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快实现“智慧的运算” IT推动商业创新今天,IBM(NYSE:IBM)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了“IBM‘智慧的运算’亚太区分析师及媒体峰会”,旨在通过以优化的系统、构架云计算平台、实现大数据整合为核心的IT创新策略,推动企业和公共机构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业务模式的变革,为实现“智慧的地球”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础。 [2011年8月30日,北京]今天,IBM(NYSE:IBM)公司在北京隆重举行了“IBM‘智慧的运算’亚太区分析师及媒体峰会”,旨在通过以优化的系统、构架云计算平台、实现大数据整合为核心的IT创新策略,推动企业和公共机构运营效率的提升和业务模式的变革,为实现“智慧的地球”奠定坚不可摧的基础。 IBM系统与科技部Power及System z全球总经理Tom Rosamilia、IBM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新兴市场总部总经理何国伟、IBM院士及系统与科技部全球首席系统工程师Gururaj Rao博士、IBM大数据产品副总裁Anjul Bhambhri、IBM系统与科技部全球系统软件与独立软件开发商市场及销售副总裁Inna Kuznetsova、IBM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全球云计算业务线总经理Terri Virnig、IBM大中华区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总经理唐华、Nim See Seng租赁公司经营发展部总监Pranee Suvitsakdanont博士与来自亚太区的100余位分析师和媒体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峰会,并就“智慧的运算”所蕴涵的Designed for Data(为数据而生)、Tuned to the Task(为工作而优化)、Managed in the Cloud(通过云计算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IT效率与创新、IBM自身的“智慧的运算”变革经验等热门话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IBM副总裁及系统与科技部新兴市场总部总经理何国伟表示:“今年是IBM的百年华诞,在促进全球科技进步、推动‘智慧的地球’实践的同时,IBM通过卓越的产品创新、领先的研发投入和针对性的收购策略,不断完善自身的变革和转型。百年之际,IBM提出了‘智慧的运算’这一重要战略,期望通过‘大数据整合’、‘优化的系统’和‘云计算’三大领先优势帮助各行各业的客户奠定智慧而坚实的IT基础架构,并推动自身与客户共同实现‘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的地球’愿景!” 在中国,IBM“智慧的运算”战略已经得到了政府机构、公共部门和众多大型行业重点企业的广泛关注,他们结合自身独特的业务发展需求,在IBM的全力支持下,正在尝试或已经开始了他们的“智慧”之旅。 优化的系统构建智慧的统计 国家统计局作为国家决策的重要支持部门,承担着组织、领导和协调全国统计工作的重任。在统计工作日益繁重和复杂的需求下,统计数据处理的工作对信息化系统的计算能力要求不断提高,需要有高性能和高智能的信息化系统来适应日益增长的信息统计工作的业务需要;同时,国家统计局还面临着原有设备性能不足、信息孤岛林立、资源利用率低、运维成本高等多方面的挑战。 2010年初,国家统计局数据管理中心推出了创新的IT战略,即统筹规划建设一个核心业务系统平台,提出“用小机办大事”――将这个肩负未来历史重任的核心业务系统建立在以IBM Power为基础架构的云计算平台上,以确保第六次人口普查和企业直报两大应用系统顺利运行,同时通过横向和纵向的扩充来支撑、整合更多的应用。国家统计局核心业务系统一期项目建设,通过采用6台IBM Power 595服务器组成的物理资源池,其中4台配置40颗CPU的IBM Power 595服务器实现数据库的集群,分别运行两个数据库实例(人口普查、企业联网直报),形成数据库资源池,其余2台配置64颗CPU的IBM Power 595则实现中间件虚拟化,实现应用服务器资源池;同时,借助IBM PowerVM高级虚拟化技术、IBM Tivoli Monitor资源监控软件、以及IBM Tivoli Provisioning Manager资源供给管理软件,实现了对核心业务系统监管及计算资源自动化调配的运行平台,成为国内领先的基础架构云平台。 国家统计局基础架构云通过多项重大统计任务的实践检验后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尤其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过程中,整个系统的协调、运算能力都非常强,13亿多人口的一些复杂表格,两分钟内就可以统计完成,而这在过去则需要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为了进一步发挥云平台的规模优势,国家统计局即将启动核心业务系统二期项目建设,通过增加四台IBM Power 780服务器,加强云平台在业务应用方面的处理能力,使每月联网直报量级达到一千万并发,全面整合系统资源并大幅提升对核心业务海量信息的处理能力,进一步实现数据采集联网直报、应用整合互联化、统计分析智能化。