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是中国市场实施计算机化维护管理系统的首批行业企业。至今仍有人记得当时实施的由PSDI和Datastream联合开发的西门子BFS++系统(远早于这两家公司被知名IT企业收购)和IFS的出现(1999年我被IFS派往中国,从而开始了我在国内的职业生涯)。期间,众多对该行业根本不了解的供应商试图想涉足该领域,但最后均以失败而告终)。随后,SAP的出现垄断了整个电力市场。而在一些小型电厂,本土IT厂商也在想方设法去效仿国际巨头的成功经验,更有甚者不知廉耻地去盗版知名公司的软件,当然这一方法不但缺乏商业道德且收效甚微。
事物都有两面性。身先士卒的行业先锋势必也是第一个犯错误的人。因此,回顾他们所经历的经验教训也必定能为我们带来启发。SAP全方位企业系统方案的出台,为弥补“EAM”项目的失败带来了一线曙光。但不幸的是,这一方案的结果并不令人满意,许多工厂甚至都懒得去跟厂商投诉抱怨。因此在随后的几年内,市场发展速度明显放缓,电力企业不知何去何从。无论是作为本土MIS项目的一部分,还是所谓的洋品牌甚至是SAP,众人纷纷质疑:“EAM”项目是否都注定要失败呢?凭借自身在流程行业的经验,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在下文中,我将与您分享近年来在国内EAM市场中的所见所闻。
所谓“EAM”
当没人能真正理解其含义时,英文缩写名词往往能成为流行。作为传统,一直以来IT销售人员善于通过自创且新颖的销售方式来推销其产品。90年代中期,“EAM”一词应运而生并在中国盛行。
但以专业的维护角度来看,我们更倾向于使用经典的工业术语——“MMS(维护管理系统)”或“CMMS(计算机化的维护管理系统)”。除去开头字母“C”,只取首字母缩写的“MMS”表达了一个广义的维护系统的概念。除了系统本身以外,“MMS”更注重的是对于系统的实际应用。
为了满足企业一站式的采购需求,“EAM”系统不得不为此增加诸如仓储管理、采购管理、项目管理等额外的功能模块,摇身一变成为真正的企业级解决方案。但请不要忘记,CMMS作为辅助资产密集型企业(如电力)运营管理的重要工具,维护(模块)理应成为系统及业务的重中之重。
在过去几年间,IT销售人员还曾尝试推广一些新型术语,例如EMMS、SAM、eEAM等,甚至使用一些对维护缺乏真正理解的时髦的词汇,像RCM、RCMII、SRCM、ERPII等等。
反观Siveco,我们摒弃了那些所谓时髦的IT词汇和愚昧的销售技巧,使用了被全世界维护专业人员所一致认可的专业术语。因此,我们希望市场和客户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并理解隐藏在销售陷阱背后的真正的工业“维护”的概念:即CMMS和EAM、EMMS、MMS一样,都是我们所说的“企业资产管理系统”。
项目失败是因为用户不够成熟?
出于种种原因,大多数“EAM”项目都需花费好几年的时间实施直至全部上线,而实际的实施成果却与最初所制定的项目目标存在巨大差距。但用户通常对此的评价是“项目结果的不理想是因为我们企业的组织架构还不够成熟”!很难想象这类如此成功的国有大型企业居然会接受其供应商对项目失败如此敷衍的托词。当然其中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现在我们只讨论“专业”因素对项目成败的影响。
就我看来,在维护理念及方法这些方面,中国的发展程度的确无法与西方国家相提并论。不同于其他IT厂商,作为具备专业知识和理念的资深维护咨询公司,在实施项目之前,我们就预料到项目开展后会遇到的种种实际维护难题并将各类不可控因素考虑在内。换个角度而言,这也正是中国市场的魅力之所在。社会的快速发展催生了大量的新建工厂,CMMS系统可在项目规划伊始就纳入整体设计和实施计划。而在国外,我们面对地更多的是现有的厂房、组织结构以及已成定势的工作习惯。而且,国内的技术人员更乐意使用新科技,他们愿意接受日常工作中的改变。但在西方,科技革新则被视为是一种控制其人身行为的威胁。由此可见,正是因为其基础薄弱,国内的维护项目理应更易实现较高的投资回报。也就是说,国内的维护项目不但不会失败,而且基于对高科技的接受程度和高投资回报这两方面的因素,我们应该能做出比西方更加成功的“EAM”项目。
