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械制造企业ERP选型实战这个案例带给我们两个重要的启示: 一是把选型工作作为一个独立项目进行运作和管理; 二是明确对ERP提供商的九大需求。 笔者所在的单位是一家有四十年研究、设计、制造牙轮钻头历史的石油机械厂。虽然,经过几次大的技术改造,工厂目前能生产从4.25英寸到26英寸的各型三牙轮钻头,能满足从极软到极硬的不同地层钻井需要,并且通过了API.ISO9001质量认证。但是,机械厂作为一个离散型工业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上的特点,决定了它需要一个可以完善控制、掌握生产线上各种信息,并进行各种工艺统计分析,生成相关管理控制报表,以帮助生产规划人员及现场控制人员,藉以充分掌握生产进度并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的ERP系统。 现在,在ERP项目实施成功之后,回想起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我们对系统选型的深入了解和理智分析。自行开发还是外购?外购的话,是选国外产品还是国内产品?产品选择要注意哪些方面?如何考察软件提供商和实施合作伙伴?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在实施之前,把选型作为一个独立的重要项目,成立专门选型项目组,进行了仔细研究。 离散型制造企业的需求 机械制造业往往以离散为主、流程为辅、装配为重点,设备制造类的生产一般是将单独的零部件组成最终成品,更多地属于离散型工业生产,所以,我厂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生产计划的制订与生产任务的管理任务繁重。典型的离散型机械制造企业由于主要从事单件、小批量生产,产品的工艺过程经常变更,由于主要是按订单组织生产,很难预测订单在什么时候到来,因此,对采购和生产车间的计划就需要很好的生产计划系统。 其次,自动化水平相对较低。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率很大程度依赖于工人的技术水平,自动化主要在单元级,例如数控机床、柔 性制造系统等。 再次,工艺流程简单明了,工艺路线灵活,制造资源协调困难。机械行业产品结构清晰明确。机械制造企业的产品结构可以用数的概念进行描述,最终产品一定是由固定个数的零件或部件组成,这些关系非常明确和固定。面向订单的机械制造业的特点是多品种和小批量。因此,机械制造业生产设备的布置一般不是按产品而是按照工艺进行布置的,每个产品的工艺过程都可能不一样,而且,可以进行同一种加工工艺的机床有多台。因此,需要对所加工的物料进行调度,并且中间品需要进行搬运。 我们在实施之前专门为选型做了大量的工作,把选型当作一个重要程度不亚于实施的重大项目来对待。不仅从总部抽调各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而且还聘请了ERP实施专家,形成了一个选型团队。整个选型工作比较完备地运用了现代企业决策学有关原理和方法。 另外,在我们厂,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管理层无法及时了解生产状况,如产品的在制情况,常常到交货时却因为各种原因造成交货拖延,每月到盘点时车间中转库的半成品数量总是不清楚,造成车间之间相互推诿,对关键工序点的产能情况估计不足,又无法知道设 备的运转情况。石油机械厂的产品生产周期较长,而产品的制造又与产品的毛坯有关,生产计划往往估计不足,采用手工制定的计划无法满足实际生产需要。我们特别希望通过生产模块的实施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因此对ERP系统中制造管理模块的功能要求很高。 选型也要立项 一般企业只是把ERP实施当做一个重大的项目来对待,往往忽视了前期的选型工作。但是我们在实施之前却专门为选型做了大量的工作,把选型当作一个重要程度不亚于实施的重 大项目来对待。总厂从各部门抽调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成立了由最高决策层、技术、IT、财务、生产、销售等相关部门参加的ERP选型项目组,并聘请了有成功实施ERP经历的专家作为项目组的咨询顾问。整个选型工作运用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现代企业决策学有关原理和方法。 选型小组成员都对ERP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最熟悉本部门的需求。 首先,小组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讨论,明确了自身的管理特点以及引入ERP系统的目的。然后,经由内部讨论,在自行开发和外购ERP产品之间,国外厂商和国内厂商之间等大的方向上进行了确定。接着,我们向国内十多家ERP厂商发出了洽谈意向,基本上包括了国内ERP领域中的知名软件企业,通过前两轮的接触了解,确定了神州数码等5家软件厂商进入招标程序。进入招标程序的厂商在一一进行调研、方案准备、演示、报价之后,由选型小组对这5家重点选择对象从九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评,并一一打分。最后,分数最高者入选。 ERP提供商九重考验 尽管,我们对于国内大多ERP软件的不足,也有所了解,但由于我们厂属中型企业,从现有需求状况来看选择一套具有可扩展性的中端ERP就够用了。同时考虑到国外软件的本地化工作量较大,软件的实施费用高,所以项目组在选择国产软件上达成一致。在确定了以上选型方向后,我们向国内十多家ERP厂商发出了洽谈意向,并通过两轮的接触了解,确定了5家软件厂商进入招标程序。
