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三年来,在投资人眼中,优酷(NYSE:YOKU)的似乎越来越偏离其上市时给投资人讲的“Hulu+Nexflix”的商业故事。其股价亦在2011年达到历史性最高的65美元之后,大多数时候就一直在20美元上下徘徊。华尔街对优酷失去了信心,源于多方面因素。
上月,优土发布最新的业绩报告,2012年第四季度优酷土豆营收1.021亿美元(合人民币6.358亿元),同比增长30%,净亏损1820万美元(合人民币1.136亿元),亏损收窄43%。优酷土豆预计,2013年第一季度合并净营收应在4.8亿元人民币到5.2亿元人民币之间。合并广告净营收在人民币4.2亿元到4.5亿元之间,但是分析师给出的预估营收是5.5131亿元,尽管亏损正在收窄,但是其对2013年一季度低于华尔街的投资者的预估,使得其股价当日一度应声大跌19%。
优酷收购土豆已有一年有余,一年多的整合后,两者协同效应将会更加明显的体现。按照行业惯例,优土的合并,其成本结构的改善将会先于营收结构,而根据其财报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优酷土豆集团综合运营费用为2.064亿元人民币,同比缩减18%。综合销售及营销费用为9510万元人民币,同比降低35%。
应该说,单纯从财务数据来看,优土的业绩是慢慢向好的。但是,真正影响华尔街对优土前景的预判的,应该是其不断变化的商业模式以及越来越剧烈竞争的行业格局,让投资人对优酷信心开始缺失。毕竟,在中国不断在变化的视频行业,此时优酷所处的境遇,已经不能与2010年优酷刚上市的时候可以相比。
不断变化的优酷模式
视频行业的商业模式大致分为四种:UGC用户生成内容模式,比如,YouTube、先前标榜着“做生活的导演”的土豆网;另外一种是P2P模式,比如迅雷;Hulu模式,主要是引入正版视频,免费吸引用户,通过广告获取营收;另外一种是以Netflix为代表的,以流媒体播放服务,直接提供收费视频的模式。
优酷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在对其商业模式进行调整。在YouTube风靡的2006年,优酷亦主打UGC,但是当优酷聚拢人气之后,如何盈利已然遥遥无期,Youtube在被谷歌收购之后,至今也仍未盈利。看不到前景的优酷,遂将Youtube改为UGC+Hulu的模式。Hulu是在2007年由美国三大广播电视网联合投资,提供机构制作的正版影视节目,主要吸引广告收入,2009年便开始实现盈利。2010年年底,优酷赴美上市, 但是带着的概念是“Hulu+Netflix”,并声称已经做到了Youtube的规模,而彼时优酷的亏损尚不到1000万元。
目前主打“Hulu+Netflix”的优酷,据其财报显示,营收中90%为广告(Hulu模式),其直接向用户收费的模式(Netflix模式)的收入尚不知1%。2012年,迅雷创始人邹胜龙向笔者表示,为了避免视频网站的同质化竞争,其一直在发展付费用户,他表示在迅雷2012年近10亿元的营收中,付费用户的营收已经达到了50%,同样在2012年,优酷也在大力的发展付费用户,优酷网曾经在2011年6月表示,未来五年内付费服务对其的营收贡献将达到10%,但是到目前为止仍然收效甚微。
国内视频网站的营收大多依赖广告,用户为内容付费还没有形成习惯,且与Netflix相比,虽然优酷已经在自制视频方面加大投资,但是目前正版资源有限。同时想要达到像Netflix一样推出类似《纸牌屋》一样风靡的内容,中国的视频制造商们还需更多时日,Netflix模式也不太可能成为一个流行的商业模式。如今,HuluCEO吉拉尔离职,且由于Hulu模式与投资方形成了竞争关系,Hulu的发展一度陷入困境。而Youtube目前虽然颇有人气,但是仍不见盈利。
在美国的视频网站商业模式都无法套用之后,优酷该如何打,一时间没有了比照的对象。中国视频网站的盈利模式一时间显得单一而尴尬。
责编:李红燕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