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发银行:提升应用质量 打造低碳环保网银
银行已经通过网络空间走进千家万户,甚至就在您的口袋里,而在未来它更将无处不在,无论您是喜欢网络购物,还是经常在线投资理财、缴纳水电费,或是进行转账交易和支付,超级网银和手机银行都会为您提供全能的银行服务。而推动银行服务创新变革的主要原因除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之外,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银行已经通过网络空间走进千家万户,甚至就在您的口袋里,而在未来它更将无处不在,无论您是喜欢网络购物,还是经常在线投资理财、缴纳水电费,或是进行转账交易和支付,超级网银和手机银行都会为您提供全能的银行服务。而推动银行服务创新变革的主要原因除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之外,越来越深入人心的低碳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也是重要的推动因素之一。 低碳理财已经不再仅仅只是一个时尚热词,随着越来越多用户日益频繁地使用电子银行,低成本、无纸化、高效率的网银服务将极大改变大众的生活方式和态度,而构建高质量、高安全性、高水平的信息化系统无疑是确保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对此,中国软件测试平台网记者近日采访了浦发银行测试中心经理冯文亮。 高质量测试确保低碳理财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浦发银行)是1992年8月2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1993年1月9日开业、1999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行设在上海。至2010年12月底,公司总资产规模达21,621亿元,实现税后利润190.76亿元,在海内外已拥有较大声望和影响力。 浦发银行始终坚持科技兴行的理念,非常重视IT规划与建设,与惠普、微软等国世界著名IT厂商建立了广泛战略合作关系,冯文亮表示,浦发银行作为低碳银行的先行者,一直大力推进网上银行、手机银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并且不断引导客户参与环保行动中,减少纸张消耗,减少客户办理业务中的二氧化碳排放、减少社会资源占用,在为客户提供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的同时,也在无形中向全社会宣传着低碳环保理念,为此浦发银行还自主研发并推出了全行统一的集企业和个人缴费综合服务的代扣代缴业务系统平台,该平台支持收款单位不同层级的系统接入模式,让缴费客户可以在浦发银行营业网点和网上银行都进行账单的查询、支付及支付取消等操作,足不出户即可快捷在网上办理银行缴费业务。 冯文亮表示,银行IT系统开发的方向必须要围绕客户的需求而变化,不断拓展金融服务领域,能为客户提供全功能、全天候、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同时,要在保证IT系统可靠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基础上,全面提升金融服务质量和软件开发效率,最大化增加金融服务收益,提升银行IT核心竞争力,要保持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 为了确保IT系统质量,浦发银行测试中心组建了一直技术全面、经验丰富的软件测试团队,并培养了很多既懂得银行业务又精通测试技术的全能型精英人才,采用惠普应用质量管理工具Quality Center来掌控和管理整个测试的工作流程,以性能测试为主,功能测试为辅,运用惠普LoadRunner性能测试工具、quicktest Professional功能测试工具等质量管理软件对80%新上线的产品进行投产验证测试,负责保质保量按时完成软件产品测试任务,根据系统需求设计测试用例以保证对需求的覆盖,完成测试需求分析与测试结果分析报告,通过惠普软件测试工具查找出软件缺陷及产生原因,并归纳形成质量分析报告,从而实现跟踪处理,并通过可视化质量管理模式,清楚详实的去了解到应用质量测试各方面进展情况,从而提高软件测试的工作效率。 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质量管理带给浦发银行高稳定性、高安全性、高效率、抗压能力更强的IT应用系统,减少了浦发银行应对用户投诉和系统运营维护的工作量,也为客户提供了优秀的网银服务环境,今后浦发银行会将质量管理逐步深化到IT系统建设的全部环节中,全面掌控IT系统的生命周期,测试团队将站在系统管理者的角度,解决好系统处理能力、测试资源整合能力、业务软件处理效率和可扩展性等问题,在银行新项目IT系统的建设与测试过程中尽早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大幅降低成本投入和减少系统风险隐患。 高质量金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以用户为中心”是浦发银行的经营理念,关注用户体验是企业所有部门的责任,因此系统测试部门的主要职能不仅仅是确保系统的稳定和可靠,还要对企业各项活动都能进行宏观把握和规范、制订跨部门工作流程并给予各部门专业指导,从而整体提高每个环节的用户体验。 随着电子银行快速发展,浦发银行已经超越物理网点限制,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全方位支持个人业务发展,当前的浦发银行顺应“三网合一”的潮流,已经把银行从网上搬到手机上,让客户随时随地能享受服务,在未来,浦发银行将继续围绕客户需求创新服务功能,优化客户体验,努力建设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现代金融服务企业。
责编:张欢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