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力度不够 自研产品多
自行组队,自主研发是当前ISV普遍存在的现象,软件厂商也花费重金打造自已的移动开发和交付团队,由于移动开发人员薪资过高、交付的周期太长、产品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软件厂商也因此付出更多的成本风险。
付出和回报的不成比例也是业内家家都存的一个现象,笔者就与您一同分析一下软件厂商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第一、移动产品定价有问题,市面上流行的移动OA产品基本上的报价都在1万到5万之间,一年付20-30个项目已经成为极限,这样的赢收方式根本无法养活10-15人的开发和实施团队,入不敷出是ISV面临普遍问题。
第二、目前多数软件厂商都有IOS、Andriod两套开发团队,这样的人员配置就会面临同一个款产品要在两个移动操系统中开发两次,这样也为产品的升级和实施增加了难度,如果Windows phone或者其它的移动系统成为主流的时候,软件厂商就要面临投入更大的成本和实施风险。
第三、移动产品定位有问题,很多ISV设计的移动产品没有经过市场调研,也没有把移动的优势和自身产品优势进行有机的融合,往往会出现照搬PC端产品,把移动产品当成一个插件和延伸,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得不到认可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第四、产品不成熟无法满足市场需要,企业对移动端产品和解决方案的需求一直存在,但是多数移动OA、移动ERP产品根本无法满足,最为明显的就是企业报表、商业智能分析、离线存储、PUSh推送、在线文档流览和审批等诸多技术难题,依然成为软件厂商向前跨越的拦路虎。
第五、移动中间件厂商产品太高,支持力度不够,针对目前市场上少则1-5万,多则10-20万的移动产品,移动中间件厂商无力切入这块市场。首先,这样成本仅够支付移动中间件产品的授权费,软件厂商毫无利润可言,这也是两者之间在市场上合作较少的原因。另外,这样成本也让移动中间件厂商无法投入更大的人力和物力成本给予支持,这也是移动中间件厂商都拼政府、拼运营商无人来拼ISV的一个主要原因。
责编:Rosaww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