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数据挖掘之 流失管理

作者:姜玲
2007/3/28 16:45:15
本文关键字: ttnn 2005年11期

这几天在长春出差,偶得轻闲。也就想起写写专题应用,前面已写了"开篇"、细分。再谈谈流失。

电信流失管理,这个专题内容涵盖非常广,涉及的知识点也特别多。借"头头脑脑"论坛,也谈谈自己的一些理解。

在谈流失之前,写介绍大家一本书,原版是一个老外写的,"Telecom Churn Management",老外叫 Rob Mattison,我们都叫他老Rob。华为公司好像已经把此书翻译成中文--《电信流失管理》。

流失要写的多,未免就怕写的杂,先理理头绪:

1)移动经营分析系统流失专题应用现状

2)流失分类

3)流失管理

移动经营分析系统流失专题应用现状

本想写成"建设现状",想想还是改为应用现状吧。基本上各省移动公司的经营分析系统建设中,都相继建立了流失预警模型。移动公司手机用户的流失还是比较厉害的:从人数看,月流失率在2-3%,年流失率在25%左右,这也许是流失专题都已经建设的主要原因吧。

流失预警专题究竟应用得如何呢?

在移动公司,担负客户关系维系的主要是一线大客户经理,他们"一对多"个移动vip用户,对他们日常工作考核,就有维系客户中流失比例。为此客户经理要应对好多警规则:如n天没有呼叫、主叫下滑多少、呼转小灵通或联通号码、合同快到期、拨打了1001等敏感号码等等,在xx省移动就有不下30种的预警规则,结果却适得其反:这些大客户经理成天就是联系客户,处理预警。下地市时和这些大客户经理有过"亲密接触",vip用户也不是好伺候的,一不小心就被扣上"偷看隐私"、"骚扰"的帽子。另一方面,因为这些预警,在经营分析流失专题之前已经建设,加上流失预警专题提供的"流失预警"任务,这些经理"哥哥"们已经是虱子多了不怕咬了;做了几个月关怀情况,模型提供的流失名单关怀比例20%左右,流失嘛,还是那么高--名单几乎不处理,名单流失还是"高",倒是可以看出模型准确性还挺不错。

谈谈流失预警专题应用模式吧,主要是通过建立流失模型,给关注群体进行流失打分,然后将分值高的用户作为预警名单,提供给客户经理进行预警处理。模型建立方式,有分地域建的,也有全省一个模型的,也有按不同品牌(全球通、动感地带、大众卡等)建单独模型;名单提供上,有直接通过经营分析系统展现的,也有回传给boss系统来展现的(所谓的闭环嘛,从boss等生产系统获取数据,然后分析结果输出并作用于生产系统)。

再谈谈流失预警专题评估指标,一般来说,都没有把专题建设评估放在应用效果上--流失降低xx百分点,挽回xx损失,毕竟应用还是停留在一厢情愿,大客户经理不领情!

多数还是只针对模型本身提出了:查全率、准确率两个指标上。

查全率,就是模型给出了诸多名单中,真正流失的有x个,而当时全网总流失人数是y个,那x/y就是模型抓住了多少"流失"用户,即查全率。
准确率,比较好理解了,就是模型给出了a个流失名单,而其中真正的流失的是b个,那a/b就是流失的准确率了。也有称准确率为"纯度"的。

根据查全率和一般流失率,就可以得到新的计算指标--提升度,就是模型给出的名单中流失比率,和全网用户的流失比率相比,提高多少倍。

随着流失应用的不断发展,对流失应用也进行了划分,出现了预警、告警2模型,那些已经出现流失征兆的,通话大幅下降的用户,归为告警,对这些用户的处理要及时,好比发现癌症再动手术,花费大且常常活不多久。预警,主要对当前还是健康的用户,预测未来1、2个月的流失可能性,可能性高的就用于挽留,这样也使模型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经理"哥哥"就有充裕点的时间来处理了。

Rob书中提到,流失模型给出的只有流失的可能性大小,没有流失原因;流失模型给不出流失原因。也就出现这样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大客户经理,看到这个用户很健康呀,各项指标都不错,为什么要预测他流失?原因是什么?(不好回答哟)

不过,流失原因是可以做一些市场调查的,从已流失用户的市场调查可得到这样一些结论:
资费(47)、网络覆盖(11)、通话质量(11)、客服(13)、其他(18)。
看来资费原因还是很厉害呀。在浙江调查好像是70%左右都是资费。

谈谈流失分类吧

老Rob书中,根据用户意愿,分成主动流失(voluntary)和被动流失(involuntary),记得当时看到这一提法,还是很认同呀。

1、来看看主动流失吧

1)有经过慎重考虑的(delibrate),如:新技术出现、经济、网络质量、社会地位及生活圈子等、方便等等。2)有偶然发生的,如:工作生活地址变动等。

2、被动流失,主要就是欠费、欺诈等等。(唉,这个论坛不知如何发个图片,否则阐述电信用户发展规律就比较简单了)

怎么样,老Rob的分类,不知大家有何不同看法?

