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何阿里云最有可能成为云计算一哥你应该看到过阿里云从终端入手转变为从后端入手的战略变迁。2014年以来,它的一系列眼花缭乱的动作,虽有迎合IPO用意,但是阿里集团的战略转型,撬动整个行业的气质已显露无遗。 而在这一趋势下,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一道风景。市场中心从消费端转向幕后基础设施端,它也是中国信息化的深入。一旦企业、产业真正插上移动互联网的翅膀,将会促使企业、产业利益的让渡,并再次激活庞大的消费端,形成整个互联网社会的良性循环。 事实上,对这一趋势的顺应,已经是阿里集团的动向。前几天,阿里无线在北京推出了百川开放平台,这个也是面向B端的应用开发者大会。 3、BAT生态中的差异化优势:无论消费端,还是企业与产业端,阿里开放平台距离实体经济最近。 如果没有上述覆盖消费与企业、产业服务的基础条件,纵使马云制定出100个牛逼的集团战略,阿里云也不会成为云时代的一哥。 阿里的基础条件,或者说相对其他同行的优势到底在哪?拿BAT来说吧,它胜过百度、腾讯的地方,就在于一以贯之的开放平台战略、大数据。阿里比B、T距离消费者、现实经济更近。 阿里发家于B2B,累积了海量B端数据。后来C端扩张,平台效应放大无数倍。它不但累积下B\C两端数据,还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生态,几乎可以覆盖现实生活里所有行业。如果以对现实经济的杠杆效应来做参照,在中国,没有哪家企业能比的上阿里,万亿规模的交易额,关联无数人的生计,就算电信运营商也不及。 百度借助搜索引擎,腾讯借助社交平台吸引的用户也是海量的。但是,它们并不能直接将用户转化为消费与交易。它们距离现实经济还有一段距离。严格来说,它们是一种工具型平台,而不是一个商务平台。当然,腾讯已经建立起微信生态,百度也推出了直达号,但是,除了侧重O2O模式外,它们对现实经济的撬动远远不及阿里。 有人老说,O2O规模更大,比实物商品电商平台更有未来。但我要说,这是两码事。它不是取代关系。而且,相比实物商品平台,O2O很难形成一个全国统一的市场,它带有社区性、区域性、垂直性特征。远在新疆的消费者不可能高频次跑上海吃饭、看电影,但他能在天猫上频繁买东西。有形商品的交易与无形服务的落地区别就在于此。它决定了平台的开放程度、覆盖地域的宽广程度。 阿里商业化远胜百度、腾讯,平台效应之大,与此紧密相关。事实上它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中国,你能看到过去几月,韩国总统、法国外长、意大利总理等许多国家领导人与高官,持续强调将本国实体经济与阿里平台嫁接,这决不仅仅是因为阿里在纽交所挂了牌。在他们眼里,阿里庞大的吸附力、跨地域优势,能撬动全球经贸往来。 阿里累积的大数据,在商业化方面,比百度们、腾讯们要更清晰,云计算与大数据之间是互为支撑的,我看到太多脱离其中一面只谈另一面。 这位阿里云奠定了最大的商业化基础。事实上,阿里云开发者大会,去的不仅是开发者,有更多行业力量,连许多地方政府官员都现身其中。尤其是贵州省人民政府,甚至将整个省的“云上贵州”平台都迁移到阿里云平台上。 4、阿里云会成为中国“去IOE化”的最佳路径,从而成为本土信息技术最大集成商角色。 过去一年,许多人喊出“去IOE化”,敞开心胸来说,这个诉求对中国来说,无可厚非,毕竟,开放中也要培育中国本地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如果没有现实基础,只是为了去IOE而去IOE,那么,它一定会演变成为一场泛滥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运动。 因为,在许多领域,中国还无法真正自主。而且,互联网时代,如果没有实力,任何愤怒与自主的诉求都是毫无意义的,它反而会给自身贴上贸易保护主义的标签,引发更大争议。 这个话题跟阿里有什么关系呢?有很大关系。你知道阿里也倡导去IOE化。但是,它不是那种狭隘的民族主义诉求,而是一种开放平台的诉求。阿里平台为阿里云创造了多重需求,IOE代表的高端市场,落在中国许多小企业身上,不但发挥不出真实效应,还制造了许多成本负担,反而抑制了它们的成长。 责编:李玉琴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