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   
2012/7/17 11:25:33
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最为紧迫的需求是要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占到被调查企业的52.7%,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管理控制、战略发展的大企业。

本文关键字: 中小企业 信息化

一、中小企业信息化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为全面了解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措施,2007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联合对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并编制了《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2007)》。国家统计局为此次调查选定了26022家样本企业,共收回有效问卷9200多份。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已经基本度过起步阶段,开始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中小企业对信息化最为紧迫的需求是要解决市场与营销问题,占到被调查企业的52.7%,明显有别于更多关注长期效益、管理控制、战略发展的大企业。17%的企业提出内部管理方面的需求,13.3%的企业关注客户管理的需求,11.2%的企业具有生产与研发方面的需求。因此,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一是迫切需要通过信息化了解市场信息,增强经营销售能力;二是希望通过信息化手段发现更多客户,拓展供应链;三是利用信息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四是将信息技术用于企业管理,及时掌握经营情况,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在思想观念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作用、效果在认识上有误区,对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我国中小企业PC普及程度不仅远低于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也低于亚太其他一些国家,如泰国和菲律宾。二是对信息化培训的重视程度较低,调查中,仅有10%的企业派人参加过信息化培训,其中,企业领导参加培训的只有8.9%。三是在技术应用方面,虽然有高达80%的中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但用于业务应用的只占44.2%。只有16.7%的企业拥有自己的网站,14%的企业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网站主要用于发布信息,其次是开展电子商务。只有9%的中小企业实施了电子商务,4.8%的企业应用了ERP。四是在发展环境方面,社会服务体系还不健全,覆盖面较小,服务内容不完善,面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存在的资金、人才、技术等困难,除信息服务、技术支持外,还有很多领域没有形成服务网络。

二、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环境情况

推动中小企业信息化,除中小企业自身要提高认识外、增加投入之外,政府也要积极营造发展环境,提供服务,这是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也是我国企业信息化的经验总结。

政策法规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继《电子签名法》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之后,《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十一五”规划》、《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等先后出台,信用管理、在线支付、组织机构代码管理、网络环境下著作权和个人信息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的研究正在全面展开。

技术标准环境建设逐步完善。截至2006年,我国已制定发布信息技术方面的国家标准732个,行业标准118个,已经基本覆盖信息技术所有领域。信息产业部制订了《企业信息化技术规范》体系,包括企业资源规划系统(ERP)规范、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规范、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规范、协同产品商务系统(CPC)规范、制造执行系统(MES)规范、办公自动化系统(OA)规范,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提供指导。发布了《二维条码网格矩阵码》(SJ/T 11349-2006)和《二维条码紧密矩阵码》(SJ/T 11350-2006)两项二维条码的行业标准,是我国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二维条码码制标准。

财政税收环境建设有所改善。在中央财政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电子商务发展的专项资金计划中,安排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中小企业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内容。在税收优惠政策方面,也体现了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发展自主品牌、促进信息化发展等内容。一些地方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优惠政策,不同程度上改善了当地中小企业信息化投入的环境。

信用服务体系建设越来越得到重视。社会化信任环境、监督机制正在逐步形成,全国各类征信机构发展较快。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并已实现全国银行间联网查询;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建立了拥有近600万户企业基本信息的共享数据库;国家税务总局正全面实施“金税”工程三期建设,目标是实现对纳税人进行综合管理和监控;全国整规办建立了“中国反商业欺诈网”,归集和公开市场主体的负面信息;最高人民法院正在积极建立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

电子政务服务带动了中小企业信息化。2006年,随着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运行,我国政府已形成自上而下的电子政务网站体系。各级政府以网站为手段发布政务信息,实行政务公开,为企业和公众办事服务,扩大社会参与,密切了与企业和社会的联系。

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一是电信运营商凭借其独特的网络资源优势,实施综合业务转型,大规模带动了中小企业低成本、低风险迈入信息化门坎。二是产业集群发挥中小企业高度集聚的优势,由信息化领先企业成批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实施信息化战略。三是骨干企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链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四是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发展推动了信息技术在中小企业的普及与应用。五是应用服务提供商(ASP)模式具有节约应用成本、简化实施过程、提供专业服务等特点,受到很多中小企业的欢迎。六是信息化人才的教育培训和知识普及力度不断加大,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培训活动非常活跃。七是大型IT企业和社会各类服务机构强强联合,建立服务联盟,成为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情况

2005年8月,国家发改委、信息产业部、国务院信息办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优势,遵照“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原则,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共同启动实施了“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制定指导意见,开展课题研究。会同科技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税务总局、统计局等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制定《关于强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意见》。先后完成了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和全国中小企业信息化调查报告,以及有关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政策、服务体系、评价体系、电子商务等多个课题,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

(二)发挥大企业优势,构建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支持大型IT企业发挥资金、人才和技术优势,建立服务联盟、搭建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召开信息发布会、中小企业博览会等,宣传和展示针对中小企业特点和需求的适用产品、技术和解决方案。

(三)调动社会资源、引导推进活动。举办信息化发展论坛,研讨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鼓励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新闻媒体根据中小企业信息化的特点和需求,开展免费培训、巡回演讲、技术指导、技术讲座、案例分析等丰富多彩的推进活动,普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推动更多的中小企业开展信息化建设,提高技术应用水平和效益。

(四)加强公共服务,推动信息技术应用。由国家发改委主办的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已经形成了覆盖全国的网络体系,每天网上发布信息上千条,并举办了四届网上百日招聘高校毕业生活动,共有10万多户中小企业上网发布了招聘信息。在中央财政的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等资金计划中,安排了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内容。

四、推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政策建议

从现阶段实际情况出发,走中国特色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道路,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遵循,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政府部门要通过政策引导、营造环境、组织协调、提供服务,推动信息化技术在中小企业大规模普及和应用,促使大多数中小企业迈入信息化门槛,分享信息化的成果。在信息化发展方面明显缩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贯彻落实有关促进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针对当前制约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关键问题,加强调查研究,协调落实相关财税支持政策,激发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推动建立社会服务体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鼓励服务机构提供社会化服务。发挥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推动供应链管理和客户关系管理,增强中小企业的配套协作能力。支持建立信息化和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低成本、高效率地解决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问题。

三是开拓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软硬件开发、信息化服务的融资支持,支持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提供贷款担保等服务。

四是建立公益性与市场化相结合的培训机制。通过培训机制建立、培训工程推动,加快人才培养,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活动的开展。要特别重视对中小企业决策和管理人员的培训。

五是加强信任保障环境建设。加强对信息化供应商和服务商的引导和规范。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标准,消除网络信息安全环境隐患,建立监督保障机制,促进服务市场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六是研究制定信息化应用水平绩效评估体系。鼓励中小企业加大投入,积极应用信息技术,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综合效益,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实现健康快速发展。

七是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主体作用。在加强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把信息化的实际应用放在突出位置,推动企业业务流程信息化和客户管理服务信息化,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责编:赵龙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