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信息化重点领域引航煤企转型发展两化深度融合是“十二五”国家对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也是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两化深度融合是“十二五”国家对工业行业信息化发展的战略方针和基本要求,也是煤炭行业改革发展的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对煤炭行业各种方针政策要求和行业发展实际需求,煤炭企业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采取了“走出去”、多元发展、精益管理、风险防控等一系列战略措施,提高自身实力和经营效益。信息化能为这些战略措施提供支持和保障。 十二五期间煤炭行业信息化重点发展领域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集团管控 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过程看,煤炭行业组建大集团,增强核心竞争力成为必然。与此相对应,煤炭集团企业对数据的集中化管理保持强烈的需求。数据管理的集中化,不仅有利于提高统一性,还将提高数据的价值,对于改善企业业务管理和经营决策水平有极大帮助。因为通过企业信息化,能将跨地区、跨行业的业务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加强集团对基层的管控,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因此,可以预见,未来将是煤炭企业信息化发展的黄金时期。 对煤炭行业来说,2011年煤炭行业集团化应用需求将逐渐增加,随着煤炭行业兼并重组步伐进一步加快,集团型企业将逐步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于如中煤集团、中国神华这样的大型煤炭企业来说,伴随着集团企业的整合、统一,能够支撑集团企业战略实施的信息化产品将成为应用的主流。此外,伴随煤炭企业的整合,集团性统一基础设施建设和集团数据中心建设也将成为行业应用的趋势。2011年ERP将会在更多的大型煤炭企业中得到应用,煤炭企业将会以ERP为主线,对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资管理、设备管理、运销管理、生产管理等信息系统进行整合,有利于提高煤炭企业的市场快速反应能力和决策水平。 二、节能减排 研究煤矿节能环保信息化系统开发,开展适用于煤炭行业的环保节能数据分析及污染物排放实时监控系统研究。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整合自动化、信息化、管控一体化及节能减排新技术。推进煤炭洗选加工、矸石利用、煤层气等领域信息化技术应用。 三、安全生产 目前的信息手段只能进行初步的信息采集和处理,无法实现智能决策分析。利用物联网的感知系统可实现人、物、环境三个要素的有效监控和检测,超前预防事故。从而实现由“间歇性检查”向“连续实时监控”的转变,从人为判断向智能分析的转变,以及应急救援有时候反应向自动响应的转变。 安全生产的关键技术研究 信息化与物联网是国家优先发展和重点支持领域。煤矿监控、通信与监视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在应急避险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现有信息系统存在着可靠性差、无矿用安全标志准用产品全过程管控系统,无法实现人机环闭锁,应急通信可靠性、及时性差等问题。因此,有必要研究高可靠性全矿井综合监控与监视关键技术、煤矿物联网技术和煤矿一体化通信技术与系统,以实现矿区物物相连,信息相通,应急联动和灾害预警等功能。 安全生产的技术驱动整合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看,各煤矿都相继建立了与生产安全相关的环境监测系统、生产设备监控系统和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但各类系统基本都处于相互独立的状态。单个系统各成体系、维护工作量大、整体可靠性差、维修维护困难、信息不能互通交换、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效率低下,很难从全面的角度对煤矿安全进行统一管理。三维信息化矿山系统从更高层面上解决煤矿安全数据集成系统,能使设备运行参数及环境参数在统一的平台传输和集成。 四、智慧矿山 智慧个人安全信息终端 感知个人周围安全环境的重要设备,它综合人员定位和安全环境监测,实现对人员的实时跟踪和信息联络,遇到紧急情况,会及时显示出合理的逃生路线。多个传感探头能对矿井综采工作面、通风、光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感知,还可以对设备进行检测,显示采煤机运行速度、位置等参数以及液压支架的前柱、后柱、前梁情况,而这些数据在地面都可以随时查看。 智慧设备管理及维修系统 现在煤矿机器设备往往是定期检修,或在一个部件出现不良状况后拆卸设备进行检修。但是,有些机械设备不检修时是好的,由于检修者素质参差不齐,检修之后反而会损坏。而智慧系统却能通过机器的外部工作状况,加以数据分析,就能知道设备是否处在健康状况,什么部件需要更换和检修。这就避免了定期拆检的弊端。“在煤矿井下,原来设备主要是由人操作,通过智慧手段,就能实现让智慧眼监督设备,让智慧脑指挥设备,就是让设备指挥设备。这样,原来井下也许需要几百人,现在只需几十人;以前工作人员要经常深入矿井一线检查,现在在地面上就可以了解清楚。 行业管控平台 建立和完善煤炭行业数据系统,实现企业间部分业务的互通互联,从建新平台和改造旧平台两方面入手,重点研究开发煤炭企业综合管理系统,研究多产业板块系统融合集成,兼并重组企业的系统兼容和集成,煤矿综合信息化系统集成等
责编:刘书畅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