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友金蝶轮番并购:虎豹象决战后危机时代“虎豹象”虽然是业内人士的一个比喻,但是数据也已经清晰地勾勒出新的竞争态势。 2010年春,用友王文京和金蝶徐少春两位掌门人不约而同的高调出镜,或誓言在三年内加速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或立志四年内搭建亚太最大全程电子商务平台。 中国管理软件竞争格局,在金融危机之后,大势已变。 SAP在中国市场遭遇“画皮门”、高管频繁换将、市场份额下降等一系列挫折,就如同体型笨重的象不能适应本土竞争一样,遭遇狼豹的撕咬攻击。 相反,金蝶如“豹变”一般,提出“弯道超越、差异化发展”,试图凭借中间件和电子商务独有优势,来一举翻牌;用友则更如“虎踞”般凶猛,提出“战略控局、压强发展”,凭借资本、多元化优势,试图以“八舰齐发”持续称霸。 “虎豹象”虽然是业内人士的一个比喻,但是数据也已经清晰地勾勒出新的竞争态势。 据计世资讯发布的《2009年中国管理软件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国产管理软件不仅在市场份额上以77.5%,远超国外厂商的22.5%,而且,在产品、技术、服务等方面也取得全部或部分领先优势,特别是在SAP和甲骨文常年占据优势的高端市场,随着近几年用友NC、金蝶EAS等产品赢得更多大型企业的认可,2008年国内品牌在高端市场的收入已达9.83亿元,占高端市场份额的49.2%,已经形成与国外品牌分庭抗衡的竞争局面。 一个强烈的信号已传递出来:深耕细作20余年的本土管理软件意图赢在后危机时代。 对比全球管理软件发展历程,对于当下机会的判断是否准确?在未来三年乃至十年,能否有一家中国管理软件颠覆旧有商业模式,开创亚太乃至全球的新潮流?成为以用友、金蝶为代表的中国管理软件业需要解答的问题。 并购 重走巨头路 过去两年,用友一举收购了十余家公司,合计斥资6.5亿。 金融危机,对于本土管理软件巨头而言,是一个抄底收购的好时机。过去两年,用友一举收购了十余家公司,合计斥资6.5亿。 “未来三年还要做更多的并购,这是机会,不这么做就是挑战”,面对《英才》记者,外表温吞的王文京,内心实际非常凶猛。“如果说我内心有纠结,也就在于中国企业信息化的市场需求大于我们所能承载的运营体系”,王文京直言。 事实上,为了赢得长期合作,管理软件厂商必须提供越来越全面的解决方案来“套牢”客户,对于一个自身并无优势的领域,并购是最快的办法。 用友高级副总裁郑雨林在用友的十年间,主要精力都用于收购。“收购兼并就三件事,第一看方向,第二看项目,第三做整合”,他同时指出两大思路,“技术嫁接渠道”。 2008年,用友斥3.8亿元收购方正春元,成为中国财政软件第一,使营收规模接近4个亿;2010年,斥3000万元收购尚南科技,则主要是看中其商业智能(B I)软件技术。近两年,用友更是加快了向各产业纵深布局的速度,先后完成4500万元收购特博深C R M业务、900万元收购宏图天安税务软件业务、1450万元收购上海天诺房地产软件业务、698万元的价格收购重庆迈特科技和4300万元收购北京时空超越等多宗收购案。未来,郑雨林称,除了瞄准制造业,还将在房地产和汽车等领域展开更多收购。 事实上,意识到管理软件进入并购新阶段的还有徐少春。2009年以来,金蝶也并购了深圳商祺、嘉码、南京同盟、广州齐胜四家企业。其中,斥资2000万元收购的深圳市嘉码信息系统有限公司,也正是瞄准国内房地产行业专业软件市场。 对照国际软件巨头的成长,如IBM、甲骨文,无一不是并购高手。于是,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势必在金融危机之后发挥的更加明显。 “管理软件市场会向更优势厂商集中”,王文京如此预测。 当下,中国管理软件市场份额的状况为:中国企业用友为14.1%,金蝶为7.3%;外国跨国公司SAP为6.7%,甲骨文为4.2%。 中国工程院院士、软件业资深专家倪光南告诉《英才》记者:虽然,目前竞争还没有形成少数寡头垄断,但是,随着用友和金蝶等中国企业的成长壮大,他们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可以提供成熟的解决方案了,那么,大企业采用跨国公司软件的理由就会越来越少了。而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国企业应用会更关注软件的性价比,这就为用友和金蝶进入大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国家的政策支持,包括政府采购法,支持自主创新等等;此外,强调信息安全,也可以促使大企业采用自主可控的国产软件。这也就意味着,跨国公司在中国管理软件市场的份额还会继续下降。 与此同时,除用友、金蝶以外的国产管理软件厂商这些年逐步走向边缘化,也势必加强未来本土垄断的趋势。 但是,对于本土管理软件巨头而言,收购也如双刃剑,一方面使得报表合并的营收增长很快,一方面参股多数公司可能造成多品牌管理风险,特别是,整合多业务线是一个系统工程,难度很高。 在2010年初,用友发布的集团“新三年战略规划”中,包括用友政务、用友医疗、用友烟草、用友审计、用友华表、用友畅捷通小型软件公司、伟库网。 责编:王立新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