行业做大集中,在中国金融行业经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实际上十年前的今天,对我们金融IT的人员来说是最艰难的,最难熬的,也就是说十年前的今天是我们千年虫马上要渡过千年虫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在十年前想到我们银行的IT,那个时候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全行分散的系统,我们银行实际上在十年前是一个以分行制,一块块制为中心的,总行基本上是不做系统,总行基本上是以分行制来管理,那个时候我们整个系统是分散的,分布在全国,对于分散的系统来说,千年虫是非常非常艰难的,每一个分行,每一个网点,甚至每一项业务全部都是万国博览会,是分散式的,各自为政式的,作为当年我是IT老总,我最艰难的是渡过千年虫的时候我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来,我几天睡不着觉,全国每一个地方都是按了葫芦起了瓢,我们银行经过了十年的大集中,对我们来说大集中是太重要了,我们今天的话题是大后台小前台,我自己理解大后台实际上是一个总的,小前端实际上是一个广,这两个字来理解,总的概念实际上我们整个的IT今天大家也都谈到了,是跟我们人的,人体是比较相近的,比如说我们现在的大集中总的后台,实际上就是我们企业的大脑和心脏,以及神经中枢免疫中心,实际上这个总带来的是我们的总控,带来的是我们总的产品的研发,总的客户的服务体系,总的营销策略,还有总的管理体系,总的风险控制体系,他就是一个我们大集中甚至是总的供血,供营养的地方。其实小前端实际上是我们整个企业一个在我们现在IT网络发达,IT技术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有云技术了,这种时候,我们的网络在前端应该变得越来越广,越来越复杂,应用越来越简单,越灵活,越高效,我们今天也谈到了,我们在整个的业务和企业发展战略和核心竞争力方面,前端是我们互联互通,灵活高效还有简单优化,我们其实在企业当中,我们为客户提供服务,为员工打造很好的业务能力,为企业创新,为企业增效,实际上我们最大的一个要求就是在网络能达到的地方,我们的员工能够做业务,网络能覆盖的地方,我们的客户能得到服务,我们客户能接触到的所有的终端享受到企业的这种服务和企业的产品,我们实际上,我理解的这个大后台和小前端实际上是这样一个概念。 主持人: 谢谢林女士,曾总,前面李总和林总一个是电气集团,一个是东亚银行,都比较复杂,相对来说中原地产的业务我理解简单一些,是不是相对起来集中这些数据容易一些? 曾展良: 地产行业我觉得很复杂,为什么呢?有几个原因,第一、在几年前,我们已经在做信息化的过程,还有我们已经开发了一个技术叫数据库的技术,整合很多的信息,房地产行业,我们经常跟我们同事说,我不是卖房子,我们其实没有房子的,一些信息的中介,有一些业主打算卖房子,哪些客户打算买房子,他们的心态怎么样,信息的整合是整个房地产的核心,为什么整合很困难呢?比如说中原集团,在全国有超过60多个城市,有超过1000个铺位,有超过20000个同事,很多人不同的习惯很难整合起来。还有我们客户很多的,比如说买房子,你找中原买房子,我们的业务员每一个月比如说他有几十个新的客户来,他也接触很多业主,成交量很小,比如说他有十个新的客户,他有超过30个客户,他可能成交一宗,我们接触客户数量是很庞大的,我们解决最困难是第一级的整理,为什么,房地产每个单元,他有个第一级,刚才说我们铺面业务面很大的,房地产数据层有六个层,最低那个层,最小的层每一个单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小区,片区,城区,我们从卫星图看一个城市,我们要把他还原成为我们的数据库,这个过程我们看了好几年的时间去做一个数据中心,现在已经有了,慢慢整合全国的房地产的信息,每一个客户他都各有差异,国内有房产证和开发商名气也有不同,不同的客户习惯也是不同的。