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智慧城市到智慧上海
为使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联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成课题组,深入调研,就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功能作用、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共赢的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并探讨了智慧城市内涵及对上海下一步发展的意义。
“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城市”,“建设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慧城市”,已列为上海“十二五”的重要发展目标。为使上海智慧城市建设更具科学性、战略性、前瞻性,上海市政协学习委员会联合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组成课题组,深入调研,就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功能作用、与长三角城市群合作共赢的方式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并探讨了智慧城市内涵及对上海下一步发展的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必须超越技术层面 共识 智慧城市是全球城市化演进和信息化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交汇,是新一轮信息技术变革和知识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智慧城市的提出也是应对全球城市发展面临着人口膨胀、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重大问题,最终实现城市的智慧型、可持续发展。全球已有200多个“智慧城市”项目在实施,力求通过智慧城市的建设提高能源、交通、社会管理的效率。 处于转型发展新阶段的上海,要充分把握智慧城市建设的内涵,从技术、产业层面提升到思想、战略层面,超越过去“数字城市”、“智能城市”等城市发展的技术层面,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框架。 声音 周太彤(市政协副主席):智慧城市建设是后工业时期与大规模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变革。在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格局中,智慧城市建设将引发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不是停留在简单的信息应用、产业发展的层面;智慧城市建设是不同以往的一场城市再造工程。城市发展要有效率、效益、活力,不能再依靠资金、土地、人才、资本等要素,而是要重新调整关系,通过对法律法规的调整、部门利益的调整来解决上海未来发展的问题。 宋超(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学习委员会主任):对智慧城市内涵和外延要有鲜明、实在和相对准确的描述和把握,明确智慧城市并非是纯科技的而是渗透人文的社会再造;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形成上海未来发展新优势,让上海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另外要紧扣长三角城市群中的“智慧城市”。 殷啸虎(市政协常委、上海社科院法学所副所长):理解智慧城市的内涵,宜把握7个要点:智慧城市是物质层面的非精神层面的,是外在的非内在的,是技术层面的非规范层面的,是应用层面的非感知层面的,是系统的非个体的,是信息层面的非文化层面的,是网状的非管状的。智慧城市的打造,应从服务和管理两方面着手。 汪亮(市政协委员、市政府发展开云全站官方下载 流通经济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研究员):对智慧城市问题的研究,要务实地解决问题,回答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投入哪些领域可以产生最大的效果,怎么做等问题。上海建设智慧城市要体现大智慧,争取更多城市以外的资源。 案例 欧洲评价智慧城市的指标体系 欧洲中等城市智慧城市排名公布于2007年,由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区域科学中心、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进行,通过一系列智慧要素指标,来衡量典型欧洲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 该排名提出6个城市智慧要素,包括:智慧经济、智慧人、智慧政府、智慧移动性、智慧环境及智慧生活,其下细分的31个因素74个指标为评判标准,其中智慧经济包括创新性、创业性、经济形象和地位、生产力、劳动力市场灵活性、国际性6个因素,智慧环境包括自然条件、污染、环境保护、可持续资源管理4个因素,等等,最后通过对各项指标及总成绩量化考评典型欧洲中等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与竞争力排名。研究结果显示,城市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卢森堡、丹麦的奥胡斯(Aarhus)、芬兰的图尔库(Turku);丹麦和芬兰位居榜单前列的城市较多,城市总体的智慧化程度较高。 适应长三角城市群互利共赢的需求 共识 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不能局限于上海自身,要立足长三角城市群加快一体化发展的新形势,以市场为纽带,在上海和长三角城市群间形成互联互通和互有需求的共生性关系,打破现有行政体制下的城市间资源配置相互割裂的制度性缺陷和瓶颈,进而实现产业在区域内按要素有序分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并在战略层面上实现长三角区域内社会、文化等建设的一体化和经济的整体化发展。 面向长三角,上海要充分把握当前众多城市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城市发展重要方向的契机,通过和长三角城市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在智慧城市建设的战略目标和发展路径上形成共识,在建设过程中进行联动,进一步放大智慧城市建设效应。 