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车之鉴,后世之师——走出PLM应用误区
项目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本文依据来自PLM应用第一线的资料,按PLM实施过程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问题和常见误区,为企业应用PLM系统提供指导。
项目成功的原因只有一个,而失败的原因各有不同。本文依据来自PLM应用第一线的资料,按PLM实施过程系统地总结、分析了各阶段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问题和常见误区,为企业应用PLM系统提供指导,有利于企业结合实际、量体裁衣,降低实施风险、提高应用水平。 1、 前言 主管领导不能提供持续支持,推广工作无法顺利开展;工程师不愿在系统中共享自己的设计资料,并开始吹毛求疵给系统挑毛病;相关部门仍然按传统的纸质资料管理思维来要求系统,并对系统数据的安全性和规范性提出怀疑;不断地收集到新的需求或需求变更申请,导致系统设计不断反复……如果您是企业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系统的实施者或推广者,一定对以上问题不会感到陌生。PLM作为贯穿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协同平台,以其企业协同和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管理思想,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但纵观PLM在企业的应用情况,也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地方,究其原因,大都来自技术之外。怎样根据企业自身实际情况量体裁衣,有效处理PLM应用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避免步入系统实施的常见误区,已成为PLM能否得到较好应用的关键因素。 2、 PLM应用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PLM要在企业得到较好的应用,需要实施目标、驱动力、方法、检验标准和软件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企业引入PLM,一般需要如下过程: · 分析企业对PLM的需求,明确企业当前需要怎样的PLM系统; · 制定可操作的实施计划,明确怎样构造企业需要的PLM系统; · 关注整个实施过程,确保计划得到严格执行。 2.1 明确企业需求 明确的实施目标能让整个实施过程具有持续不断的驱动力,避免实施过程中的无的放矢,要想明确企业的实施目标,首先必须结合企业实际,分析企业对产品全生命周期数据管理的需求。在这个阶段,通常存在如下误区。 面子工程 在介绍引入PLM系统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时,经常会见到这样的描述:“在同行业的类似企业中,已有50%的企业已经应用PLM系统管理,另有30%正在或者正准备实施PLM,我们现在不是超前了,而是远远落后了。”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和电子数据急速膨胀的今天,企业引入PLM管理固然是大势所趋;但随大流,因为自己走在了别人后面就急切地想上PLM,这时PLM已经不再是一个解决自己企业实际需求的系统,而是为自己企业挣面子的工具。 讨论PLM的必要性,不是简单的明确企业是否需要PLM,更要知其所以然的弄清企业当前在设计资料的管理上存在什么问题,引入PLM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同时,还要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分析当前引入PLM的时机是否成熟,基础工作的准备是否充分。 无所不能的PLM “设计流程不畅,变更过程混乱,研发过程不透明,部门间责权不明,相互间的协调、交流占用了工程师大量时间,……”这些都是PLM需求中常见的描述,也是大多数企业中确实存在的问题。方案阶段的PLM系统往往是无所不能的,企业设计过程中存在所有问题都希望通过实施PLM得到解决。企业中很多问题(如“部门间责权不明”)的解决需要组织结构的调整、工作流程的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的制定,而这些都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通过实施一个管理系统就完全解决这些问题显然不太现实。 另外,在某些企业,PLM功能被无限扩大,甚至库存管理、零部件加工进度管理等都被包括进来,这样不仅造成PLM实施难度加大,也会造成各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衔接混乱。 分析企业需求,明确实施目标,不仅要结合企业实际,更要结合PLM技术和思想的应用范围,考虑实施难度和进度等因素,有效控制实施范围,使实施目标具有较好的可行性。 “一步到位”的PLM PLM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企业的业务流程、运作模式、组织结构、人员以及外部的合作伙伴等多个方面,需要各个方面的紧密协作,因此PLM的实施必须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基本原则[1]。而PLM规划时往往存在“想当然”,希望一步到位地使企业的管理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2.2 制定实施计划 PLM的实施需要详细、可操作的计划,而实施计划的制定需要着眼于选定的实施目标,明确企业才是整个解决方案和系统的拥有者,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一般在实施计划的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如下问题。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由于企业相关人员通常欠缺实际的项目经验,实施计划的制定一般以实施公司为主导。而有些实施公司的实施人员已经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从而不愿意再仔细分析企业的实施目标和实际情况,从而造成实施计划的着力点和企业实际需求相背离,导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如有些企业提出的主要需求是“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性”,其本意是对已归档的电子数据进行分级权限管理,但经过多级放大后,最终提供给用户的也许是一个复杂的授权审批流程。 