我们之前全都是手工去处理,花很多人手处理,还是处理不好,不能集中到一个平台,现在我们在香港、上海、深圳,大的城市已经整合起来了,以后放到我们的中原地图,中间的概念也是把很多客户,我们收集客户的资料,放到我们先前端,是一个很全的界面,你可以查询全国的房地产信息,中间的过程我们应该从04年开始做做到现在,还继续要做下去。 主持人: 您的地址的一致性是怎么解决的,是通过人工还是,这是一个很大的工作? 曾展良: 中间的经验其实从香港开始,我们跟很多政府部门合作比较久,我们第一个把市场的数据放到我们中原网上的平台,有一个口号,我们叫公开咨询,公平交易,我们的想法就是把这些信息,总之也是从客户收集进来的,我们反过来公开给所有的客户去查询,获取信息比较容易方便,透明度高了,其实整个市场交易量会上升的。香港已经有这个成功的经验,国内慢慢,最近几年有这个趋势,我们之所以把我们平台公开去用,希望通过平台客户和我们联系起来,提升用户的体验。 主持人: 谢谢,下一个是林总,7天是新公司,没有那么多历史的问题,您这边是不是大集中非常容易? 林粤舟: 对,这里我先感谢一下IT价值联盟举办了这么一个会议,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高素质的演讲嘉宾,其实今天我在这里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平安的罗总,学到了他的IT治理和IT的定位,南航的胡总,他自动化设备的一些想法,我们虽然都有做,但是做的没有他们那么深刻,回去还好好反思一下。 言归正传,小终端和大后台,还没有拜读路博士的文章,不知道这六个字背后是什么含义,按照我自己的理解,我们7天连锁酒店我们做的是消费者的生意,我们有300多差不多400家店,对我们来说,这是个必然的趋势,也没有第二条路可以挑了,对消费者来说,他肯定是愿意,他跟你打交道,他不会很有耐心的去用各种庞大很复杂的系统,他只会挑最简单的东西来用的,特别是互联网的时代,可以这么说,每个人在网页上停留的时间很短,他看到不喜欢就跟你拜拜了,我们怎么样把前端做得简单便捷,遍布现在所有出现的新的沟通渠道我们都会涉及,就是想要尽可能的方便客户。后来来说,我们现在已经有300多家店400多家店,我们希望五年后我们有1800家店,其实这个服务器,这个数据量,还有我们整个系统的更新已经迫使我们要去建立一个大的一个后台系统,我们现在已经从前两年开始,我们把所有分店的系统都集中在广州总部,我们在广州总部建立了数据中心,现在我们所有的店已经没有服务器了,所有的系统和所有的数据都是通过BS的方式实时的从总部这里获取数据,这个实际上我们也是在考虑,包括今天有一些演讲嘉宾介绍了云计算,我想我们也沾点边,也是在往这个方向走,我想像我们这个行业这是一个必然的选择也是一个最好的选择。 主持人: 谢谢,我看路博士已经跃跃欲试了,我故意不让他说话了,现在轮到您了,想请您简单的把您那个,因为可能有的没有读过您的文章,简单阐述一下您小前端大后台的理论,再难度一点,您对各位的刚才几位CIO的案例做一个小小的点评。 路鹏: 我觉得你这个要求太高了(插话:对您来说一定要严格要求),首先各位讲的说不上点评,我谈一些个人的体会,我在IT行业20年了,无论是从传统企业软件到互联网企业,有一些体会,其实所谓的小前端大后台一点也不新鲜,我只是抄袭了这么一个说法而已,其实很简单,拿IT本身来讲40年前,可能赖先生比较清楚,IBM主机的时候,那就是小前端大后台,一切都在主机上,80年代出现了所谓叫“可蓝”server个人的电脑有通讯界面很丰富了,随着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起来,一切都在互联网上,有一个CS结构。