究其原因,国内“EAM”项目之所以会失败主要还是因为其以IT为驱动的项目导向。目前市场上的EAM厂商均是采用西方商业模式运营的纯IT企业,甚至只能借由项目从客户身上获得更多的专业维护知识。试想在缺乏专业理论基础和实际经验的维护大环境下,这一模式怎能在国内行得通?换言之,想要获得成功的维护改进项目,就必须让专业维护人员主导并参与EAM的实施工作。
工厂设备结构
国内“EAM”项目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系统在历经了几年的时间最终上线(上线:IT术语,意味系统最终投入使用,类似工程术语“开车”)后,却发现设备数据结构早已过时,根本无法使用。由此派生出一系列无法记录或汇报工单的技术问题,从而导致历史数据错误,影响数据分析质量。同时,备件无法根据系统中设定的技术参数进行排序,维护团队只能退而求其次,回归传统的图纸、Excel表格和纸质文件。虽然表面上仍呈现正常工作的假象(在电厂运营中,强制用户必须使用系统中的工单和工作申请功能开展工作),其实系统的使用率正在逐渐降低,数据质量日益下降,最终使得整个历史数据库形同虚设。
由于在运行过程中无法获得可供分析参考的技术财务报表,系统被弃用的情况愈发严重。在传统观念中,报表应该是基于纸面并配以专门的打印系统,基本就是罗列工单、财务数据,打印规章条例再提交汇报给相关部门,但其最重要的决策支持和辅助改进作用却没有在以IT为导向的“EAM”项目中体现。
技术数据无法及时更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使用了错误的设备编码规则。国内电厂经常使用KKS标准来处理设备结构(通常这项工作是交由设计院或者专门机构进行实施,随后交付客户以KKS为架构的纸质或Excel文件)。源于德国的KKS是常用的电厂设备结构原则,但在几年前就被更适合国内电力行业的其他标准所取代,但直至今年仍有供应商在跟客户谈论KKS。摒弃过时的编码原则,凭借中国在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极高的参与度,Siveco现在为客户使用的国际标准包括:IEC 61346工业系统、成套装置与设备及工业产品——结构原则与检索代号;IEC PAS 62400技术产品和技术产品文件的架构原则以及ISO/TS 16952-10技术产品文件参考命名系统-电厂(“新版”KKS)。
国内电厂及其他行业CMMS项目的新起点
相比其他行业,国内电力企业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大约15年)从所谓的“EAM”项目中获得收益。众所周知,电厂聚集了一批来自国内各高校的高素质高学历人才,即使面对蛮横无理、一无是处、处处施压的供应商,他们也有辨别是非黑白,看出问题症结的慧眼。让我们从过去失败的项目中寻找原因汲取经验,现在开始选择正确且合适的供应商替换原有方案还为时未晚。
作为国内最大的维护咨询公司,Siveco中国在全世界(集团首个客户便是法国电力公司)拥有丰富的电力及工业项目经验,同时也与中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CNEEC)一起涉足东南亚和中东的出口项目。凭借其资深的行业经验,公司总经理浦乐诺先生熟知国内企业在CMMS、工程系统、监控系统和ERP方面的各种需求和所面临的问题。
Siveco能为电力企业(以及更多流程制造业)所提供的服务包括:
- 针对现有的“EAM”进行系统评估,旨在提升使用效率。相关文章可参考近期新闻通讯中发布的:维护评估——辅助企业获得持续改进的基石,以及客户案例:Siveco为全球化工巨头优化现有CMMS系统并交付具体的改进结果。
- 业主工程师服务,辅助工厂实施自己的“EAM”系统,如SAP PM。具体方案介绍如下:为您的SAP系统增值
- 在现有EAM系统基础上实施移动解决方案,借此整理数据库并让系统“起死回生”,详细案例可参考我们为四川泸天化所实施的移动解决方案。
- 而针对新建工厂,我们可利用自己的COSWIN维护管理系统从项目规划伊始就辅助业主开展维护工程及数据采集等工作,具体案例请参考马来西亚RPII电厂。
综上所述,CMMS项目应归类于工程项目,也就是说,应该为其设定明确的项目目标和衡量其实施结果的项目标准,这才是CMMS项目合理的定位和正确的实施方法。
责编:亢晋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