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联网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构建一个立体的物联网体系,不只是追溯食品的源头,更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无缝感知、实时监控,把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从瘦肉精、“绝育”黄瓜、“爆炸”西瓜,到染色馒头、回炉面包、塑化剂……近期食品安全丑闻不断,让人胆战心惊,怎样才能吃得放心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话题。在日前召开的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上,与会专家纷纷表示,构建一个立体的物联网体系,不只是追溯食品的源头,更要在食品生产过程中无缝感知、实时监控,把食品安全问题扼杀在摇篮中。 监督食品安全“有一手” 荷兰屯特大学教授、Ambient Systems首席技术官J.M.Havinga表示,目前Ambient Systems已经开发了第三代RFID技术,它不仅可以监控物品的装袋,还可以定位这些物品。一旦出现温度变化等异常情况,它就会发出警告。除了动态跟踪和事件报告的功能以外,它还可以实现对冷链货架的寿命进行管理。如果在运输车上还有一个传感器,还会捕捉有关食品新鲜度方面的各个参数。根据新鲜度多少来判断是放在货架上,还是应该先搁在储藏室里,以避免一些新鲜食品的损失。 复旦大学信息学院院长、瑞典皇家理工大学教授郑立荣则表示,RFID电子标签只是“物联网”的一部分,无线波导、嵌入式的处理功能也都是重要的应用。食品安全应该是一个开放的平台,有各种用户来做服务,而不是生产者自己来做传感网、传递食品安全的信息。“不是销售的人员告诉你食品很安全,而是一个独立信息搜集方告诉你食品安全。” 即便是在食品跟踪监测中,也有很多学问。郑立荣说,食品在运输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变化,会因为温度或湿度的变化而腐烂,会因为运输中搬运不合理而损坏,因此,在测量过程中要有温度和湿度的传感器,有震动的传感器,还有加速度传感器等等,在粮食仓库中也要安置传感器。通过信息的收集,不仅用来确保食品安全,还能做一些二次服务,比如如何定价,如何减少食品浪费,如何改进物流链管理等等。 “瘦肉精”直接入黑名单 其实,现在一些先进的物联网技术已经在上海一些副食品市场先行先试。从活猪待宰到猪肉出厂,每一道手续都用芯片记录详细信息;即使到了消费端,也有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供消费者溯源、查询。在完善溯源系统以后,上海销售的几乎所有猪肉都会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 据悉,在屠宰过程中,每个挂着生猪的钩子都有一张一元硬币大小的芯片。芯片中记录了生猪的产地信息、检验检疫、重量膘级等生产检验数据,以及由谁经手等重要信息;屠宰完成后,这头猪将拥有唯一的编号。猪肉流向市场后,如果发生问题,就能依据这些信息快速回溯、确保安全。即使是猪的内脏已经和身体分开,也能通过统一的编码进行溯源。生猪销售后,大型超市、标准化菜场等销售端的信息会详细记录在系统内,消费者可上网查询,了解所购猪肉的产地、养殖场等信息,实现全程追溯。 上海市食药监局食品检测处处长顾振华表示,猪肉溯源系统已经覆盖了上海16家屠宰场和8家大型批发市场,实现了“从源头到餐桌”的全程监控,方便政府监管。“养殖环节的溯源以前一直有,但是上海将这一追溯系统从养殖环节一直延长到了消费端,使得每一块猪肉都能直接溯源。一旦发现有外地养殖场添加瘦肉精,将被直接列入“黑名单”,禁止该养殖场的生猪流入上海,并向当地有关监管部门通报;本地养殖场如发现有违规行为,也将被移送相关部门查处。” 顾振华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今后物联网技术还将更广泛地运用,在应对食品安全问题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责编:流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