这些变化今天我们谈云计算,这是非常自然的,技术的演进,螺旋式上升,最核心的一点不在技术本身,而在于我们对技术的应用理解,比如说今天大家想一想,最典型的是小前端大后台,我老举例就是Google,或者百度,他就是一个搜索框,后面有多么复杂的技术的支持和业务,其实你互联网,你可以认为就是一台大电脑,就是一台大数据库,这些逻辑怎么用在里面,无论企业也好,互联网企业也好,还是说我们各个行业的企业,在应用基础,你自己的业务逻辑也经过一段集中分散又集中的过程,这个过程当然随着你IT系统的支持,你在不断的变化,但是这个集中分散再集中再分散不是一个简单螺旋式上升,上礼拜我参加一个论坛会的时候,大家一直在谈云计算,人人都在讲一个例子,发电厂来做例子,发电厂一百年前是发电机,都是分散式的,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发电厂越来越是核电站,集中了,你家里有插销一插就行了,典型的小前端大后台,可是到了今天,我当时挑战这个人,几个礼拜前有一个报道,德国现在提倡绿色能源战略,提倡充分利用风能还有太阳能,现在德国已经几百万家的家庭里面,每家安了一个小发电机,他有一套新的技术,能把各家小的自己发电用不了的时候,可以放到国家电网上去,智能电网策略,你从表面上看这是一个倒退,电怎么从集中又变成分散了,其实不是简单的,是螺旋式上升的,所以我觉得技术也好,业务逻辑也好,他实际说根据你的需要不断的在变化。 对企业来讲,我觉得最现实的一个问题,大家在座的都是一些IT方面的专家,我几年前就有一个想法,什么时候我们能做到我们的业务人员,我们的IT人员用(英文)做他任何想做的事情,我们IT就到家了,今天美国100万人,C++,Java,250万的excel,理论上讲也可以和数据库对接,换句话说,什么时候我们IT后台系统,我们的业务逻辑能够抽象到让一个业务人员,应用一个Excel就能实现我们无论是金融,是保险,是我的ERP等等信息化,那就到家了。所以我想,现在各个行业在做大集中,这是第一,绝对是必要的,下一步想到怎么使我们业务人员更好的利用他,该分散分散下去,刚才BlackBerry老总介绍到了移动,把你真正IT用户使用信息推到他手机上,随身带着,以后未来我们的手机可能就是我们的一个遥控器,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任何地方可以用它来付款,用它来做所有的事情,那是更小的终端了,但是离不开非常强大的后台支持。 主持人: 谢谢。为什么李博士把您放在这一轮发言的最后一个,因为这里面您的年龄最大,我想您经历的事情也比较多,我知道您其实现在在考虑很多更往前看一步甚至看两步的问题,刚才路鹏博士也谈到了,其实从集中到分布再到集中螺旋式上升,您觉得再到下一步的这种分布会是需要什么样的条件呢?从您这么多年从业经验来看。 李大鹏: 这个问题反正跟我准备的好像有点差别,但是至少有一点,前面你把那个腿放下来,大家可以看到,他是左括号,我这么坐是右括号,他括号一开我就给他合上,我也知道我是最后一个发言,但是我先讲讲我这个理解,小前端大后台,当时说让我参加这个对话的时候,我在想,观点是路博士提出来的,我自己没有这么仔细去想,但是我有三个层次的理解。第一个理解的层次,各位都提到了,可能大家在实践中也用过,比如说金融行业的大集中,他是一种技术方面的必然发展趋势,就是怎么讲,我应该这么理解,实际上现在就是说,一个企业把信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核心的方面掌握在我的手里的时候,我处理的东西越来越复杂,但是都掌握在我的后台,所以我的后台历来要复杂,变得越来越大,这是从复杂性上,从重要性上来讲,前台他是客户的,所以说比如说从我们的角度讲,交易所,其实我们很明确的,我是根本没有前台,我不做前台,前台让别人去做,各位你要投资股票,投资期货,你用的那个界面绝对不是我的,我根本不管,我根本就没前端,我就是后台,我把核心掌握住,这是一个技术业务发展的趋势第一个层面。 