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更关注发展空间和幸福感 “90后”的职场style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90后”正以无所畏惧的勇气、迅速的行动力占据人们的视线。自某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曝光以来,“90后”就面临诸多争议。
2012年被称为“90后入职元年”。“90后”正以无所畏惧的勇气、迅速的行动力占据人们的视线。自某实习生“拒订盒饭”事件曝光以来,“90后”就面临诸多争议。 事实上,就如同每个年代的人都会被贴上或这样或那样的标签,“70后”有,“80后”也有,“90后”也不例外。但是无论“90后”是否如人们所描述的那样,未来他们都是职场的主力、社会发展的驱动力。 “90后”怎么了? 按正常入学年龄计算,今年夏天离开大学校园的本科毕业生,出生日期多在1989年9月至1990年8月之间,第一批“90后”进入职场了。 而刚刚集中步入职场的他们就已经掀起了不小的风波,最火的莫过于微博上热议的“最拽实习生”。网名为“易小术”的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在微博上讲述了一起实习生“拒订盒饭”的事件:在一次电视台策划会上,主任对一名实习生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结果该实习生认真地说,对不起,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的。 这条微博被多次转发并引起人们对“90后”这一群体的热议,一时间,“90后”实习生的职场表现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不少“70后”、“80后”的“过来人”纷纷吐槽,认为他们不懂人情世故、玩世不恭、不懂礼貌、太自我、目的性强、不会与人相处…… “他们眼高手低,偶尔加班就抱怨不迭,抗压能力弱。”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陈越说,他曾经遇到一个“90后”实习生,岗位是总经理助理,因觉得公司事情多压力大,又不愿加班,就愤而离职,离职后在电脑桌面上建了三个文件夹,分别取名为“我”、“恨”、“你”,这种创意而又搞怪的做法让陈越哭笑不得。 更让他不能接受的是,新入职的“90后”走马观花地换了一批又一批,辞职原因则千奇百怪——离家太远、加班熬夜太多对皮肤不好、领导不重视、同事间氛围不好,最让他不能理解的是一位“90后”实习生因食堂饭菜难吃、离家远坐车时间长,就不愿来上班了,连交接工作也不做人就没影了。 一位在媒体工作的朋友吐槽,“90后”实习生自由、散漫,想来就来,想不来就不来,从不和老师打招呼。“有一个实习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打电话给她,要么说肚子疼,要么就是学校有事情,总之各种理由,千奇百怪,后来我也就没问过她了。” 而如果在网上搜索“90后”,搜索页面上就会铺满各种负面新闻,极端、不踏实、自我、自负、太现实等词汇也会充斥其中。 “‘90后’服务意识淡薄,他们所处的独生子女环境使得家庭对孩子千依百顺,在物质上无限制地满足,而学校教育又以应试为主,不重视社会能力、处事道理,这就会让他们形成“无利不起早”的性格,做什么事情功利性都很强,而且对职责范围界定的比较仔细。”著名心理专家刘晏华说。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学教授黄志坚把“90后”性格养成的环境概括为“出身于独生,生活于市场,长成于网络”。他认为,“90后”自幼成长在4对1或6对1的家庭环境中,有着比较优裕的生活条件,生活中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了家庭与社会的给予,容易忽视和别人的沟通与交流,淡漠对他人、对社会的关心和责任。 “90后”有话说 针对社会一波波的质疑,不少“90后”很不服气地表示:你们的观念OUT了!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90后”入职人员,在面对“你愿意帮老板订盒饭、拿快递吗”的问题时,有13名职员表示会订餐,3名职员表示看情况而定,有4名职员明确表示不会。 愿意订盒饭的“90后”职员普遍认为,帮老板订盒饭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没什么大不了,而且能使自己更快地融入团队。不愿意订盒饭的“90后”职员普遍认为这是对职场陋习勇敢地说不。职场老人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刚入行时所经受的种种“锻炼”用来历练新人,而对不属于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务说“不”,没有什么不可以。 在面对“为什么很多人对职场‘90后’印象不佳?”的问题时,“90后”职员普遍认为一些雷人雷事让社会给“90后”贴上了个性、叛逆的标签。“这只是一起个体事件,若将这件事放大到全体‘90后’身上,将我们看成‘不懂事的一代’,则显得有点以偏概全,甚至有些‘妖魔化’了。”“90后”朱文雨的一席话说出了大多数“90后”的心声。 中智人力资源提供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90后”实习生虽存在没有上下级观念、自由散漫、不珍惜实习工作等七大“不良习性”,却也有着前辈身上所没有的闪光点,例如:敢于挑战、有主见、不盲从父母的想法选择职业道路等。 “不少‘90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在变化。”陈越说,“90后”在未来发展方向的选择上,更倾向于从个人喜好出发,找到契合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盲从于父母的想法。 从事文案策划工作之前,朱文雨在自己表哥的公司上班,工资待遇颇为丰厚,工作压力不大,还是个领导。