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种方法 让你的数据中心“与时俱进”高层IT经理必须让数据中心紧跟业务路线,并能预测以后的情况。只要了解了公司的业务增长策略,IT经理才更好地预测数据中心未来该如何增长。以后还需要采购吗?需要新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吗?需要再来一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环境吗?观察数据中心现有的内部趋势也很重要。如果IT环境规范良、监控严密,而且与时俱进,它就能成长地更加强壮。 本文关键字: 数据中心 如果企业IT只是跟着当前局势来发展,恐怕会比自觉发展要花更多的钱,所以提前做好计划才能带来回报。 容量规划需观察业务需求 配置虚拟化以及改善存储利用,能让组织更好地掌握数据和容量需求。例如,工作流程的自动化有很大帮助,能使IT环境测量容量需求,并启动当前需要的服务器。这种虚拟环境中,工作负载是可以快速启动或停用的,所以管理者容量足以启动需要的新机器,只需使用现有的硬件。 如果环境已经准备好面对利用率的突然提高,这种方案一般不会带来混乱。如果数据中心技术够只能,存储也可以使用类似的方式。自动精简供应(Thin provisioning)允许管理者为虚拟机、固态硬盘(SSD)、闪存使用正确数量的存储,以解决I/O问题。NetApp开发了一种很好的板载卡,称为FlashCache,能使用智能缓冲,它的容量为1 TB,能够把工作负载从运转中的磁盘中卸下来。有了它,存储工程师可以高效利用空间。不然的话过度供应存储可是很贵的。 高层IT经理必须让数据中心紧跟业务路线,并能预测以后的情况。只要了解了公司的业务增长策略,IT经理才更好地预测数据中心未来该如何增长。以后还需要采购吗?需要新的客户关系管理软件吗?需要再来一个分布式数据中心环境吗?观察数据中心现有的内部趋势也很重要。如果IT环境规范良、监控严密,而且与时俱进,它就能成长地更加强壮。 所有的基础设施都必须能应对突发的改变。在内部系统工作时,永远别把计算资源利用至极限。让数据中心保持容量可用(包括存储、许可、服务器、虚拟机等),IT环境才能很快适应每日的业务波动。 三招教你应对容量飙升 数据中心的容量规划还依赖于业务需求。但是有三个方法能应对突然的容量增长甚至以后的计划。 使用虚拟机能减少硬件占地,运行会更加高效。硬件少了,数据中心管理和成本花费也会减少。“Bring-your-own-device(BYOD)”理念也能减少花费。数据因此集中存储,而且能在任何时间去到任何地方,放在你能看到的任何设备上。瘦客户端利用虚拟桌面操作,能让公司减少对大桌面PC的依赖。在小型环境区别可能比较小。但是,想象一下把2000个台式机的面积换成一个瘦客户端的面积。这种环境下,资源密集的用户组能有专用的直接资源。管理者可以把一个物理图形卡分配给所选择的虚拟机。 向云计算迁移也不失为方法之一。很多组织开始关注云计算对于数据中心容量规划的好处,有的大型组织卸掉了整个工作负载,移到云上,从此再也不用管理物理硬件。Amazon的EC2服务有非常吸引人的服务器价格点,组织如果向那种基础架构迁移,就能感觉到很明显的好处。有的公司的部分架构还留在数据中心,所以会采用混合解决方案,比如所有的测试和开发在云中完成。如果卸去了硬件,我们会发现在许可、数据中心能耗和冷却费用还有基础设施上会节省不少。随着云计算的发展,管理会更加简单。像Citrix的Open Cloud Access这样的软件能实现简单的身份联合,只需使用活动目录证书就能让用户得到基于Web的应用认证。 灵活配置存储架构。存储,这是IT环境中最容易过度供应以及带来花费的因素之一。购买多余的硬盘来解决I/O这样的问题,与其说是解决方案,不如说是治标不治本的临时方案。所以对待存储要聪明点。EMC的Clariion的SAN使用SSD固态硬盘,能接受专门的负载,比如上述的I/O密集。这种技术能减少对多余硬盘的需求。而且我已经提到了,NetApp的FlashCache能卸掉繁重的虚拟桌面基础架构(VDI)负载,让现有运转的硬盘服务更多用户。 但还有一点,IT经理可以把新技术引入数据中心--甚至带进经济化境。但是真正的难点在于如何向管理层申请。作为IT专业人士,我们当然知道基础设施的重要性,但是IT领域之外的人对此就不那么关心了。 比如说,老服务器很贵,需要更多钱来管理,而且他们的密度不像现在的服务器那么好。IT经理如果想把任何技术带进他们的IT环境,首先得能够展示其短期和长期的资金回报。 Cisco UCS的 Blade Chassis能节省一些钱,通过移除旧的负载和服务器,能把应用和用户移到更小但更具活力的环境。这对于能耗、空间利用和可管理性的成本节约来说是非常见效的。而长期的成本节省则要涉及到硬件快速供应,而且IT部门需要更好地处理业务策略的波动。其他例子还有:配置VDI来卸走大量桌面硬件占地;实行云的预备技术来改善业务规模;使用虚拟化来移除旧的负载。 责编:杨雪姣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推荐圈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