第二个层面,我觉得也是必然趋势发展,各位已经提到了,想想到今天,我们经常提SAAS,他这个概念到今天的云计算,其实就是SOA(英文),没有技术的发展到今天这步,我们想这么做也不可能,所以这是一个发展的趋势,到如此了,其实就是说,我要把所有的复杂的业务搁在后边作为一个服务提供,你在前台, 最小的像刚才路总提,别人也在提这个事,以后我可能所有的用户的界面就在一个手机上,我只要点一个,但是真正的服务他是在后台的服务器上给你通过无线提供过来的,这是技术发展的趋势。 第三个趋势,下一步发展到哪儿去,我觉得可能各位今天也提到,特别是今天如家孙总早晨提到的,就是说我们现在从哲学甚至文化发展的角度讲,他这个小前端跟大后台其实蕴含着一个非常深的社会发展的含义,在哪儿呢?就是说他越来越转向了服务,越来越人性化。这个东西实际上是一个从文化发展进程可能大家已经意识到没有那么清楚的一条线,因为我跟朋友聊的时候,大家就在说,下一个世纪甚至将来,一定是东方是中国的世纪,为什么?不是因为现在中国越来越有钱,说话越来越算数,而是人类社会发展,咱们简单来讲,不要讲在前头,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到现在西方的文化站主导,他是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是技术爆炸式的发展,是文化上头对客观物理世界的一个深度的认识。 发展到今天而且刹不住车,要么为什么要低碳经济,本质上我认为他是一种非常老的像铁一样老的文化,他不是人的这个东西在发展,是纯粹科技发展,也就是金融风暴其实本质的含义也在这儿,我只要赚钱就行,我不管别的,真真正正今天社会的发展,东方也好,西方也好,我问很多朋友他们都在说,美国和欧洲很多人,他享受高度的运营以后,他觉得心灵满足不了,他追求心灵的安慰,为什么这么多人信佛教,不是中国,西方人,他们追求是心灵的,为什么他要追求这个,实际上他在追求文化下一个层次的发展,我的那些美国朋友他们跟我说,他说其实中国的文化在以前你不占主导,为什么?工业革命你冷不下来,我们中国的这个传统文化,但是中国的文化他强调的几千年以前从诸子百家开始,他强调的是人性,讲的是社会和谐,所以这个东西是将来社会发展,我讲到这儿,是不是有点太远了,其实不是,我们讲的小前端大后台本身就是一个把人的服务,今天孙总早晨讲我觉得是非常好,我们要朝服务去发展,实际上我为什么要小前端,就是要面向客户去服务把他做得好,越小越好,这个小在哪儿,我举个例子,大家应该都会开车吧,你开一辆车,不管这辆车复杂不复杂,会开一个车界面只有四个,开关发动机钥匙,第二个元素,掌握方向的方向盘,第三个油门,第四闸,你会这四个绝对会开车,但是一辆车丰田的那位老总应该在这儿,我调查过,一个高档车,他的现在发展到什么程度,单片CPU控制一百多个,你会吗,根本不会,他简化到这种程度,他是非常人性化的,因为人他要掌握那么复杂的技术就是后台,你让他都了解会用,不可能,你也不可能发展,我们今天小前端就是人性化,我把复杂的东西搁在后面,让我们来管,这是一个趋势,将来应该说我们这个趋势越来越大,前端越来越简单,后台越来越复杂,因为你把,我不懂的东西我都交给后端去做,因为这还有一点是社会行业对我们国家来讲是一个趋势,但是现在也在发展,是讲专业化服务。我不懂,全国现在是注册1.4亿股民,下岗了全去炒股了,觉得自己都是炒股专家,其实你把你有限的钱交给专业理财专家让他去理财,你不见得懂这么多,这叫什么,就是专业化服务,不是原始农业社会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什么我都干,这也是,你只有达到社会理念了,我真正小前端就实现了,因为什么呢?就是只要是专业化的服务,我们今天讲外包,讲外包服务,为什么中国还在努力的推,在国外这根本不成为问题,我认可专业化服务,我不是理财专家,我让基金经理替我理财,我不是一个怎么讲,做饭的专家,国外人很不能做饭,特别是英国人,你一定要去餐馆让他做着吃就完了,专业化的服务提供非常简单化的服务,我只要有需求就做,我只做好一件事,我变成我这个领域的后台,我做得越复杂越好,我的客户越舒服越简单就好,这可能离IT差得远了点,这是我的理解。 主持人: 这是我对您的预期,一定要拔高。第二轮,我觉得李博士做了第一段的收尾。