但是他不喜欢这份工作,这与他的兴趣爱好以及专业相差甚远,所以他只干了两个月就毅然辞职。用他的话说“我对收入没有要求,最主要是自己做得开心。” 在采访中,更多“90后”在择业时更关注职业幸福感。“‘90后’不特别看重待遇,但非常在乎发展空间和工作的自由,这是他们这个群体的特征之一。”十月妈咪副总卫达说,“90后”物质生活优越,“一个人吃饱,全家人不饿”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职场追求的是快乐。有时出现频繁跳槽,可能不是“钱没给够,专业不对口”的问题,而是这份工作与他们的兴趣爱好“不对口味”,才有那些“标签式”的表现。 “90后”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敢想敢做。对于自己喜欢的工作,他们会拼命地干。一位媒体朋友特别提到一个案例,他带的一个“90后”实习生,是个富二代,骑着18万的宝马摩托车天天去采访,跑新闻,根本不怕辛苦。 事实上,记者采访中发现,“90后”职场新人存在适应能力不强、心理不成熟等缺点,和家庭环境颇有关系。 上海市普陀区就业促进中心副主任、职介所所长许鸿蕨告诉记者,很多“90后”的家长对孩子的择业就业挑三拣四,根据自己的意愿去评判什么工作适合孩子,什么工作不适合孩子,太过主观。 她分析一个案例:小王是一名电工技工,几年来凭着手脚勤快爱学习,当上了领班。可是,当他自学取得大专文凭后,父母让他马上辞职找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小王拗不过父母,只好辞职,不料之后的求职路却格外坎坷,虽然到处应聘面试,但是“坐办公室”的新工作一直没着落。 当问到小王父母这么做的原因时,小王父母坦言儿子做电工技工的工作让他们感觉没有出息,也不好意思向周边邻居、亲友提及。“其实我并不喜欢办公室工作,以前我在车间工作很愉快。”小王坦言。 在就业中心,许鸿蕨常见“一拖二”的求职队伍,求职者还未开口,父母已在一旁“抢答”。许鸿蕨说,他们在帮助青年就业时,往往需要先给家长“上课”。 “除此之外,我认识一些朋友,因为家庭条件优越,就先让孩子‘啃老’,眼看老本要被吃光了,又千方百计托人给孩子介绍工作,这时才发现孩子已经和社会脱节太久。”许鸿蕨补充道。 上海交通大学王教授认为家长要与孩子做朋友,要深入“90后”的内心深处,不要仅仅停留在关心吃穿上,还要以自己的正确言行影响子女。 职场专家认为,“90后”在职场上表现出的种种不同,很大程度上也因为他们的家长也有“代沟”,40、50后的家长与60后的家长的人生经历是截然不同的。如果说,“80后”身上还能看到父辈们的吃苦耐劳,那么“90后”则完全延续了父母的意气风发。所以,调整家长思路,改变他们的观念更是相当重要。(徐慧玲本报记者丁秀伟) 专家支招:学会面对“90后” 这场争论背后或许是两代人不同的职场观,许鸿蕨表示,自己也有一个“90后”的女儿。在她看来,“90后”其实并不特殊,他们既有“不良习性”,却也不乏闪光点,面对“90后”职场新人,企业必须对症下药。 在许鸿蕨看来,对于“90后”职场新人,企业要变“管理”为“引导”。少一些空洞的批评和指责,多一些沟通和耐心引导。 上海齐分享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毛继明认为,对于“90后”职场新人要因材施教、以身作则,学着接受,而不是责备。在他看来,“90后”不难管理,只要你有足够的理由去说服他接受你。 江苏经纶集团总经理袁锋说,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首先需要了解并理解“90后”这一群体的特征,因势利导,“90后”的表现欲强,那么就给他们一个展示自己、表现自己的舞台,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除此之外,提供一些个性化的带教和培训让“90后”慢慢成熟成长起来。 事实上,一些企业已经注意到了“90后”进入职场后所面临的一些实际问题,并且积极采取了应对之举。 卫达说,对于“90后”职场新人来说,头脑风暴和个性化培训是重要的。“90后”更看中的是是否有展示自己的舞台、发表声音的机会,所以公司就为他们搭台,给“90后”展示自己的舞台和机遇。除此之外,打破固有的行政级别划分,让职场机构扁平化,在实际工作中弱化主管级别,常常以项目化运作,还尽可能给“90后”担任要职,这些做法赢得了“90后”职场新人的好评。 上海交通大学王教授认为,对于“90后”的职场表现,学校、社会、家庭不要简单地加以指责,而是要了解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对于高校而言,在学校开展职场情商课,让学生尽早地了解职场、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从而在大学里就做好步入职场的准备;对社会而言,要宽容地对待这些“90后”,寻找他们个性的合理成分,不要一味地指责。 刘晏华给“90后”的建议是:欲取之必先予之,要想让别人尊重你,你必须要学会付出,在不影响自身工作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可做可不做的事情,不妨伸出援助之手,这样也有利于自己较快地融入社会。 许鸿蕨指出,若想成长为职场的“中流砥柱”,“90后”职场新人必须克服自身存在的自我、自由散漫、我行我素、对事物缺乏足够耐心与兴趣、吃不了苦等缺点。她给“90后”职场新人开出了“二帖药”: 一是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静下心来,多学、多看、多想、多做,先从基础的工作做起,再通过自身努力去实现更远的职场目标。 二是要做好吃苦耐劳和抗压的思想准备,这对于自小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90后”而言非常重要。许鸿蕨建议,“90后”职场新人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心理弹性”,帮助自己适应初入职场时的压力。
责编:赵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