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宇通重工的昨天、今天与明天隶属于宇通集团的宇通重工,在宇通客车的光环下,并不显眼;在工程机械这片红海中,人们也更容易将目光聚焦于第一集团军。但不容忽视的是,宇通重工这个曾经的老牌国企...... 事业部中的“第七人” 扮演事业部中“第七人”角色的是宇通重工的零部件事业部。与整机事业部并列为第七大事业部,自然有它的原因。 对企业的生产环节来说,“增效”一直是道难题。康洺说:一方面,要靠先进的IT手段来实现生产增效;而另一方面,则要调动人的积极性,从体制上来增效。 宇通重工公司层面的财务系统下,有一套分事业部的记账体系:“每个事业部花了多少钱,赚了多少钱,甚至是赚不赚钱,都会纳入考量。”零部件事业部,生产着其他六大主机事业部所需要的半成品件,主机事业部要用到这些半成品件则需要购买。在分事业部记账体系下,每个主机事业部会考虑,如果零部件事业部提供的半成品件价格过高,还不如自己找渠道购买(前提是保证产品质量,并有一个管理流程予以约束)。这样无形给零部件事业部以压力,作为一个内部供应商,在保证零部件的高质量和低成本同时,需要参与到外部供应商的竞争中;对主机事业部也难言轻松,自己花的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才能在公司的记账体系中盈利。 让宇通重工的生产系统和主机事业部之间形成了良性的交流和竞争,事业部中的“第七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零部件事业部为宇通重工“增效”还表现在: 如白电行业,工程机械行业也有销售的波峰和波谷,每年三到五月份,销售业绩占40%以上,而七八月只能占到全年销售额的10%左右。长期困扰工程机械行业的问题也出现在七八月:“没有订单的时候生产线怎么办?车间工人并没有紧迫感,他们通常会认为,订单是销售的事情,与自己无关。”生产系统占用了企业那么多资源,却无法效用最大化。宇通重工成立零部件事业部之后,在每年的七八月,生产端的能动性能够得到充分体现。零部件事业部满足企业内部半成品的生产任务之余,可以承接外面的生产任务,同时建立了自身的技术部,充分与市场接轨,具备技术协作的能力。 三重核心竞争力 宇通重工的核心竞争力体现在三个层面:以打造核心产品的技术竞争力,以文化建设的员工竞争力和提供差异化服务的服务竞争力。 没有核心产品的企业无法具备核心竞争力。对于宇通重工来说,逐渐让毛利低的低端产运设备退出市场,而把更具发展前景的矿用卡车作为核心产品,是未来五年的产品战略方向。自矿用卡车问世以来,取代重卡的趋势就非常明显,随着环保要求的越来越高,重卡的市场份额逐渐被矿用卡车取代。宇通重工2010年进入工程机械矿用卡车产品市场,目前排名行业第五,预计今年会跃升至第三的位置。 企业文化也是构建核心竞争力很重要的部分。企业做不好,很大程度的原因是离员工太远了。宇通重工的文化建设提出了两个中心:以客户为中心,以员工为中心。把员工和客户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以转化成凝聚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了前端的产品技术竞争力和企业内部文化竞争力,宇通重工也制订了末端的差异化服务策略,共同构建了企业赖以持续发展的三种竞争力。目前在工程机械行业,宇通重工是为数不多的不通过经销商提供服务的企业,而由自己提供个性化的客户服务。从有效性、及时性和可靠性三个层面解决客户遇到的问题。 不管是零部件事业部在生产环节发挥“第七人”的作用,还是直接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宇通重工都离不开信息化系统的支持。事实上,宇通重工目前已构建了OA办公自动化系统、SAP ERP管理信息化系统、青铜器RDM研发管理系统和微软Dynamics客户管理管理系统四大信息化平台,并取得了一定的应用效果。但对于正处在快速发展的宇通重工来说,需要着上更全面的信息化武装,才能更好地在工程机械这片红海遨游。 明天:“信息化武装”之宇通 信息化跟着集团走 宇通客车的信息建设水平在行业中走在前列,给了宇通重工很好的借鉴和参照。与集团信息化保持统一的步调,也是宇通重工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2005年,宇通重工开始实施ERP,从基础数据开始、一物多码的清理、小料单的规范、内部订单推广……宇通重工的业务逐步规范标准化,特别是生产订单组件分配的推广应用,技术、生产、供应、销售各模块有了一个统一的系统平台,由此告别了传统的半手工生产组织模式。 2007-2008年,宇通重工从技术到管理,从网络层到接入层,结合系统域用户管理、本地安全策略管理、网络访问控制、内网安全审计等技术手段,完成了企业信息安全体系的规划建设,该安全体系在成本有效的前提下很好地防范了风险。 2009年,宇通重工CRM系统成功上线,为公司售后服务的规范化标准化运作搭建了坚实的平台。 各大信息系统的逐渐步入正轨,宇通重工的信息化建设渐渐向集团看齐。而这个过程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值得一提的是宇通重工在选择三维设计平台时,曾遭遇了这样的两难:工程机械主流的三维设计软件是Pro/E和NX,而宇通集团三维平台则采用CATIA,究竟如何选择,一时难以决断。最后,为了保证工程师在集团内部有统一的设计交流平台,宇通重工没有随行业大势所趋,而选择了CATIA。尽管推行初期很艰辛,但三年后,通过三维设计平台的应用,宇通重工已成功完成多个产品数字样机的设计,提高了公司研发及生产的一次成功率,压缩了新产品研发周期。 宇通重工信息化规划图 责编:罗信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