我在IT Value做了一个调查,我说集中基本上有三个好处我看到了,一个好处收蕃,权利的统一非常便于管理。第二、执行效率很高,基本上是一个系统,想做什么事在系统上一改就开始运作了,不用再分布式系统一个一个去实施了,还有一个创新变得很容易,有什么创新,在后台上做修改,在整个体系里面体现了,有很多好处,今天我们探讨他其实还是有很多的难处,第二轮,大集中里面难点最难的地方是什么,怎么解决的?我们从林丽每时开始。 林丽: 难点非常多,其实从大集中的历程来看,刚才主持人总结的也是非常好的,我们实际上大集中的难点最难的其实是权利的分配,权利的分配对一家企业来说,他从分布式的,实际上我觉得可能有些企业跟我们银行不太一样,银行可能有些权利就分布在各个分行,如果把这些业务集中上来,把一些其实很多的业务流程,业务的风险,如果分布式的话,这个风险是非常大的,要按照风险的要求,把业务集中说来,其实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关键非常必要的,但是对于人的权利和每个人的分工,其实带来非常大的冲击,所以在银行大集中的过程当中,这种观念的转变,传统的影响以及组织架构的调整和业务流程的再造,其实是完全分不开的,他这种集中不是一个IT的集中,实际上是一个组织架构的优化,一个业务流程的再造和IT技术的融合,其实三者是分不开,而且是缺一不可的,这三者有任何一个地方不适应,他肯定就是一种非常难做,非常失败而且非常艰难的一个历程。所以在银行界,大集中的模式虽然现在基本上大集中是一个趋势,而且基本上也做到了这种大集中了,但是这种大集中是经历了十年的时间,非常的艰难,但是这种艰难现在达到大后台小前端的这种模式,真正体现出大集中以后,对业务,对企业,对整个的银行来说,提高一个很高的这种水平和价值,其实还是要历经十年的时间,我们相信,这个趋势是完全必要的,而且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个方向和趋势,但是在朝进一步的努力,其实也还是要有十年时间的艰难,也就是说我们真正的业务流程再造,刚才有些CIO也都提到了,其实真正的大后台的概念,他不是一个IT的大后台,其实真正的是一家企业他这个经营理念还有整个的业务,整个管理模式这样的一个大后台。这个大后台比如说在银行来说,真正的确实是我们控制风险,控制风险其实真正的专家,专业还有这种高风险的业务,他是要集中处理的,很多的这种高风险的业务他是靠流程控制,靠整个的业务流程来一步一步的控制起来,然后最后由专业化的队伍,专业的人员去审批,专业的人员去控制,然后专业的队伍,专业化的队伍去处理,所以这个是从业务流程再造方面他是一个大后台的理念。但是对于整个的IT系统如果不适应,我们这种流程是做不起来的,如果IT系统光是靠IT来做好了,我们的业务上面不转型,还是一样做不好。 同时其实在IT方面怎么和业务融合起来,跟企业的战略合起来,其实真正我们在银行里头也是说,IT其实是为银行战略服务的,而不是真正单纯的一个技术的创新,其实真正的是靠技术创新来把银行的战略来实施,这是我们最大的一种,这种后台的大集中的一种要求。同时实际上我们也感觉到,在银行业务的这种大集中和大后台的处理,我们现在其实确实是复杂度越来越高,但是我们在整个的复杂的过程当中,其实我们真正的起到的是一种大脑的作用,是后台的这种复杂,决策还有信息共享,风险的总体控制。 主持人: 李晶女士您是不是也分享一下怎么渡过难关? 李晶: 