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待自己 别把自己整成“工作狂”据日本专家统计,不论在西方还是在东方,“工作狂”的人数都在不断增加。在过去的10年中,美国的工作狂增加了5成,日本增加了7成,在我国也增 以前,在许多国家的词典中,“工作狂”均被列为褒义词,但现在已经逐渐转化为贬义词。原因在于,“工作狂”的工作效率不一定很高,相反,心理健康、身体健康等问题凸显,很多公司现在不再需要“工作狂”,而是讲求真正的效率。 “工作狂”的人往往是A型人格,其特征是:一,雄心勃勃,争强好胜,对自己寄予极大的期望;二,苛求自己,不惜任何代价实现目标;三,以事业上的成功与否,作为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四,把工作日程排得满满的,试图在极少的时间里,做极多的工作;五,终日忙忙碌碌、紧紧张张,不知道放松自己,极不情愿把时间花在日常琐事上。 A型性格的人,由于对自己期望过高,以致在心理和生理上负担超重。他们抱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坚定信念,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拼命完成超出自己实际能力的既定目标。由于长期生活在紧张的节奏中,其思想、信念、情感和行为的独特模式,源源不断地产生内部的紧张和压力,从而高度损害自己的健康。心理学研究认为,“经常想到有许多事情要做,却没有时间去做”,这种左右为难的复杂心态,会使人紧张、忧虑得心力交瘁,各种疾病便会随之发生。 企业老板、单位领导还觉得,“工作狂”的“忘我工作”为本企业或本单位带来了巨大的效益,而且为员工树立了榜样,故多数“工作狂”被评为“先进”,成了“骨干”或“红人”。但美国心理学家斯宾塞教授指出,“工作狂”属心理变态,在各单位的低、中级管理人员中尤为常见。“工作狂”与对工作有热情者有本质区别———前者往往并不热爱自己的工作,一般很难从工作中得到快乐,而只是拼命地工作以求某种“心理解脱”,此外他们在工作中还常常强迫自己做到“完美”,一旦出现问题或差错便羞愧难当、焦虑万分,却又将他人的援助拒之门外;而后者则十分热爱自己的工作,从工作中能获得巨大乐趣,出现失误时既不怨天尤人,也不懊恼不已,相反却会聪明地修正目标或改正错误,同时也注意与同事和上司协调、配合,人际关系相对融洽。 标准专家分析,尽管前者的工作量要比后者大得多,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都明显不如后者。专家们建议:要是发现企业员工出现“工作狂”的某些典型症候,应有意识减少工作量。不妨建议其列出一份工作日程表,先将一周的工作项目和工作时间一一写明,然后考虑哪些可以完全放弃,或至少暂时放弃,哪些可交由他人或与他人合作完成,订出新的工作日程表。“工作狂”的工作特征往往是:事务没有轻重缓急,一律严肃对待,搞得自己看上去很忙,其实,没忙太多正经事。具体怎样才能解除“工作狂”在心理上和生理上的过度紧张和压力呢? 解除精神压力的秘诀,存在于每个人的思维中,因为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能够决定我们对压力的看法。当我们面临困境时,要有“山高自有行人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洒脱气慨,冷静地应付各种变化,以减缓精神紧张和心理波动。一个富有弹性思维的人,比较容易对付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因为困难和挫折的程度,取决于当事人的心理体验;困难和挫折的转机,取决于当事人对困难和挫折所持的态度。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运用弹性思维,化逆境为顺境、变挫折为动力、化不和为友情,为自己创造一个积极、有序、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专家们的另一新发现是,“工作狂”的“生成”还可能与其童年时代接受的标准息息相关。实际上在“工作狂”中,有占8~9成的人在孩提时代受到来自望子成龙的父母亲的过分严厉的教育。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往往过高甚至高得"离谱",可怜的孩子一旦稍有闪失便会遭到批评乃至重罚,最后孩子心理上可能出现障碍,长此下去,孩子长大了极可能成为“工作狂”。所以,如果不想产生一代又一代的“工作狂”,企业员工不仅仅自己要注意的A型人格问题,也要注意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工作积极的假象掩盖了生活的真谛,把自己搞的紧张,连自己的孩子也不放过。试设想,一家人都是“工作狂”,还有生活乐趣和身体健康吗?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