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IO:变革时期的新角色美国高校CIO机制确实大大地推动了美国大学的信息化之路,CIO作为一个变革者的角色,使得高校在信息化变革的道路上“紧紧地把握住了方向盘”。 本文关键字: CIO 变革时期的新生儿 对中国来说,CIO是一个舶来品,减缩于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直译为首席信息官。 这一概念出自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政府,始于政府、兴于企业。随后深入更广阔的领域,直至进入大学。 当时,一些有战略眼光的大学校长开始意识到,只有创建与数字化、全球化背景相适应的大学信息化管理机制,才能提高大学在信息技术新环境中的决策、管理水平。他们认为,信息时代将成为提升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契机。在这一认识下,CIO机制被引入美国大学中。 CIO制度在美国大学发展得可谓顺风顺水。据相关统计表明,到1990年,美国高校约有200名CIO,发展至2000年,美国40%的高校均设立了CIO机制,到2003年,超过69.3%的高校建立了CIO机制。著名的高校CIO不胜枚举,可以说,在美国,CIO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那么,CIO要做什么?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禹表示,首先,他需要为决策提供所需的切实可靠的信息,有效地帮助组织制订长期发展战略,这是CIO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责任;其次,有效地管理信息技术部门,将信息技术切实置于可以支持或引导业务需要的地位;第三,紧跟所有的最新技术的发展,联系科技与商务战略,保证组织在技术上的竞争优势,并将其迅速转化为业务发展的动力;此外,也是有尤为重要的一点,要正确地规划信息技术的发展战略,构思与促进技术远见;最后,建立并保持积极的信息技术文化,与所有阶层培养良好关系,提高员工的信息素质与信息能力。 多年来一直从事国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南京大学教育科学与管理系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所长桑新民教授介绍说,到2008年,美国已有42.3%的高校设置了CIO职位。 30%以上CIO直接向校长汇报工作。近50%的CIO进入校委会,且比例呈上升趋势。“这意味这CIO已成为美国高校主管信息化的校级领导,是信息化战略地位与战略价值提升的重要标志。” 领导者对CIO的支持是有回报的。桑新民说,美国高校CIO机制确实大大地推动了美国大学的信息化之路,CIO作为一个变革者的角色,使得高校在信息化变革的道路上“紧紧地把握住了方向盘”。无论是MIT所倡导的“网络课程开放OCW项目”还是密歇根大学所推出的“媒体联合体”,都大幅度地提升了大学的核心竞争力。 集十八般武艺于一身 在美国,CIO在组织中实际地位的高低,是衡量组织信息化水平和发展阶段的重要标志之一。桑新民介绍表示,大学CIO角色的承担者一般有三种位置:第一种是副校长的助手或者副教务长是CIO,这样的位置很难参与到高校的决策圈中。第二种,副校长是CIO,这种头衔一般是校长委员会水平的位置,他们是IT规划、政策的制定者,管理IT中心组织,同时负责协调校园IT活动。第三种,教务长(美国大学的教务长是常务副校长)或者校长是CIO,这是最高规格的CIO,从整体上推动大学数字化变革的力度也最大。 根据美国最权威的高等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2007年做的调查显示:目前国外高校中独立设置CIO职位(参加学校决策,具有相当于副校级别的权利和责任)的比例为39.30%,副校长具有CIO头衔的比例为16.18%,教务长、校长等具有CIO头衔的比例为6.93%,技术部门主任具有CIO头衔的比例为28.90%。 EDUCAUSE在2008年的调查报告显示,进入校委会的CIO能参与全校学术、管理、以及IT方面的决策,相比未进入校委会的CIO,他所领导的IT部门为大学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带来了好的效益。同时,值得一提的是,他们所做的测试表明,CIO们对大学信息化发展前景很有信心,在领导力测试上,绝大多数倾向于“变革者”角色。 CIO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才能。他要懂沟通,要懂技术,要能和校长对上话,又能和底下人畅通交流。用中国人的话说,既能上,也能下。 那么,做一个出色的CIO需要具备哪些方面的能力?在《高校信息化建设中的CIO角色研究及启示》一文中,桑新民及其博士生李逢庆介绍说,EDUCAUSE发表于2007年和2008年的调查中,调查者反馈的CIO应具备的最重要的能力素质集中到以下四方面: 1.交流能力是一个CIO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他需要说服高校其他信息化相关部门,使他们确信,所有信息技术的努力都是为了实现机构目标,同时要善于倾听不同的声音,充分调动同级组织以及下属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最终实现组织目标。 2.技术能力要求。虽然CIO成功与否与是否出身于技术专业没有直接联系,但大多数人认为,CIO还是应该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要求。这些技术能力要求包括:对信息技术如何在组织中具体应用的理解;应用当前的IT资源来满足组织需求的能力;应用新技术来解决当前组织中问题的能力以及善于获取IT技术动态的能力。 3.政治头脑(political savvy)。这可能是最难以解释和最难以衡量的CIO特征。 4.战略业务知识(Strategic business knowledge)。知识包括制度制定的知识、理解市场和商业运作程序的能力、熟悉竞争。 总而言之一句话,人们恨不得CIO是一个十八般武艺样样齐全的人,不过,“无论人们对CIO的要求有多少,但是摆在头一位的,大家一致认可的是沟通才能。”桑新民表示。 至关重要的校长 CIO的出现是对“变革时期大学将去向何处”的答案之一。置身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正是信息技术浪潮汹涌澎湃、扑面而来的关键时刻。作为对新技术敏感度最高、创新力最强的前沿阵地——高校,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这股浪潮之中。 那么,此时的大学将往何处去?那些具有忧患意识、创新思想的校长们对这一现象的反应迅速。许多人发出呐喊:我们是不是可以抓住这个机会?可以说,是美国那些不停思考大学去向哪里的校长直接促进了CIO机制在高校的成长。 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校长杜德斯达特曾经用一个“失控的汽车”比喻当时在变革环境中的密歇根大学,因此,他认为,必须采取一些变革的方式去扼制住这个失控的汽车轮子。 那么,其中的关键手段之一就是信息技术。他又说:“大学必须重新界定其与信息技术所带来可能性之间的关系,以便为大学进入新的世纪百年后能开创一个令世人注目的蓝图。这是对学者、教育者、学术领导者的集体挑战。” 那么,怎么开创这个蓝图?怎么迎接这个挑战?随后,杜德斯达特用自己的行动为大学新千年的蓝图抹上了浓重的一笔。 而美国斯坦福大学前校长杰拉德·卡斯帕尔表示,当今大学校长需要扮演九种角色,即大学校长、首席执行官、学校理事会理事、筹资人、教育者、学者、公众人物、社会工作者和娱乐伙伴。 他表示,这样,才能促使大学在未来的变革中有机会发展下去。 美国大学校长对信息化的认识,对未来大学发展的忧患意识使得他们对信息化在高校的应用进行了多方位的思考。 这些具有忧患意识的大学校长们相信,信息化将一定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中重要的一环。这也促使他们在一个变革的时代,抓住变革的机会,做了一个变革的事情——引入CIO。 EDUCAUSE,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中一个具有影响力的专业组织,从1999年迄今,它已经举办了多届年会,每年都有许多大学校长亲自报名参加,积极参与讨论大学的信息化之路。 “大学校长参与到这样一个民间的学术会议,在国内几乎不可能实现,他们忙于教学与科研,对于信息化的认识有限。”桑新民说,这也是中国高校信息化部门的无奈。因为他们无法使得一个大学校长深入思考到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 责编:张赛静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