我觉得要说起做大集中的难处,CIO如果有兴趣的话我觉得我可以谈一天都谈不完,我头上的白头发都是琢磨这些事琢磨出来的,本身做大集中,现在的技术支撑我们有那么多国际型的合作伙伴支撑我们技术平台,技术本身,技术方案都不是问题,但是最大的感觉就是,一个是说是人,我们说以前做几件事,人、技术,流程,现在技术不是问题了,流程和人我觉得感觉是什么,一个是人的观念的转变,对待权利的认识,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另外一个他这种操作方式的要接受的,原来我打一个电话,我觉得方便干嘛我输进去,我自己的信息为什么让别人知道,首先这种理念的转变是有个过程,我说做大集中,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说,我们原来是从一个功能性的管理,变成流程性的组织,他每个部门,每个员工都知道,他要求输入的信息,他是流程中间的某一个环节,这个理念转变非常重要,我觉得这个有必要不要过多的强调他的权利会丧失,我们讲得最多的一个就是策略,我们实施策略是什么,我们怎么样上这套系统,当时定位整个基本上我们从上到下,从集团层面说,我们采用的方式,不是说我们做一体化,我没有做集权控制,整个的方式就是润物细无声,借助的手段就是一体化平台的建设,我们从来没有说我们要一体化管控,我们一直说集团要建一体化的信息平台,通过这么一个突破口把整个的管理规范化,包括整个业务流程梳理,这也是一个比较难的层面,刚才说人。 第二、我觉得管理模式的转型。原来整个集团说,因为他定一直说集团管控是战略管控,第二是战略管控,第三是运营管控型,大多数集团都是每个企业报财务报表就可以了,我最多做一个合并报表系统就完事了,现在随着集团总体拥有一个大的利润的体现来考虑,我们对下面的企业要加大管控力度和防范风险,集团下面做得好的企业,我们从八十年代开始都做信息化了,我们现在存活很好的企业,如果这个企业是属于市场竞争,像我们的日立空调,压缩机,包括我们三菱电机,这些企业竞争还是相当激烈,他能存活下来,他没有好的信息系统根本不可能,我们也有关掉的,他整个的管理跟不上,支撑跟不上,就淘汰了。集团通过信息化这么一个手段来推进整个集团的管控,整个业务模式的转型也是一个蛮难的,业务模式的管理,原来集团的业务部门,我的人力资源部,财务部,我只要集团给我报业务报表就可以,他现在你IT实施项目的时候,为他整理需求他说我这些都不需要,最简单的你客户要细化多少级,你的人事总数据要多少,原来他做财务管控型的时候,他都不知道,他只要管干部就可以了,在整个管理人员的观念的转变过程,我觉得也是花了实施大多数,具体的员工好做,这个事情领导让他怎么做就怎么做,更多的观念转变是我中层的管理人员,甚至说我高层一些,他已经习惯了他原来对下面是怎么管的,系统的做需求,我们刚才说做系统最难的是业务需求的理解,需求的理解他往往根据他现在的需求跟你来谈我要做到这个,他潜在需求,包括我们审计部的领导说的,他潜在的需求,他未来发展的需求,他不会的,他说这些我都知道,我也不用想,领导让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因为所有的事情不可能领导从实施开始从头做到尾,这些问题面临着说对信息部门的领导来讲,更多的时间在沟通上面,就是说一个策略的同时更要讲究沟通的艺术,怎么把业务引领到你平台的建设,最终达到集团一体化管控的目的上来,这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 主持人: 主持人: 谢谢,刚才其实我们一直在谈集中,谈大后台,其实小前端怎么把一个庞大的后台然后慢慢的前端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准确,其实也是非常难的事情,淘宝网非常复杂了,怎么一点点确定最终用户的需求,这里面有什么原则和经验可以分享? 路鹏: 我觉得拿淘宝来举例,其实可以推而广之,有很多类似的情况,你核心的业务,无论是银行,互联网企业,你最终客户是谁,你为他服务为他提供最大的价值,淘宝面临最大的挑战,中国互联网应用是3.27亿,淘宝用户现在是1.78亿,超过一半了,每天我们新增用户将近是30万亿,每天的交易数,每天的交易量是7个多亿,超过了整个香港全天的交易,每天我们到淘宝来独立的法人用户是二千六七百万,独立的,对这么多人,你怎么提供一个小小浏览器,能满足他的需求,这个需求是五花八门,有很有经验的人,有很初级的人,有来逛的,有来买东西的,有来买各种各样东西的,我们今天做的老实讲还离希望的,我们基本属于千人一面,不管是老客户新客户,老人小孩都是一样,未来可能希望你到这儿来,不同的人不同的需求,你可能见到不同的界面,这是理想状态,淘宝现在也卖彩票,举个简单的例子,有各种各样的用户需求,这种需求过去,今年第六年,过去五年,我们的思路是怎么做呢?