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民营软件企业经营的三难最近和朋友讨论国内企业经营的困境,后来想写点什么来归纳一下。 我先写了个题目叫国内企业经营的困难,后来又加上了民营2个字,再后来一思考,加上了软件2个字,觉得我说的可能才务实点。 国内民营软件企业经营有3难,不是资金难,市场难,虽然也难,主要是人才难。有了务实能干执着的人才,智力资本可以弥补资金投入的不足,君不见外企动不动就请咨询公司,公关公司出个方案,其实小公司,事无巨细,都得自己做,若做好了,资金就节省下来了。 人 才难,主要表现在第一高端人才争夺难,大量的外企跑到国内来建立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的老板是带着资金和任务来的,完不成任务就得走人。为了短期内建立 研发中心,那就打破人才市场的平衡,先抢夺到人才再说。所以朋友认识的一个人去了国外的大公司,半年没有任务,后来上级安排他先去学个经济学课程打发时间。 其 次,是人才的保鲜难,即包括人才的培养,让其技能始终新鲜,也包括保持人才对岗位的新鲜感。本来还挺喜欢自己的岗位,结果感觉周边一个能力不如自己的哥们先跳了,可能涨了20%, 无所谓,我还喜欢现在的岗位,但是架不住身边的同学和哥们总有跳的,而且人走了,联系不断,看着他们待遇上去。现有的岗位又没有明显变化,潜移默化中跳的 心就有了。 最后,人才难抢夺,人才难维系,导致国内的企业发展不大,空间不大,挽留人才就更难。就是公司都送给员工,也就那么大的饼。所以这个难是交叉难,都是前2个问题导致的。 面对这个问题,要想解决,除了建立人才金字塔基,还要先找企业发展空间,要找对市场,找对市场,先不苛求人才积累,几个英雄式的人物要横冲直撞的哪怕带着悲剧色彩先支撑起来。 从产品和市场看,目前国内做和消费者贴边的软件企业甚少有成功的,暴风影音算是比较有知名度的,也等待收编呢。网游行,火,又和消费者贴近,又有空间,小额支付不受经济危机影响,下岗的多了,兴许销量还能上去。而且还能做手脚,通过点卡销售把业绩坐上去,好上市。但是社会意义在哪里,我也说不好。 国 内做和企业贴边的软件业务,也难,B2B没有不讲关系的,有了关系,做好项目就一定成功吗?今天中午和客户,也是朋友吃饭,聊了最近遇到的困惑。他告诉我根据他多年经验 判断,国内企业除了上市圈到老百姓钱的,一般6,7,8月都难,因为整体的B2B销售都是如此。从立项,首款,中期验收,修改,到验收,到付尾款,6,7,8月 在现有预算体制下,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你遇到的问题,你的上家遇到的问题,是因为你上家的上家遇到了相同的问题。 所以越大的业务,需要越多的资金垫。我们项目从中标到合同下来要一个月还是好的。他们的客户平均要2个月签完合同,一个月跑首款程序,3个月过去,项目做了一半,开始改需求,不改,不给中期款或者尾款。 这 种情况下,看来我们还得提高利润率,手段不外乎提高软件产品规模,提高复用率,市场主要推广成熟方案。提高软件产品复用,我们需要建设品牌,开拓渠道,一个产品5-6万, 卖上100套也不过如此。卖产品,客户先来个国际国内产品大比武,提个要求都是博采众家之长,产品对接周期长经常是具体测试的人不愿意潜心学小公司产品,不管产品质量和功能怎么样,若不是IBM, MICROSOFT的产品,学会了能怎么样,以后跳槽能加薪啊?积极性不足。 所以小企业,现金流还得放在成熟方案上,虽然大项目,小项目都操心,但营业额能上去,也不受渠道的限制。产品的路真不是短时间能走通畅的,但是合作带些额外的收益还是很容易的。 最后,企业还得投到蓝海里去。说的容易,蓝海在哪里,那就要看智慧和机缘了。 以前做软件市场稳健,总比烧钱的商业模式稳当,但是难免事倍功半;现在准备一心一意做服务,就是要看看能否事半功倍。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