同时,上海在智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软件建设中,要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留有充分的接口,在数据和技术标准、政务信息共享、法律法规、重点行政管理领域等方面率先实现对接。 声音 李锐(时任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市政协研究室原主任):20世纪80年代长三角共同发展的条件是上海产业转移;90年代初是上海金融市场的发展将资本引入长三角;90年代后期,尽管当时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发展,但事实上各城市都从自身利益出发,长三角区域内产业难以真正链接,出现同构化;进入21世纪,长三角物流、航运整合,为长三角区域合作带来新气象。现今,信息化发展、智慧城市建设将促使城市功能分工、城市发展模式发生新的变化,这一背景下,上海的优势在递减,需要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战略下,重新塑造新优势,再次挖掘长三角合作的兴奋点和共鸣点,加以创新并重点推进。 汪亮:智慧城市的实现,将给长三角城市群带来发展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效益最优、城乡一体化加快的新局面。当前,长三角城市群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合作,在认识和执行上存在差异和障碍。本课题应该回应这样一些本区域人们共同关心的话题:上海智慧城市建设与长三角合作发展存在什么样的合作关系?两者之间要留有哪些接口?信息共享如何实现?主导者是谁?信息共享的重要领域有哪些?将带来哪些好处? 任先正(市政协常委,洋山同盛联合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济师):当前,阻碍智慧城市发展的问题不在于技术而在于体制。要寻找好的突破口,建议从新区域建设着手,以世界级智慧城市标准打造。 案例 欧盟“Fireball协同行动” “Fireball协同行动”于2010年5月由欧盟在第七个科技框架下启动,行动中通过协调三个方面:“未来互联网研究和实验”、以用户为中心的欧洲城市开放创新网络以及不同侧重点的智慧城市试点项目,共享资源、信息及经验,以智慧城市为驱动力,探索开放的、以用户为中心的未来互联创新模式,制定城市未来互联创新路线图与行动方案,进一步支持智慧城市发展。 “Fireball协同行动”5个核心试点性智慧城市包括:荷兰阿姆斯特丹:智慧能源;英国曼彻斯特:智慧远景;葡萄牙里斯本:智能电网的商业生态系统;西班牙巴塞罗那:数字空间与ICT结合,提高城市生活质量;芬兰赫尔辛基:未来开放网络创新生态系统。 为“创新驱动、转型发展”提供支撑 共识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要研究如何将智慧融入到产业的发展中。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带动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智慧城市建设可以大力促进软件、信息服务业、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发展。同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交通、物流、医疗、建筑、环境、社区、家庭等方面的深化应用,也可催生出一大批新行业和新业态。要通过智慧城市建设,推动传统产业按照智慧、创意的要求进行改造,实现传统产业的智慧化、创意化、知识化和人性化,大幅提升产业的附加值,满足上海产业转型的要求,为促进后工业阶段的上海发展服务。 声音 李琪(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市委研究室副主任):数字化应用和智慧城市建设切记不要贪大求全,老百姓需要的是简单、实际的应用,如果太复杂,应用性就会打折扣。建议:一是建立快速的反应系统,智慧城市与管理方式、生活方式三者联动,事先有量化预测;二是尝试开展试运行,借助世博会的成功经验;三是打造一支数字化、智能化的人才队伍。 吴建中(市政协委员,上海图书馆馆长,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智慧城市的目的性应该更强些,明确为什么要建设智慧城市?智慧城市为什么服务?大规模投入资金最终究竟将产生什么?世博期间台北馆提出了“多用网路,少用马路”的目标,目的是高效和低碳;日本有幢大楼通过IPV6建造,节约了能源和用电,这些事例反映了信息化只是手段,不是目的,更多应该思考信息化后续进一步的产出是什么。 成作民(时任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市监察学会副会长):智慧城市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推进必然和政府部门利益发生碰撞,政府要克服部门利益,解决条线分割,做到无缝衔接、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否则会出现“梗阻”现象;其次,政府推进智慧城市的举措要注意实效和惠民,使百姓得到便捷、准确、及时、安全、环保的公共服务;第三,上海要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视野向外。认真借鉴兄弟城市经验以及世博最佳城市实践区案例,将其应用到上海智慧城市建设。 柴俊勇(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兰生(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上海智慧城市建设目标之一是使之成为人们向往的城市。要突出建设智慧城市的一切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局部地、单从产业角度考虑智慧城市,应该站在更高层次。上海城市未来发展何去何从,必须走智慧城市之路,如果没有智慧,城市将缺乏活力。 案例 韩国U-City计划 韩国U-City的规划十分清晰,判定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只能采取阶段性的发展这一主线出发,分解成若干个目标分布实施。 韩国U-City发展分为互联阶段、丰富阶段、智能阶段。互联阶段偏重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如无线网络、传感器安装;丰富阶段偏重服务,即提供无所不在的服务,如U-服务;智能阶段偏重管控一体化,如U-中心。目前,韩国U-City已逐步进入智能阶段,即利用无所不在技术(U-IT),特别是无线传感器网络,达到对城市设施、安全、交通、环境等智能化管理和控制。 