建立一个庞大的用户研究团队,买复杂的这种摄像机,设备,观察用户怎么来用鼠标键盘的时候,眼球怎么动,我们甚至考虑美国的微软雇一帮心理学家来研究,总之这个问题想解决他,后来我突然想明白一点,淘宝应该是开放性的环境,这么多用户,这么多需求,我们一家满足大家根本不太可能,还不如把我们平台开放出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有些人比我们更懂女性的需求,有些人更懂家装的需求,有些人更懂玩具的需求,但是出发点是一点,一年前我们推淘宝开放平台的时候,还是给客户提供最佳的用户体验,这个体验就是说,前端要很小,很符合用户直接的需求,要做到这一点,不一定靠我们这一层,要靠合作伙伴来做。所以你可以看出来一点,如果你理解小前端大后台这个含义,淘宝责无旁贷,把我们后台要做得足够强大,我们现在一万多台服务器,您刚才讲的这种情况对我们来讲,万一出问题怎么办,那是不得了的事情,每一分钟我们就有几千万走来走去,淘宝一宕机开玩笑,就是一个小社会事件,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要把后台做得很强大,保证客户交易安全稳定。淘宝到今天每一天我们交易笔数是500多万笔,在大街上跑快递物流,快递将近70%都是淘宝的包裹跑来跑去,所以他是很大的一个交易系统,和很多老百姓息息相关,淘宝的后台要求绝对的安全可靠强大,前端这么多用户来用你,怎么做到极致,用户上来买了一二三非常方便,我们现在的思路是说,通过我们的合作伙伴和我们一起来做。 主持人: 按刚才收到一条短信,邓总想和李总PK一下。 邓:我来说几句,小前台大后台,我觉得这个是要具体分析一下,因为各个企业的情况都不一样,从我们,比如说我们零售业的,林先生林总已经讲了,他有很多困惑,那么我想一个是风险问题,当然我们从管理上,我们第一个为什么要集中,我们在考虑,集中以后,我们是这么考虑的,集中以后我们的管控,哪些是我们聚焦点,首先把这个弄清楚,然后再说是集中还是分散,我觉得。比如说像我们这里在管控的话,因为经过几轮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怎么集中,如家也是在集中,我们觉得,比如说我们觉得集中的最关键的是什么?比如说价格体系,整个价格体系要统盘的各个门店全部要管控起来,价格体系要件,销售,整个销售还有我们比如说我们的会员等等,大客户,把所有该集中的焦点把它提出来,我觉得有许多应该是集中还是分散,应该要考虑,应该因地制宜,应该具体问题具体考虑,比如说林先生他们说的,林总他们说的所有的TMS你放在总部,我当时就在会上跟他们说,张三打了个电话,李四吃了一顿饭,干嘛放到总部,你想数据的获得代价太大了,如家600多家门店,我们每天每周他们有个周报给我,断网率是多少,不要说总部,两个机房之间,门店断网率是3—6‰,当他断网以后怎么办,他不能工作了,我们要的是什么,所有的营业数据经过客人…out以后汇总以后,数据是需要的,我们会员控制,我们价格控制,我们该控制的控制,该分散的还是分散,我们觉得因地制宜,该集中集中,该分散还是分散,不然就网格,技术上不是问题,比如说网络,不在你的掌控之中。我觉得,应该因地制宜,可能是大后台,中前端,也可能是比如说有些企业,像如家,县级市,这种我们要综合考虑,如家就是,很多就是该集中的集中,不该集中就不集中,这技术上有很多很多的手段,比如说我们SOA,我们有很多很多的技术可以做到,所以我们觉得,具体的企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我们要想清楚,我们要集中的是什么。谢谢。 主持人: 今天因为时间有限,我们刚才也准备了一个问题,集中和分布之间平衡原则的把控,可能来不及了,我们留待以后讨论。