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装睡,把市场逼良为娼

来源: 销售与市场·渠道版作者:习熠
2011/3/14 10:20:07
几年前,国际快餐企业肯德基在遭受了苏丹红事件影响后,仅用了几个星期就通过促销活动恢复了销售,康复速度十分惊人!而且,类似这般的惊人事件还数不胜数。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本文关键字: 营销管理 市场营销
另一些消费者则可能是自愿购买这些有潜在危险的商品,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在并不富裕的中国,很多消费者本来应该把主要的资金用于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在此基础上再逐渐提高。但是,在商家的鼓吹、媒体的渲染和同伴的攀比下,很多本来可以在基本生活开支上强调质量的人,将用于基本生活的资金“挪作他用”。最终,他们在基本生活消费上对质量也采取了纵容的态度。
当整个社会形成了对劣质产品的宽容心态后,就直接导致在中国存在一个非常大的劣质产品需求。这个市场容量大、门槛低、逃跑也容易,任何商家只要满足这个市场的需求,就可以快速获得利益。最终,本来应该是追求质量的品牌厂商也禁不住诱惑,放弃了最后的道德底线,这就形成了全社会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监管者装睡
消费者装睡了,监管者呢?
法制是阻止企业作恶的阻断力。
法治国家对企业因为各种原因伤害到消费者究竟有多大的惩罚力度?我们肯定都听说过那些动辄数百万美元甚至数亿美元的罚款吧。实际上,在美国,很多行业的费用中都有一大块是 保险费,就是担心稍有疏忽伤害到消费者就把企业赔死了。企业一旦作恶,就可能被罚到这种程度,谁还相信这种企业会有作恶的动机?法律保证了良币的价值,阻止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但是,如果单纯追求GDP,监管者就有可能在劣质商品伤害市场和消费者这个问题上设置一个红线。比如,食品可能不够天然甚至有轻微污染,但是至少可以满足部分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在不出大事的情况下可以允许这些食品销售。不过,一旦事情从非黑即白变成可以有灰色存在,这个色调就很难把握了。很多时候,监管者出于管理需要或者个人利益,也会采取“装睡”的策略。
所以,在一个实际上消费能力不足的市场上,消费者的纯粹自发选择只能是“逼良为娼”,消费者一味地不原谅,也并不代表可以真正制止作恶。最终,消费者和监管者都会采取“装睡”策略,直到严重的事故让大家被迫惊醒。
责编:张泽牧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