让政府管理更加公正、透明和高效 共识 智慧城市建设要坚持智慧政府先行,将政府信息公开作为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之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扩大信息公开范围和详细程度,推动政府制定信息公开计划,鼓励社会和广大市民充分运用政府公开的信息和数据,有序参与社会管理。通过政府信息公开,破除部门利益分割的现象,推动政府管理的公正和透明。 在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要打破各部门间信息孤岛的现象。不仅要防止再去新建一个个孤立的信息系统或信息平台,而且要推动原先孤立的政府信息平台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城市管理平台。通过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协同共享,促进提高政府管理效率,提升政府对应急事务的处置能力。 声音 冯德康(市政协副秘书长):目前,国内一些理应公开的信息未公开,这主要还是一个认识问题,没有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经过处理后能够增值。只有解决了这个理念问题,相关法律法制才能得到健全。其次是要健全社会诚信体系。政府诚信先行,并开放征信系统的个人知情权。如果在长三角区域间建立实施信息使用与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有难度,建议上海可在本行政区域内先试先行。 殷啸虎:要建立保障区域经济信息共享的法律法规,包括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利用、区域信息互通、政府信息版权垄断等一系列问题的规范。建议深入研究探索区域经济共享法律法规保障问题,既可推动长三角城市群经济信息共享,也可在全国起到示范作用。 何卫国(市政协常委、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机场(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副董事长):智慧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进程和趋势,目的是为了政府办事更高效、经济发展更科学、信息网络更普及、人民生活更富裕、社会各方更和谐。 李承(市政协委员、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教授):课题应当首要突出并聚焦智慧政府建设。智慧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要通过找出障碍、制定规范、上下贯通、整合自身、打开内部壁垒等方法,促进政府管理及服务的科学化、信息化及统一,从而带动城市功能的智慧化。 新加坡智慧国2015计划是新加坡十年期总体规划,核心是利用日益成熟的信息通讯技术,解决社会及产业发展需求,实现引领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及社会转型等目标。其中电子政府第四个电子政府规划“eGov2015”是新加坡电子政府的又一新阶段,将“政府为你服务”进一步提升到了“政府与你在一起”。 智慧国2015规划制定了四大战略目标,除了加大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及培养信息通讯人才外,重点就在于发展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信息通讯产业,以及运用成熟及创新的信息通讯技术引领主要经济领域、政府及社会转型。 着力于人的发展和需求 共识 智慧城市建设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它并不仅仅是要满足人的一般物质需求,而是要满足人求知、求乐、求富、求安的整体性需求。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要呼应社会对智慧城市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诉求,真正使人民共享智慧城市的成果。 借鉴世界其他城市经验,上海智慧城市建设要优化投资环境和提高社会管理水平,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促进人与城市的全面感知互动,不断提升市民对信息的获取和利用能力,提高市民在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城市管理中的参与度,增加市民的幸福感。上海要立足长远,在长三角区域以及更广范围内,发挥"智慧上海"的带动作用,促进社会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要让广大群众享受到高科技、智能化带来的物质丰裕和生活便利,而且要满足广大群众汲取先进文化、先进知识的精神需求,逐步实现宜居生活、充满活力的城市发展目标。 声音 任先正:现在智慧城市建设过多强调产业和管理,应把核心放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做到信息公开,在不违背国家机密和个人隐私原则下,尽可能达成信息透明公开;二是做到服务直接,避开冗余的中间环节,直接对终端用户实现服务;三是做到预期和实现信息互动反馈。 方荣(市政协委员,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当前,市民所享有的信息技术服务与市民的需求不匹配,受众积极性不高。智慧城市建设主体不完全是技术和硬件,更多地应该体现在服务市民,市民素质得以提高、需求得以满足、财富得以增长,都是智慧城市的建设愿景。政府起到的既是管理更是服务功能,应当承担推动作用,鼓励市民更多地使用信息技术。 周关东(时任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嘉定区政协原主席):智慧城市的内涵包括了信息环境的包容与和谐。当前一部分市民仍然游离在信息社会之外,在追求先进信息技术的同时,也要充分考虑这部分市民在使用这些技术的便捷和易操作性。 王新奎(市政协副主席):课题组还要思考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明确“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同样可以带动GDP、提高利润,大城市的转型发展建设本身蕴藏着一大批产业发展机会;二是明确城市更美好是让市民生活得更安全、更方便、更和谐;三是明确在城市转型发展过程中,智慧城市建设要和上海最关心的问题紧密结合,有些建议要有前瞻性。 案例 各国通过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智慧型增长 在智慧发展战略上,世界各主要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均选择了不同的新兴产业作为突破口,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新材料等领域。