曾总,其实中原地产客户端服务做得非常好,怎么来确定客户的需求,然后把这种前端做得让客户非常满意? 曾展良: 刚才各位的分享,我觉得跟我们很相似,要做大后台小前端,我们经常股东所有的投资商,有很大的难度,我们具体有两个分享,一个是要把核心的整合起来,做IT,我叫IT整合创造价值,IT最大的价值通过整合出来的,要有商业价值前瞻。举个例子,比如说在香港有一个中原地图,中原地图转移到国内,上海、深圳、北京的中原地图,为什么在香港很受欢迎呢?因为我们整合了很多有用的信息,打比方,我们说房地产的,我们地图不是夸张,是全世界第一个把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单元,ABCDE,每一个单元标在地图上,这个对房地产非常有李大鹏: 另一方面,在内部方面,我们跟淘宝差不多我觉得,面对一个情况,我们的概念用户之前已经在我们的网站去找房子了,但是他不能找业务员,怎么把受欢迎表现好的业务员排在前面,我们开发了一个内部的评分系统,一般我们是按照业务员在中原内部的评分,他有很多不同的元素,另外一部分我们在网上的服务器去进行数据挖掘,挖掘出客户浏览的规律,他喜欢哪一方面的业务员,每个区域客户对业务员的要求也有一些不同,我们挖掘出来,把他拼在一起,用户反映得很好,在我们网站不但找好的老板,也帮他找好的业务同事,一半是考虑业务,一半是考虑业务的需求。 主持人: 林女士、李女士,包括李博士两个问题人选,一个是刚才我们谈到了怎么确定小前端,准确确定小前端的需求,还有邓总包括林先生您也可以再有一个抢答的机会,怎么回应邓总在集中和分散,大后端和小前端怎么保持一个好的平衡。看你们四位谁做今天颁奖典礼的收尾发言。 李大鹏: 湘明刚才问题问的是怎么设计和构建小前端,实际上我是这么看的,越简单的越是美的,抽象度越高,他越凝聚你的智慧,像我刚才举的例子,实际上为什么说汽车开起来就四个元素,大家觉得手忙脚乱,你今天开车你觉得观察,真正你开这辆车就是四个元素,我的想法就是说,如果你设计的前端不够好或者是不够小的话,第一点,就是你对你的客户的行为没有认识透,第二、你自己的抽象度不高,你自己的智慧没有拔高到一定程度,没有把他逻辑化,所以你达不到。其实小前端我是觉得,像各位都举了例子,你一定要抽象出最基本最核心的一个骨干,你给你的客户,让他去做,还有今天实际上互联网到今天了,我们将来面对的客户不仅是80后,是90后或者是千年后的一帮千年虫,他们的创造思维跟我们今天是完全不同的,你给他一个空间,就是说吧,我们给他一点阳光,你让他去灿烂好了,就这些。就给他一点,一个最主要的例子,我不知道各位用不用,我非常喜欢用维基百科,维基百科实际上,你想维基百科一个支撑系统,他的界面非常简单,谁都可以去做,谁都可以去编辑,但是你要查,我现在比如说我去欧洲旅游,某一个地方我去了以后,因为我做的是什么,我租辆车,拿个GPS,到处跑,我觉得这个地方好,我晚上回酒店上维基百科查查这个地方是什么,他介绍非常详细的,简单的界面发挥所有人的才智把它凝聚在这儿去用,这就真正小界面一定要小,真正回到我说,你的智慧不够高,你不聪明,你设计的界面就不会高效。 主持人: 谢谢李博士,其实今天的小前端大后台的讨论大家能感受到讨论的非常不充分,为什么呢?我觉得这也代表着CIO面临一个非常大的挑战,就是我们又要考虑技术、权利、政治,包括李博士讲的对很多人需求的把握,怎么保持这个平衡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今天其实只是一个开头,如果大家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你可以继续在各种场合去讨论,今天的颁奖典礼以及我们整个会议到此结束,请大家用掌声谢谢台上的嘉宾,谢谢。 |
组织机构
主办: IT价值联盟 联合主办:《商业价值》杂志 独家门户网站合作伙伴: 官方战略合作伙伴:
指定新闻稿发布机构: 支持媒体: |
参会嘉宾
|
会议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