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再发捷报 崛起国产存储快而稳不过几年时光,从印象深刻的通信技术(CT)领域到信息技术(IT)领域的跨越,华为存储四个字已具有品牌效应深深扎根于存储行业,在其相对老牌厂商来说还不算长的发展时间里,华为存储已然成为国产存储厂商的代表,步子迈地快而稳。 不过几年时光,从印象深刻的通信技术(CT)领域到信息技术(IT)领域的跨越,华为存储四个字已具有品牌效应深深扎根于存储行业,在其相对老牌厂商来说还不算长的发展时间里,华为存储已然成为国产存储厂商的代表,步子迈地快而稳。 在其发展十一年的存储历史中,每一步都走地掷地有声:从2002年正式开始技术预研,2008年规模投入,2011年回购华赛股份,一直到2013年,华为存储继Q1首次进入全球主流厂家。 跨入全球七雄引领国产第一 在大量中国存储厂商中,华为扮演的并不是一个老大哥形象,更像是个勤奋的小青年。放眼国内外市场,有比华为存储起步早的,有率先在某一存储细分市场上取得实质性突破的,有品牌知名度高于华为存储的,还有已经风光上市的,但在这些厂商中,真正具有冠军相的存储厂商凤毛麟角。 华为存储跃入全球七雄 在这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华为还是提交了一份不错的成绩报告。根据Gartner数据,华为Q2及Q3全球发货套数及容量超越Fujitsu和Oracle,排名第7。全球销售收入超越Oracle,排名第8。正如华为存储产品线市场总监经宁先生所言:"华为存储收入增长率连续五个季度(2012Q2至2013Q2)全球第一,大幅领先业界水平。此外,华为存储还在2013Q4突破日本市场,并在意大利、德国等高端市场屡获订单,例如全球TOP级运营商:Vodafone。" 华为存储中国区雄踞第一 同时,在国产市场中,华为存储更是成绩喜人。根据Gartner数据显示,中国区发货套数持续保持第一,发货容量首次超越EMC和IBM获得第一,销售收入首次超越IBM获得第二。 如此的成绩,对华为来说不仅是自主研发道路上的鼓励,更与其铺设的全面产品线分不开,从中低端存储产品到高端存储产品全面覆盖了存储市场尤其是。尤其是其中明星产品OceanStor18000系列高端存储国内销售121套,市场增长率第一,并广泛服务应用于税务、医疗、金融、电力、政府等各个行业。 大数据存储OceanStor 9000再次刷新SPEC世界纪录 在此次华为Q4媒体会上,同时公布了华为OceanStor 9000大数据存储系统在标准性能评估机构SPEC的SPECsfs2008基准测试中再次刷新记录,领先友商产品3倍多,成为存储业界性能新的领导者。 SPEC(Standard Performance Evaluation Corporation)是全球性权威的业界性能基准测评机构,成立于1988年,是由斯坦福大学、清华大学、微软、等全球几十所知名大学、研究机构、IT企业组成的第三方测试组织。其主要帮助确立、修改以及认定一系列服务器应用性能评估标准,此测试标准得到了全球众多用户的广泛认可。据了解,这也是华为存储产品继2009年、2011年、2012年三次获得最高测试结果后,又一次领跑SPECsfs2008测试,创造新的SPEC记录。” 华为存储研发专家龙茵女士介绍说“华为OceanStor 9000仅使用100个节点,在NFS网络共享协议环境下的性能值就达到了惊人的5,030,264OPS,成为业界第一。同时,OceanStor 9000的横向扩展架构保证了系统的线性扩展能力,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每增加一个新节点,容量和性能即可线性增长,无需担心性能与容量之间的权衡问题。” OceanStor 9000性能堪佳也得益于其存储系统OceanStor系列,它采用英特尔至强处理器。随着英特尔在X86处理器上的持续创新,X86架构下的存储系统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劲,使得存储厂商们能够加快产品升级和更新换代的速度,以此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存储需求。目前全IP互联X86架构也已经成为存储的未来发展趋势之一。 存以智用融以致远 华为存储秉承着智能融合的理念,这一理念也在“存以智用,融以致远”这八个字中得以体现,更符合华为一直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产品创新的宗旨。以“智能融合”的存储创新理念来指导华为存储产品的发展,应对数据爆炸式增长下的不确定性要求以及数据管理效率的提升问题。 其中智能,包括智能弹性架构、智能数据布局和智能管理调度;融合,指的是多接口融合、高中低产品端功能融合以及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融合等。华为的融合理念突破存储产品本身的融合范围,同时具备很强的宽产品线优势,可以把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技术有效地融合起来,提供更高集成度、更易于管理和使用的一体化产品;也可以把多个部件产品整合起来,形成符合客户需求的E2E解决方案。 华为的融合数据,真正帮助数据获得了释放,自由流动,如水一般……
责编:郑雄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