只有全方位对企业与产品进行深入了解后,才不至于在选型过程中雾里看花。于是,我们对ERP厂商展开了如下九个方面的全面考察。 1.ERP厂商的出身背景 对于ERP厂商背景的考察是不可或缺的。有的厂商已经从事ERP软件很多年,产品和实施都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些厂商则是从财务软件转型做ERP,这样厂商的ERP产品可能在财务模块上的功能很强,但在其他模块上就有可能存在弱点。尽管这个问题并不是十分绝对,但在国内却普遍存在,软件厂商的出身在国内仍是一个重要的考察因素。 2.软件商的信誉和稳定性 在了解厂商背景的基础上,还要了解厂商的经济实力和技术实力,考察厂商的专业背景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确厂商的服务、咨询能力和实施能力。选型时尤其要考虑供应商的实力和信誉。ERP软件供应商应当有长期的经营战略,能够跟踪技术的发展和客户的要求,不断对软件进行版本的更新和维护。企业选择ERP系统实际上也是在选择长期的IT合作伙伴,因此软件厂商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异常重要。从长远来看,它对于企业用户是一种无形的保障,毕竟谁都不希望买完软件后对方就倒闭。 3.软件成长历程 一个稳定的ERP软件起码要经历8~10年的时间。ERP软件起源于机械、电子行业,通过大量用户项目的积累形成最初的标准版,在升级数个版本之后,软件系统趋于稳定。 在软件升级的过程中,有些ERP软件向其他行业扩展,在大量行业应用和积累的过程中形成了某个或某些行业版的软件,这样的软件便趋于成熟了。在成熟之前的项目实施,用户方都是实验场,厂商以项目的积累来弥补功能的缺陷,风险全在用户。 4.二次开发工具 任何商品化软件都不可能完全满足企业的需求,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用户化和二次开发的工作。所以商品化软件应提供必要的开发工具,并同时保证该开发工具简单易学,使用方便。 5.软件文档 商品化软件必须配备齐全的文档,其全面详尽程度应达到用户能够自学使用,如用户手册、不同层次的培训教材(如ERP原理与概念、产品模块、开发工具等等)以及实施指南等。根据软件文档是否齐全,可以看出一个ERP厂商的操作是否规范。标准完善的文档不仅是为了更顺利地推进项目进行,更从细节上反映了软件厂商的整体实力。 6.应用案例 不同ERP软件在行业针对性方面有着显著的差距。企业在选择ERP软件的时候,很关键是要看所选ERP软件在本行业的积累,看它在本行业积累的成功案例、客户数量以及行业企业管理经验。目前ERP已经进入一个案例营销的时代,没有任何成功案例的产品无疑意味着巨大的风险。 7.实施方法 企业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始使用ERP系统。实施方法、实施过程与策略、实施所需时间是企业必须掌握的重要选型因素,方法和策略是降低风险的有效手段。事实上,只有积累较深的大型ERP厂商才会形成严格标准化的成熟的实施方法。 8.售后服务 选择那些拥有完善的售后服务机制的公司,以便未来选择其提供的不同类型、多地点及时响应的服务。售后服务要求能够以远程登录在线辅助、24小时电话支持、当地的分支机构就近上门服务等多种形式提供。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ERP厂商所提供的服务一定是标准化的,不会因为地域和服务人员的差异而改变,这就要求ERP厂商一定要有一套成形的标准化服务体系。 9.价格问题 价格方面要考虑软件的性能、功能、技术平台、质量、售后服务与支持等,另外也要做投资效益分析,包括资金利润率、投资回收期。要考虑实施周期及难度,避免造成实施时间、二次开发或用户化时间过长而影响效益的兑现。软件的投资一般包括软件费用、服务支持费用、二次开发费用、因实施延误而损失的收益。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全面平衡,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另外,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ERP项目实施服务费用常常用顾问的工作天数来计算,切不可光以顾问单天的服务报价作为价格的衡量依据。虽然有的厂商顾问每天的费用的确相对较高,但是同样的项目他所花费的天数却并不多,较高的效率保障了总费用不至于过高。 通过以上因素的详细比照,神州数码管理系统有限公司(DCMS)在以上各方面的综合得分最高,项目组于2003年3月选择了易飞ERP管理系统,并由DCMS提供实施服务。 自行开发的优点 企业自行开发ERP系统,可以从企业最需要信息化的环节出发,可以只进行必要功能模块的开发,使系统更有针对性;企业内部IT人员参与了ERP软件开发全过程,所以一旦系统出现问题或需改进,企业内部人员能够进行快速地自我支持与维护;年维护费用的投入较低,还为企业锻炼了一支队伍,人员素质在计算机应用、管理水平、团队协作等方面都会有较大的提升。 自行开发的缺点 由于受企业资源、人才的局限,自行开发往往流于简单模仿手工管理,缺少先进的管理思想指导,起点较低,规划差,不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由于实现信息集成难度大,开发周期长,开发的系统成熟度低;在人员流动和文档不规范的情况下,维护、修订和扩展会有不少困难,定制软件针对性较强,通用性较差。 责编:姜玲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