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微信

移动医疗渐近 改变医疗服务模式

来源: 信息方略/支点网
2012/6/8 10:28:25
移动医疗(mHealth),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大众引导入一种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就诊模式中,近年来也逐步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本文关键字: 移动医疗

移动医疗(mHealth),改变了过去人们只能前往医院“看病”的传统生活方式,将大众引导入一种更为先进、轻松和便捷的就诊模式中,近年来也逐步成为整个移动通信产业的热点。另外对于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通信产业链各个环节来说,移动医疗可谓一座“金矿”、一项潜力极大的“朝阳产业”。如之前BCCResearch发布的数据显示,全球远程医疗市场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市场规模将从2010年的98亿美元发展到2015年的230亿美元,在未来几年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高达18.6%。移动医疗不仅会带来丰厚的利润,备受医疗行业关注的还在于其高端、便捷的技术以及惊人功效:例如如果智能手机与高速移动网络相结合,就可以用来实现非侵入方式的健康状态检测,如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另外,随着生物传感器的进一步发展,如远程监测患者心脏病发作风险,持续时间更长、更加可靠的心电图(EKG)传感器,也将以最低成本进一步改善医疗质量和获得医疗服务的能力。在通信产业链方面,ABIResearch首席分析师JonathanCollins预计“移动医疗”(mHealth)应用的全球下载量的增长将两倍于营收的增长,到2016年时,全球范围每年的应用下载量会超过10亿次。

中国医疗行业信息化建设也始终在开拓移动医疗之路。自2010年至今,国家卫生部已启动全国近百家医院和部分区域的电子病历试点工作。卫生部领导在公开场合表示,建立和完善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便捷的移动医疗服务模式,是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更有国内很多移动通信厂商开始进驻移动医疗产业。

YadinDavid博士拥有30多年亲身研发指导庞杂生物医学工程的经验,在世界上最大的医疗中心长期担当负责人职务,开发并领导医疗技术的评估、健康护理技术的集成、生命周期管理、医疗设备的调研以及远程医疗服务的规划。近几年,David博士将工作重心置于移动医疗产业,与团队成员一起致力于移动医疗技术的筹备与完善,并提出了诸多技术概念、产业发展模式以及医疗行业走向。近日,《CIOInsight/信息方略》杂志社记者与YadinDavid进行了关于移动医疗的深入交流,以下是经过编辑的对话。

CIOI:你认为移动医疗迄今能在世界范围内广受推崇的根本原因在于什么?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医疗事业,远程移动的诊疗模式能带来哪些具体好处?

YadinDavid:移动医疗受到广泛推崇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可以让病患随时随地与医生进行互动问诊,透过高质量的移动通信设备获取医疗服务和健康信息,另外这些移动通信设备也是极易获得和操作的。

对于中国而言,远程医疗的发展前景巨大。因为无论从移动设备的生产还是从医疗服务的需求上说,其规模都是空前的。远程医疗解决方案供应商若能把两者结合利用,所产生的需求将非常可观。

CIOI:移动医疗现在已经备受关注,基于对相应的技术发展和认知程度的分析,你觉得移动医疗是否已到了全面推广的阶段?理由有哪些?

YadinDavid:目前还没进入全面推广的阶段。目前移动医疗只通过一些负载在移动智能通信设备的应用程序来实现,但是有很多医疗需求还未被满足。基于远程医疗理念的服务只是移动医疗中一个有待完善的例子。

若要普及推广移动医疗,那么高质量格式的信息、通信安全,以及隐私的保护等技术难题都需要得到合理的解决和技术保障。同时用以接收和分析病人自佩戴诊断装置所取得的实时健康数据的技术也需要更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以切实做到防范危及生命的健康隐患。

CIOI:仅以中国为例,移动医疗带动的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数十亿元,并且涉及的周边产业范围很广,设备和产品种类繁多。这个市场的启动,其影响将不仅仅限于医疗服务行业本身,还将影响通信产业的现有布局和发展。你对此有哪些看法?

YadinDavid:没错,我也认为但凡多种优势相结合的产业必定会带来巨大的商机。产业规模的扩展和公共健康事业对于一个国家的未来而言都非常重要。若把两者结合,比如我们现在探讨的移动医疗产业,将会对下至农村社区,上到大型医疗中心,以及提供新通信系统的移动通信运营商甚至IT制造商来讲都会产生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是广泛渗透且有深远意义的。

CIOI:你曾经建议,“医疗提供商和技术专家应该就远程医疗网络和平台所需的最低系统性能标准达成一致”,可否请你具体解释一下如何实现?另外,把远程医疗的技术标准转换到临床领域,各个相关行业又应该做出哪些方面的努力和尝试?

YadinDavid:如果医疗网络和平台所需的最低系统性能标准没有达成一致,将有机会对移动医疗服务的可靠性和达标率带来隐患。同时,也会令移动医疗服务的质量低于预期。医生的诊断需要可靠的信息和数据作为支撑。如果因缺乏对最小误差数值的认识,高于可接受范围的误差产生风险就会增加,从而会影响到移动医疗中所提供的数据和参数的质量。这不利于我们发展和使用移动医疗服务,一旦这种隐患不能被加以控制和解决,移动医疗反而会由天使技术堕落为一种危险。

我率领团队一直致力于临床医生与工程学会的共同合作,目标在于发展出通用而稳定的移动医疗语言,让即便是细微的临床需求都可透过科技转化到移动医疗服务中。同时,我们也长期努力研究,试图找出在通信系统中用作收集、转化、格式化、分享,和展示重要数据的部份来与临床相结合。

CIOI:基于新通信技术应用的病人护理可以达到怎样的水平?传统医疗机构角色有哪些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临床人员在业务上需要掌握哪些新的技术和理念?

