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益变革需要突破“路径依赖” 诺斯(North, D)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轨迹”概念,目的是从制度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所有的国家并没有走同样的发展道路,为什么有的国家长期陷入不发达,总是走不出经济落后制度低效的怪圈等问题。诺斯考察了西方近代经济史以后,认为一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制度变迁存在着“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现象。 它是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一旦选择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某一路径的既定方向会在以后的发展中得到自我强化。 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下去。“路径依赖--小事件和环境可以决定某种发展的结果,而且一旦某些小事件和环境的结果占据主流,就导致这种发展进入特定的路径。”[1]广义上路径依赖说明“历史上某一时间已经发生的事件将影响其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2]狭义上路径依赖意味着“一旦一个国家或地区沿一种轨迹开始发展,改变发展道路的成本非常高。尽管存在着其他的道路选择,但已建立的制度会阻碍对初始选择的改变。”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及未来可能的选择。好的路径会起到正反馈的作用,通过惯性和冲力,产生飞轮效应而进入良 性循环;不好的路径会起到负反馈的作用,可能会被锁定在某种低层次状态下。 美国铁路两条铁轨之间的标准距离是4英尺8.5英寸,这个标准,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原来这是英国的铁路标准,而美国的铁路原先是由英国人建的。那么为什么英国人用这个标准呢?原来英国的铁路是由建电车轨道的人所设计的,而这个正是电车所用的标准。电车的铁轨标准又是从哪里来的呢?原来最先造电车的人以前是造马车的,而他们是沿用马车的轮宽标准。因为如果那时候的马车用任何其他轮距的话,马车的轮子很快会在英国的老路凹陷的路辙上撞环的。为什么?因为这些路上的辙迹的宽度是4英尺8.5英寸。 这些辙迹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答案是古罗马人所定的,因为在欧洲,包括英国的长途老路都是由罗马人为他们的军队所铺的,4英尺8.5英寸正是罗马战车的宽度。如果用不同的轮宽在这些路上行车的话,他的轮子的寿命都不会长。 而为什么以这为车轮距宽度呢?原因很简单,这是战车的两匹马的宽度。 因此,可能今天世界上最先进的运输系统的设计,是两千年前便由两匹马的宽度决定了。这就是路径依赖,看起来有几许悖谬与幽默,但却是事实。 职业生涯无法摆脱这种路径依赖,一旦我们选择了“马”,我们的人生轨道可能就只有4英尺8.5英寸宽。虽然我们并不满意这个宽度,但是却已经很难从惯性中抽身而出。 所以,我们常常阐述的“解决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无不是指要打破“路径依赖”的思维,才能破解发展的瓶径。多从这个角度思考问题,无论是对一个企业或一个个人的发展同样适用…… 回顾我们所走过的道路、我们的行为、我们的思想,是一路伴随着企业,或者个人的成长?还是限于停滞?结果往往能告诉我们的应变或不变,以及我们可能或者应该选择的道路。其实,判断一点不难,关键在于我们的思维、勇气以及有否良好的心态能端正和放下自己。 可见,不断反省自己,不断学习提高,无论对企业,还是对个人是多么的重要。 近些年来,国内部分优秀企业开始推行“精益生产方式”,但不少企业最终不了了之,效果不尽人意,原因何在?笔者认为管理思想能否真正转变是推行精益生产方式成败的关键所在。意识决定着行为,要想推行精益生产方式,首先要转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否则,很难收到效果。一个比较成熟的企业,各相关业务流程已经走上了正常轨道,一旦进行生产方式变革,员工便担心是否会对自己带来一些冲击,为适应新的生产方式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整,将增加失误的几率,故为求安稳而拒绝接受新的生产方式,形成“路径依赖”。尤其经营管理层在推行这场革新活动中作用最大,如果他们不转变思想,推进精益生产方式将完全是一个口号和形式,并对公司以后要进行的其它变革带来“一切都是形式”的后遗症。 精益管理对企业来说犹如一场变革,而变革本身是很痛苦的一个过程。精益生产方式不仅是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生产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企业管理和运营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生产方式,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