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能力决定职业生涯我记得,在十年前,自己进入咨询行业的时候,碰到的第一个项目是肇庆移动渠道研究与政策建议。当时我所在的公司是一家市场调查公司,从老板到员工每一个人有企业营销经验(更遑论服务型企业)。我呢,在制造业有几年工作经验,管理类专业背景,从来没有接触过移动公司和服务渠道。但当时跟老板立了军令状,搞定这个客户马上加薪到10000,只好跑到书城买了好几本与“渠道”、“服务”、“移动运营”等关键词有关的书籍,还不及完全读完就出发去了肇庆,一个月左右之后,已经拖了3个月的13万尾款就收了回来。当然,从今天的视角回望,那一次的行为应该可以纳入“忽悠”之列。毕竟,只是凭借多读的几本书,将其中的内容排列组合一番再贩卖给客户。 但是,从更宽广的视角来看,当年的作为也是具有其价值的。那时的移动可不是今天的移动,那时的肇庆也不是今天的肇庆,我——毕竟带了肇庆移动人所没有接触过的知识过去。那个年代,身处偏僻一隅的企业管理者们,尚没有足够多的知识来源,对于走上门来销售知识的咨询者确实颇多依赖。 那时,即便我们,能够找到一篇麦肯锡罗兰贝格的报告来作为参考,也殊为不易,大家往往以为奇货可居。后来几年中,作为在当时就有十几个G的管理研究资料的所谓“专家”,我常常会接到企业经理们的电话——最近在写个什么方案,你有没有关于什么什么的资料? 可最近几年,这种电话慢慢接到的少了些,与此相应的是,现在互联网上各种各样的咨询报告、研究报告像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任何管理问题求解的过程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参考资料(有时候甚至是直接可以拿来编辑使用的)。 我们企业人日常工作当中要做大量的文案研究,每天都要通过搜索引擎寻找帮助。世纪之初的几年,能够搜索的东西是有限的(本人甚至尝试过通过对一个关键词的yahoo网页做逐一浏览,好像看了1000多幅网页就穷尽了有关信息),你很快就被迫要结束资料收集工作,进入报告撰写阶段。可今天,海量信息时代到来之后,企业人碰到了一个新的严峻问题——如何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到符合我需求的最高质量的参考文件? 这时候,一种我称之为关键词能力的个人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关键词能力发挥作用的基本过程是这样的:第一,针对在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直接提炼出有价值的词语来进行信息搜索,例如,你要为ABC牌减肥茶产品做2010年的营销传播规划,适用的关键词就是“ABC”(之前是怎么做的?成败得失如何?)、减肥茶(竞争对手是谁?做了些什么)、营销(如何之作一份年度传播规划?);第二,实施搜索,根据搜索内容阅读成果,继续发现新的关键词,实施进一步搜索(例如,读到一位减肥大师的文章深有启发,不妨以该大师的姓名做关键词来做进一步搜索);第三,形成阶段性成果,提炼出新的问题描述关键词,回到第一步再次出发。 我们不难看出,关键词能力是一个正反馈的回路。这个回路可以做外延式发展,衍生出其他的相关回路,从而构成一个回路系统;这个回路也可以做内涵深化,使一个回路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资料的增加,知识的累积,这个回路系统将带领研究者逐渐逼近自己的目标。在整个回路发展过程中,可以说步步惊心步步美,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大脑实际上可以体会到数学家解析方程时的快感。 你可以说,关键词能力就是搜索能力,但我要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有个消费需求,在网上看看价格、功能之类的,可能只需要有搜索能力即可。这是因为,搜索能力可以定义为在关键词已知的情形下的知识采集过程;而我所说的关键词能力,主要是说,一个人(尤其是企业人)在连要搜索什么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企业营销管理活动当中的大量问题定义非常模糊,确实会令人不知何谓核心问题——关键词),而实现知识采集和应用的能力。 在我经历过的国内企业(包括国有、民营)当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明明经理嘴巴上讲的是"明年的广告应该上什么产品?",实际上却是——"我们之前的品牌定位出问题了吗?"。明明在谈论直营渠道和经销商渠道政策的问题,实际上却是在讨论复合渠道下的产品研发方向问题。这个时候,你无论是咨询者还是市场部人士,你都必须具备关键词能力。在这里,关键词能力就是是一种“无中生有”的能力,是一种在信息输入不充分的情况下(营销咨询者碰到的企业问题几乎全部是信息不充分的),“发想”、搜索、获取和运用老知识最终生成新知识的能力。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