YadinDavid:电子信息和“虚拟诊所”等概念的出现,将会改变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医患关系模式。通信和信息技术创造了虚拟诊所,它所引起的问题是传统医疗社区所始料未及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日程,随时随地选择合适的应诊者或医疗服务提供方。如果传统医疗社区不能小心翼翼地引导和监控自身从传统向虚拟的转变,虚拟空间就会很容易被一些“伪医生”所利用,并向病患提供大量不合格的医疗服务或健康意见。对此,各方都必须共同努力提高虚拟诊所的开业门槛,确保提供服务和咨询的人都有相关的经验和背景。然而,这个问题目前却没有被持续地探讨和关注,更没有被法律政策等加以规范。

CIOI:移动医疗的提供商将研发和提供多种类的病人自行诊断系统的应用,可否请你介绍一下现在这种应用的发展情况,它需要哪些具体技术作支持?类似这样的诊断系统如何辅助传统医疗工作的开展?另外,这种诊断系统是否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YadinDavid:自佩戴诊断系统是被忽略却充满发展前景的领域。它涉及了众多跨学科的领域,其中包括:材料学、医学、生物医学工程、传感技术、通信技术、动力工程,以及生物化学。比如装嵌在内衣表面可避免感染的铜片,当感染发生时内衣上的感应装置会发出警报,通知相关的医疗单位采取行动。其中,无线通信在自佩戴诊断设备中起到最关键的作用,因而这一系统的发展完善绝对离不开可靠的通信技术提供商来共同协作。

提到风险,我认为这种诊断系统的风险是很小的,但是对如何验证和指引这些创新设备,我却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我们生物医学技术中心(NationalBiomedicalTechnologyCenter)正在联系这一领域的所有利益相关方,针对目前状况共谋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

CIOI: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如何来支持实现医疗保健数据的收集和聚合?现在这样的技术是否已经成熟?

YadinDavid:目前的技术尚可却还未足够成熟。比如我们还应该提议实施和推广患者信息的全球化,让旅行和身处异地的患者即便在灾难或任何紧急情况下都能通过可靠的渠道优先向相关单位通报自己的健康状况。类似这样有待考量的情形还有很多。

CIOI:近年来,医疗行业也逐渐步入“云端”。很多医院现在利用云技术来管理电子病历,实现健康档案管理。对于云计算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你有哪些观点?有什么具体案例和实践可以同我们分享么?

YadinDavid:根据我的观察,云计算并没有为很多医院所利用。医院对于数据及隐私和保密信息安全性的担忧,是云计算平台难以被医院广泛利用的主要障碍。在美国的大部分医院,我们都会采取“信任但需要验证”的态度对待所获取和所处理的信息,而非其他领域中已经成熟化和常规化的信息储存方法。

CIOI:对于传统医疗行业来说,移动医疗所带来的冲击有多大?你认为它将在何种程度上替代传统医疗?从现阶段来讲,哪些传统医疗模式是移动医疗所无法企及的?

YadinDavid:移动医疗的最主要优势是患者可以向业内最好而不是离自己最近的医生进行问诊。尤其在无法在附近区域找到某些专科医生(比如儿童心脏病专科医生)的情况下,移动医疗就起到了更好的替代作用。

然而,移动医疗咨询并未能完全替代传统医疗。大部分移动医疗的应用都没有让患者在家实现初诊的功能,它们通常只是一个用作跟进的设施。目前,它在跟进医疗效果方面的功效卓著,它的优势在于让患者与医生都能更高效地进行病情跟进或获取第二意见。这是由于医学院均教育未来医生们透过观察和触摸病人的器官(比如腹部),以及聆听他们所反馈的感受、观察他们的行为来进行诊断和病因排查,而这个过程则是移动医疗无法实现的。

CIOI:无论科技如何发展,一项新技术意图掀起一场革命,最需要的在于广泛的推广,实现社会性的认知和接纳。在这一方面,移动医疗还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努力?你目前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YadinDavid:移动医疗需要成为一种被接纳的医疗模式,而不应受到偏见或不公平对待。目前,移动医疗还在艰难地发展当中,比如美国政府就只提供较低的支付方案给予依靠移动医疗系统提供的的医疗服务。而据我所知,中国政府在推进医疗信息化建设方面十分支持并投入很大。

再者,类似移动医疗这种端到端的数据安全性需要得到所有在网络和通信系统内的利益相关群体保障。影像和潜在的敏感数据均需要被发现和谨慎处理。对于特定的医疗服务,服务质量需要有可被量化的参数进行评判。

就像其他医疗设备一样,没有一种移动医疗设备能够满足一切需求,但是为不同目的(比如外科、复健、和诊断等)而设计的器械总能在特定的场合下表现出最佳的性能。因此,当我们接触移动医疗时,必须摒弃那种寻找万能设备和解决方案的想法,但还是要坚持与通信技术提供商、移动运营商、医疗设备制造商、芯片企业、应用开发商等通力合作,以早就最完备的移动医疗系统。

此外,医疗行业需要采用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以便于临床医生们可以获取符合他们要求的医疗数据,并提供恰当的服务水平。各国政府也应当对全球移动医疗渠道达成共识,并致力于降低用于医疗服务的通信资费。

责编:罗信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