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作者:姜玲
2007/4/5 18:08:16
本文关键字: ttnn 2006年06期

刘庆 20060606

"数据分析辅助科学决策",这话说得漂亮。可是有两个问题,数据是可以造假地,决策依然是人工地。

大多用"拍脑袋"来形容决策者的人工智能,他们可以凭感觉,凭经验作出决定,这不完全是坏事。有些人工智能决策做的蛮好,不过现在流行的是科学决策,也就是必须得有数据支持。就像打官司一样,你要下个有罪或无罪的结论,得讲证据。这也好,有了BI的生存之道,我们干这行的也算有饭吃。

有时候也比较困惑。即使有了数据分析的支持,人们的决策也是大相径庭。因为一项数据结果,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总是有不同的解释。就像以前有个故事一样。有两个人去岛上卖鞋,先一同去作市场调查,调查结果相同,都是"当地几乎没有人穿鞋"。于是一人觉得那里没有鞋的市场,不好。另一人觉得既然没人穿鞋,有很大的市场空间,好极了。而如果看看股评也能够体会这一点,针对同样的走势,不同的人就能够说出南辕北辙的话。让人搞不清楚到底是牛还是熊。反正听那些专家说的,都是天花乱坠,一套一套的,每个人都是自信满满。可你能相信谁的呢?

要是拿着一份数据分析报告,你也能找出一大堆说辞来形容"形势一片大好"。例如你看到某一类客户连续几个月的消费不高,但是大多是上升的。便说这类客户有增长的空间,可以培育。如果客户的消费挺高,但有所下降。那就得说客户消费平稳,需要关怀。譬如说,这个月收入比上月减少了,那就比日均值,"这个月只有28天,其实日均收入比上月是增长的"。这样的话听着让人舒服又心安。

总得往好了说。说坏了,轻则批评,重则扣分扣钱。报喜不报忧的传统是历来就有的。道理上,大家也都知道暂时的报喜可能导致长久的报忧,可到了那时再说吧,谁去报还不一定呢,重要是眼前的分不能给扣了。甚至于,为了报喜,制造假数也在所不惜,几十年前不是干过这样的事情吗?遇到这种情况,恐怕也不能怪汇报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这也算是博弈啊。

为此,有个问题需要提出,"什么样数据分析结果才能够辅助科学决策"。

G 20060608

关键还是决策者。

其实在决策学说上历来就有一种直觉学说,认为好的决策是靠决策者的直觉或者说潜意识,而不是完全以可见的事实和逻辑推理得出的结论。而且越到高层的决策者,直觉所占的比重越大。

我对此的理解就是,决策者的层级越高,其决策所需要依据的数据量越大,信息进行传递到决策者手中经过的时间、途经越长。在信息技术或者说数据库-数据仓库技术出现前,决策者面对的是数据不足、时效性差、失真的问题,这种情况下只能根据少量信息加上决策者的经验作出决策。而在目前的数据仓库-BI等技术下,信息的时效性和准确性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1、决策者面对海量数据,需要从中提炼出与决策有关的数据。2、数据的失真没有完全的解决,有些是人员素质等问题,还有的是刘庆所说的报喜不报忧得情况。3、管理决策是社会科学,任何系统也不可能把所有相关的信息都包含近来,而决策层级越高,其决策的影响时间就越长,很多潜在因素的影响也就越大。例如企业内一些潜在因素,竞争者、供应链。甚至是国家经济政策法规、人口增长率等宏观的数据。

所以我觉得目前的数据仓库能起最大作用的还是在呈现现有数据,得到过去的发展趋势,从而为决策者提供一个预警机制。或者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发现不为人知的关联,供决策者使用。

责编:姜玲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