避免或减少此类问题的发生,需要在制定实施计划时以选定的实施目标为中心,将实施目标逐步细分企业的实际需求,使实施计划的着力点与企业提出的需求相一致。 实施公司的PLM系统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在实施公司完成系统交付后,由于没有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实施团队或者相关技术人员流失,系统的维护和调整工作无人承担,最终系统也就弃之不用了。由于PLM系统是一项复杂工程,涉及面广,在完成系统初步构造后仍然有较大的维护、调整的工作量,因此实施过程不仅仅是系统的构造和移交,更是知识的传递和团队的培养,企业才是整个解决系统的构造者和拥有者。 是BPR 还是PLM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业务流程重组)是以流程优化为目的的业务流程改进过程,而PLM的实施的主要目的是信息共享和企业协同,实现对电子数据的有序管理,二者的关注点不同,其目标和所采用的方法也不相同。由于PLM的应用可能与一些在传统纸质管理过程中形成的习惯相冲突,需要对结构和工作流程进行一定的调整,这时一定要合理平衡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和潜在的风险,避免在PLM实施过程中产生大范围的流程重组。因为PLM系统的应用将一定程度上改变工程师的原有工作方式,规范工作流程,工程师本能地就会有一定地抵触情绪,此时再进行大范围地流程重组,可能进一步触犯部门或个人的相关利益,造成更大程度和更大范围的抵触。因此,在制定实施计划,应该关注企业选定的实施目标,避免大范围的流程重组。 空洞的PLM外壳 在有些企业,PLM系统构造完毕,功能也很强大,但不能引起工程师的兴趣,究其原因,PLM系统中没有数据,不能向工程师提供他们所需要的信息。可以把PLM系统比作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它分门别类的规定了各类资料的存放规则,提供了很多方便的查找工具,但仅有这些还是不能为读者所用,还需要为图书馆中增添大量书籍。 在应用PLM系统之前,企业一般没有规范的电子数据管理措施,电子格式的历史资料的规范性、完整性和准确性都很难保证,因此,PLM系统要想吸引工程师的注意,不仅要提供一些方便快捷的工具,帮助工程师解决大量的重复性工作,更要让历史资料的整理和规范工作先行,为导入PLM系统做准备。 2.3 严格执行计划 好的计划只有通过严格执行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实施计划的执行过程需要实施公司和企业相关人员的相互配合,需要多方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是大多数PLM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软肋。在该阶段,如下问题都可能导致整个项目的失败。 关键领导关而不注 企业信息化是一把手工程,PLM项目的实施也必须得到企业关键领导的支持。但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常常看到如下情况:一方面企业关键领导确实支持PLM项目,但不了解其必要性和急迫性,或者不知道从何下手,支持也仅仅停留在口头上;PLM推广人员常常抱怨我的工作受在其它部门遇到了阻碍,因得不到相关领导的有力支持而无法开展。 要争取关键领导的持续支持,必须和他们进行不断的沟通,不仅要让他们了解实现PLM管理的必要性和急迫性,更要让他们了解项目进度,明确项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自始至终都得到他们的支持。 不为人理解的PLM需求 PLM实施需要一个团队的合作,需要大量的相互沟通和交流。在需求收集和分析过程中常常出现如下情况:用户需要一个秋千,而实施人员理解为在树上装一把椅子,最终开发人员安装了一个沙发,而由于承载不足,沙发很快就从树上掉下来了。 亡羊补牢,为时晚矣 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在系统设计时感叹当初的需求分析不完善,系统开发时才知道当时系统设计考虑不周全,应用推广时觉得当时的系统测试不严密。没有控制和检验的执行过程往往会使问题在最后才被发现,从而造成大量人力、物力的浪费。 如果能在实施过程的各阶段设定质量控制点,并在各实施阶段间形成有效地局部循环检验,确定可能影响系统质量的因素,验证各阶段的交付内容是否与客户的目标一致[3。另外,还要通过控制和检验确保项目在预定的资金和时间范围内圆满完成。 局部大于整体 因为PLM系统较为庞大或者存在技术瓶颈,有时会存在一些功能上的缺陷,如果在实施过程中不能弄清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导致因小失大。比如在某些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和实施方因某个细节(如界面显示)争执不下,从而导致项目延期或大量精力的耗费,影响了系统的最终应用效果。 某些功能上的缺陷并不影响整个项目的顺利进行,只有在实施过程中抓大放小,分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抓住选定的实施目标,才能收到较好的应用效果。 传统观念改变PLM 由于多年来纸质管理形成的工作习惯和思维定式,企业相关人员喜欢用传统的眼光来评价PLM系统。比如某些企业纸质资料的审核人员具有一定的随意性,这是当时为了节省图纸送审时间,采用就近处理的一种变通办法,在采用电子流程后,图纸送审已经不再占用工程师大量的工作时间,如果还继续保证审核人员的随意性,这就造成了审批流程的复杂和流程参与人员的不确定。PLM是一门技术,更是一种管理思想,PLM的应用就是要解决传统纸质管理方式不适用于电子资料的问题,需要企业相关人员在观念上做出相应转换。如果按照纸质资料管理的方式来构造、调整PLM系统,一方面会增加系统复杂程度,另一方面可能因为应用多种规则而造成管理混乱。 要转变应用人员的观念,一方面需要加强知识传递,促进企业人员的观念转变,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一些奖惩措施,提高工程师的积极性。 3、 结论 本文依据PLM在国内企业中的实际应用情况,按照实施过程,汇总、分析了PLM应用过程中有代表性的主要问题和常见误区,为企业的PLM应用提供指导,将有利于降低实施风险、提高实施成功率。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