国家统计局以基础架构云建设资源管理平台的成功典范,表明其IT建设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的高度,其成功经验将为实现“智慧的地球”提供重要的借鉴。 云平台构建智慧的电信 在“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的贵州,农民看病、报销历来是个难以解决的民生顽疾。贵州省卫生厅与贵州移动合作,共同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的建设,逐渐摸索出了“云计算+无线网络”的模式,铺设到基层的成千上万台信息机终端,通过2G和TD网络,连接到贵州移动的数据中心,实现了新农合的云中运转。各地农民不再翻山越岭,能够在家门口看小病、当即刷卡补偿医药费,即使是大病,也可以从乡、县、地、省等级别的卫生机构直接在线结算。目前,贵州移动云平台上的新农合信息系统已经覆盖了64个县、805个乡镇、5443家医疗机构,超过1800万农村人口从此受益。 贵州移动的云计算平台始建于2009年底,3个月后便开始运行各类客户应用。该平台基于IBM Power系统,通过PowerVM服务器虚拟化技术与SVC存储虚拟化技术,将物理资源Power服务器以及XIV网格存储进行全面虚拟化,形成虚拟的计算资源池和存储资源池,再通过定制开发统一管理平台将TPM、TSM、ITM管理模块进行整合,最终形成统一的资源管理服务平台。 贵州移动云平台不但解决了传统的“烟囱式”IT建设模式,将基础架构和IT资源作为服务交付,实现了全面的、真正的虚拟化IaaS平台,有效地实现了异构资源的整合,形成按需分配的弹性资源使用模式,提高资源利用率,大幅降低IT资源的建设投入及运维成本。基于IBM Power云平台,贵州移动充分发挥自身网络优势和客户资源,积极发展IDC新兴业务。 自2010年2月以来,贵州移动成功地在云平台上运营包括贵州省卫生厅OA、卫生厅网站群系统、居民健康档案、天气预报、农机补贴系统、旅游电子门票、无线城市等36个业务系统,成功开拓了IDC蓝海市场,实现了其经营模式和IT运营模式的成功转型;同时,贵州移动通过领先的云服务,推动当地经济与民生发展,为进一步实现“感知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的地球”奠定了先进的IT基础。 大数据整合构建智慧的民生服务 2011年8月,IBM与易联众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易联众)在福州举行了基于IBM企业级Linux服务器(ELS)主机的“民生服务云”项目合作签约仪式。成立于2000年的易联众是中国专业的民生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和领先的民生信息服务运营商,凭借其深厚的行业洞察及领先的IT技术,在行业中创造了省级医保联网、五险合一、劳动与社保二库合一、就诊结算一卡通、就业自助服务平台等多个国内第一,是国内第一家“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为核心”的民生信息服务上市公司。 “十二五”规划对民生优先、加快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信息技术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三农服务等重要的民生事业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易联众与IBM公司强强联手,首次在国内构建以IBM大型主机平台为基础架构的“民生服务云”,将成为国内唯一的、全面综合的民生服务大平台。 该平台将以社会保障IC卡作为身份识别和金融支付手段,以医疗、社保、劳动就业为核心应用,将城乡居民、多个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技工院校等对象通过数十种业务应用联结起来。如在社会保障领域,实现参保人员“家门口”自助缴费,办理社保关系转移接续、医疗费用报销、失业保险金领取等业务;在劳动就业领域,提供就业与培训信息服务、相应补贴发放以及求职者和用工单位的双向匹配,实现“家门口”就业;在医疗卫生领域,提供医疗机构的动态、药品价格等信息,并将医疗机构的服务直接延伸到社区、农村、家庭,提供门诊预约诊疗、自助结算、转诊会诊等服务;在公共事业领域,提供水、电、燃气等公共事业缴费服务;在三农服务领域,实现农村补贴发放的电子化,如农村低保、种养补贴、机动车燃油补贴等;在电子商务领域,实现安全的网上交易,如农资供销、网上购药等;民生服务云还能够提供民政低保金、计生补贴、残联救助金的发放,社会保障房申请的资格认证,以及教育领域的相关服务。 “民生服务云”通过大规模地整合各类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的业务应用与各种类型的大数据,形成社会资源与信息共享、融合各类民生业务、提升政府办公效率与行政管理精细度的大平台。易联众基于ELS的民生服务云将以福建为起点,逐步推广到7个省份,最终建立一个覆盖约3亿人的民生信息服务网络,成为从“智慧的运算”迈向“智慧的地球”的重要实践。 IBM系统与科技部Power及System z全球总经理Tom Rosamilia表示:“现在,全世界都处在一个‘重新审视IT、推动商业创新’的时代,企业需要优化IT架构、消除冗余数据、整合服务管理、实现节能减排,并通过云计算交付模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开创蓝海业务。因此,企业需要加快实现‘智慧的运算’,从而实现IT价值转型、推动业务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共同实现‘智慧的地球’!” 责编:张欢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