流失管理:

Rob提到了2个传统行业的流失管理,从实际看,这些倒是在现有电信行业中多少有些借鉴的。一个是零售业,一个是航空业,大家可以上google搜一把。

流失管理中的四个规则:

1)流失通常发生在:a客户不满意 b有替代产品 c竞争对手有更优惠的政策

2)流失发生就有损失:客户流失了收入受损,挽留客户要投入成本。

3)花费选择:a) 让收入受损 b)投入成本进行流失控制 c)大力发展新客户

4)价格战,对于市场地位、市场份额是没有多大作用的

流失管理,需要选择有价值客户,选择适当时机。管理的重点在于客户关系管理。其中提到:组织结构建设,呵呵,这个就是太泛泛了。从广告投入、市场营销、客服、代理商、计费等多个部门都要管理。我想这CRM可是比较博大精深,在此就不谈罢了。

流失管理中,客户细分是重要工具,目的就是把客户细分成可管理的群体。此处的细分有别于此前提到的“滥用细分”,这里细分比较广义,基本细分、结构细分、目标细分都包括,如按带来收入的多少就可以将客户分为:低端、中等、高价值、银卡、金卡、钻卡等。

流失管理,既然提到选择有价值客户,那就需要创建CVF了(Cust value function)。
流失管理,给用户一个流失指数(这就是目前诸多流失模型给出的“用户流失概率值”)
如何保持挽留、客户呢?

1)要做流失原因分析哟,才好对症下药。

2)建立crm管理模式,即前面提到的组织结构建设:

根据用户从"认知--熟悉--偏好--协商--交易"各个环节,做好一整套组织结构的建设及管理。

看了严的文章,受益啊。不过,支撑这些管理思想后台的技术能不能介绍一点。比如做流失模型时,里边用了哪些挖掘的方法?多层神经网络?决策树?细分肯定会用到聚类吧?还有在做模型时,测试集和检验集的大小是怎么个取法,最后做LIFT CHART时又是如何实现的?

个人认为流失模型其实就是预测模型,预测你会不会流失,不考虑业务逻辑细节的话,流失预测和购买预测是类似的,根据已有的字段去预测一些未知的字段。

就好像是我们做物理试验,做了一些试验,测得了一些数值,然后老师让我们记录一张表

测量值A 测量值B 测量值C 观测值1

我们测了一百组(也就是400个)这样的数据,这样,我只要知道了测量值A~C查表我就可以知道测量值。但是万一表里面查不到怎么办啊?没事,我用这一百组数据拟合出一个公式y=f(x1,x2,x3),我以后把x1,x2,x3代入就可以得到y了。

我用那四百个数字去凑这个函数f的过程就叫建立,这个y=f(x1,x2,x3)就是模型。

y=f(x1,x2,x3)知道了以后,我就要试试这个模型好不好。两种办法,一是建立模型的时候就留了一部分数据,留了以后检验,另外一种就是你再去搞点数据来试试吧。这个比例怎么定呢,对于不同的业务不同的数据是不一定的,说法也比较不一致,所以我采取的做法就是都试试(三比七到七比三),哪个好用哪个,时间紧就对半分。差距不会很大的

看到这边你也许会觉得厌烦了,你想知道的是什么技术好,决策树还是神经网络?但是我认为:没有所谓好,也没有所谓不好。数据挖掘不要把过多的细节去放在这上面,更重要的是对业务逻辑的理解。从另外一个方面讲,如果某个算法明显不好,他怎么还不会被淘汰呢?如果一个算法明显好,为什么大家不都去用他呢?所以怎么说呢,神经网络,c5,c&RT,逻辑回归,线性回归什么的都用用呗,检验出来哪个好就用哪个。

另外其实还有更多的思路:组合模型。比如每个算法出一个结果,少数服从多数呗。当然这个只是简单的组合模型的例子,你也可以自己开动脑筋。

提到lift chart,顺便讲讲常用的三个评估指标

命中率 我猜100个客户会流失,真的有多少流失了 比值就是命中率

查全率 我猜了100个,猜中了12个,但是我这个月流失了120个,查全率是10%

提升率(lift) 流失不太容易简单的解释。用购买预测为例。原来我营销一万个客户,可以买出10个,现在我精选了1000个名单,就买出了十个,生意是不是容易做了10倍?lift=10。

bolow 对于模型技术的表述,很是简单易懂。

在做电信用户流失预警专题应用时,模型技术的地位相对来说要次要些(倒是很多产品厂商很愿意关注模型技术,毕竟和软件产品关系紧密些);更关键的是要能够提供“流失预警挽留”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就是如何管理流失,。
Rob Masttion的观点:

首先要细分客户,因为不同客户的流失管理方法是不同的(如全球通、神州行,就不能同等对待)。如各地移动,基本都建立了个人大客户管理、集团大客户管理,对于这些客户的流失管理方法当然也要区别对待。一对一开展服务忙不开的,细分成易于管理客户群,针对每群来做工作。

细分客户之后,就是要建立客户价值评估体系,我们应该更多关注那些能够带来更多收入的客户,那些忠诚、有信用的客户。

如何挽留,这就不好固定为某种方式了。从流失原因分析,资费原因占主要,那么根据用户消费行为特征推荐合适的资费方案,就比较重要了。已有的亲情号码、vpmn等都是很成功的方案;用户使用市话、短信、长途、新业务等等,如何形成一个比较贴近用户消费行为的多业务资费优惠方案,并且要让用户很“明显”的感受到。当然,还有很多其他原因导致流失,如号码不好,网络不好,客服不好,朋友圈子都用其他运营商的等等,如何做好这些用户挽留工作,就比较复杂了。

责编:姜玲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