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市场的不断开放,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不断频繁。外汇汇率的波动,会给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称之为汇率风险。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一般都是采用用外汇或国际货币来计价。美元作为世界货币,是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最为广泛使用的一种货币。目前大约有70%的国家在国际贸易中采用美元来计价。
在我国自从2005年7月开始实行了浮动汇率制度至今,由于汇率的波动给国内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在进行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很大的汇率风险。尤其在当下,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不断单边走弱,给国内的进出口企业带来的难以估量的风险。
按照企业过去的经验,在遇到汇率走势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选择外汇衍生产品,如远期、掉期、期权等来规避汇率变动可能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以及不确定性。在面临汇率风险的时候企业采取衍生产品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是那些比较大型的集团企业,情况又如何呢?
我们假设有一个生产制造型的集团企业下属有多家子公司,这些子公司需要从海外市场上进口原材料,然后进行一系列的加工,再将半成品或成品出口到海外市场上。由于这个集团企业参与了国际贸易,并在其中充当了不同的进口商和出口商的角色,那么市场上汇率的波动肯定会对集团内部产生正负两种完全相反的影响。那么这两种完全相反的影响能否在集团内部进行自行的相互抵消呢?或是尽量减少受汇率波动影响的企业的个数呢?对于企业来说,尽量减少外汇储备的头寸,就可以降低汇率波动所带来的影响。而且如果集团内每一个子公司分别与银行开展外汇衍生产品服务,那势必也会造成企业资金管理效率的低下,总部集团难以整合各个子公司的资金讯息,此外分散化的管理还会弱化企业与银行议价的能力。
目前,据我们了解到情况,在有些集团性的企业内部采取了内部结算汇率的方法,将外汇风险最终集中到某个单一的实体上。大致的图例如图一:
采用内部结算汇率的前提是,A、B、C…N公司都属于同一个集团企业,他们之间形成的是一种内部供销模式。
我们假设A公司从海外市场上进口一批原材料,同时它还和B公司签订一份内部销售的合同。A公司在与海外市场进行交易的时候采用美元支付,货款为USD100W。
首先A公司向海外市场结清货款USD100W,以美元支付,A公司在记帐的时候采用内部结算汇率1:7将这笔美元支付折算成人民币,那么A公司账面上就会有一笔RMB700W的支出。同时A公司还和B公司有一笔供销业务,货款也已美元计价为USD120W,但是A、B在记帐的时候以内部结算汇率计价,折合RMB840。这样一来对于A公司来说,账面上都是以人民币计价,而不涉及到美元的收付,那么A公司就间接地将美元风险转嫁给了B公司。
同样的B公司再用同样的方式与C公司开展内部供销业务,将风险转嫁给C公司。以此类推,外汇汇率的风险最终由N公司承担。
采用这样一种内部结构的模式,很好地将集团内部受汇率风险影响的企业的个数降到最低,实现了集团内部外汇风险的集中化管理。另外集团企业可以选择财务管理体系、风险防范意识都相对比较强的子公司当充当N公司的角色。N公司在最终承受汇率风险的时候可以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例如选择相应的衍生产品。
另外还有一种内部结构,大致的理论和上述案例相似,也是将集团企业的外汇风险集中于某一个风险防范体系比较完整的公司中去。基本结构如图二:
首先在集团企业内部设立一个结算中心。A、B、C、D为同一集团企业,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子公司。它们分别与该结算中心开展内部的进出口业务。在进行交易的时候,使用A、B、C、D所在地的货币为计价货币。由于A、B、C、D都使用了本国货币为计价货币,那么这些公司就不会产生由汇率变动所带来的汇率风险。而这部分的风险头寸则转移到了结算中心。
企业的结算中心是企业内部资金管理机构,是由企业集团内部设立的用于为集团内部全资子公司或绝对控股公司办理现金收付、往来结算和存贷款业务管理的专门机构。它具有资金结算功能。这里所说的结算中心除了能起到一个企业资金的集中化管理和资金调整的作用之外,还具有集中外汇风险,规避风险的作用。
另外我们知道香港、新加坡等一些地区在税收上存在很大的优惠政策,企业如果将该结算中心设置在这些地区的话,那么不仅能规避风险,还能享受到税收上的优惠,使企业的资金管理更优化。
来源:中国资金管理网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