信息技术仍是各新兴产业的枢纽性技术,新一代宽带网络、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新应用带动新兴产业强劲增长,创造新的商业模式。 美国强调新能源、航天航空、环境保护、宽带网络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发展,旨在通过智慧化进程发动一场新的经济、技术、环境和社会的总体革命。 欧盟重在提高“绿色技术”和其他高技术至全球领先水平,法国将建立“战略投资基金”,用于对能源、汽车、航空和防务等战略企业的投资。英国致力“低碳经济”,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 日本政府为配合第四次经济刺激计划推出了新增长策略,发展方向为环保型汽车、电力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通过为期3年的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促进IT技术在医疗、行政等领域的应用。 韩国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 新的发展模式 共识 上海智慧城市建设并不是一般意义的、在现有基础上、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城市改造工程,而是一个城市系统重新再造的过程。为了确保城市系统再造能够真正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城市可持续科学发展,必须鲜明地以城市价值取向和城市人文精神为引领,打造新的发展模式。 在理念方面,要体现“经济效益、工作效率、系统效应和社会效果并重”的价值取向和“生机勃发、生活宜居”的人文精神。在规划方面,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按照网络化、节点式模式进行设计,而不是现有基础上的扩展;在建设方面,要改变以城市光网、无线接入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的模式,重点推进城市感知系统的建立、城市运营海量信息的捕捉和处理、信息决策系统等软性基础设施,防止在完善的硬件基础设施环境下出现软技术短板的尴尬;在体制方面,要冲破部门利益格局,破除阻碍城市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瓶颈,变革和构建城市的法治环境、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声音 冯德康:智慧城市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服务和价值。智慧城市的智能化程度要达到全面感知、深度感知,做到防患于未然,这不仅是技术问题,更是发展理念问题。政府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促进形成信息搜集模型、预警预报体系。 钟祥财(市政协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上海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经济思想史研究室主任):政府要关注智慧城市的价值和引领作用,通过智慧城市建设让民众有幸福感,防止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纯技术性、纯工具性的工程。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许多的部门利益需要调整,许多的公共产品供给需要调整,我们应该正确看待,从社会管理、社会建设和改革的角度去推进。如果社会改革和智慧城市同步发展、共同推进,那么肯定是造福于社会的,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增加群众幸福感,否则群众会产生“被智慧”的反响。 柴俊勇:智慧城市建设是上海发展的必由之路,上海“四个中心”建设需要依靠智慧城市串联起来;上海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需要依靠智慧城市“棋高一招”。政府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要关注社会矛盾和民生问题,让民众看得见、摸得着,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促进改革成果共享。 郭翔(市政协常委、上海国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智慧城市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感知体系。感知体系是政府基层信息的来源,对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赴昆山、无锡市学习考察过程中,了解到无锡市通过全市网格化,配备专员开展人口综合信息管理,相比而言,上海更需要加强感知体系的建设。 武克敏(市政协委员、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党委书记):长三角地区的各城市要对智慧城市建设在战略层面上形成共识。上海建设智慧城市,一是要有抢占制高点的意识和魄力;二是在建设智慧城市的新阶段,通过新途径解决上海等特大城市所存在问题;三是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上海下一轮发展的切入点,转变体制,进行顶层设计规划,解决现实问题。 案例 以智慧增长为核心的“欧洲2020战略” “欧洲2020战略”的核心任务是智能增长。智能增长以知识和创新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三项促进智能增长的行动计划是“青年人流动”、“创新联盟”和“欧洲数字化议程”。 “欧洲数字化议程”基于高速及超高速互联网以及可互操作的应用程序的数字单一市场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2013年之前全部实现宽带上网,在2020年之前实现更高的互联网访问速度(30Mbps或以上),以及使50%或以上的欧洲家庭用户互联网连接速率超过100Mbps。 “创新联盟”使研发和创新政策重新聚焦于我们社会所面临的挑战,诸如气候变化、能源与资源效率、保健与人口结构的变化。从“蓝天”研究到商业化,创新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被加强。“青年人流动”增强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绩效及国际吸引力并提升欧盟各级教育及培训的总体质量(通过提高学生和受训者的流动性,兼顾优秀和公平),以及改善年轻人的就业状况。
责编:孔维维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