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动了摩托车产业链上最大的奶酪?
回到前文提到的左师傅首家店开业,谜底1,此“左师傅”是宗申集团着力打造的“中小型动力第三方销售服务”品牌,而非彼左师傅;谜底2,重庆市巴南区这第一家“左师傅”是宗申集团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里程碑和标志之一。
在重庆市巴南区,8月6日这天一家摩托车服务店热热闹闹、红红火火的开张了,“摩托有问题就找左师傅”巨大的横幅赫然醒目。左师傅,重庆人并不陌生。上个世纪80年代也是在重庆巴南区一个叫左宗申的人花5000元钱在巴南区王家坝开了一个摩托车修理店,因为爱钻研,手艺好,人们都称呼他左师傅。就是这位左师傅业已成就了今天全国闻名的宗申集团。一个年销售收入达135亿的企业大老板,如今,左师傅怎么又干回了他的老本行?而且几年内在全国要开到3000家店的规模,难道他有孙猴子拔根汗毛一吹就变出3000个左师傅的神功?让人很是费解。 破解产业困局的更大迷局:“左师傅” 回顾宗申集团全球经济危机后遇到的种种困顿,在摩托车行业很有代表性。2008年11月,宗申的订单骤减60%,企业感觉就像是急刹车;去年11月,宗申集团以往安排任务满满的员工开始闲置,生产线开工不足,且在集团内部蔓延;特别是今年国Ⅲ实施,产品因增加了零部件而成本上升,加之生产原材料价格、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等都使得企业成本增加,利润空间被压缩;行业整体价格上调,涨价了,买车的人自然就少了,销售下滑,国内摩托车行业企业压力倍增。 重重困境和压力下,宗申集团强烈意识到企业的出路:在产业升级中谋求发展。 回到前文提到的左师傅首家店开业,谜底1,此“左师傅”是宗申集团着力打造的“中小型动力第三方销售服务”品牌,而非彼左师傅;谜底2,重庆市巴南区这第一家“左师傅”是宗申集团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升级的里程碑和标志之一。 记者在网上看到,首家左师傅开张多家媒体题为“左师傅工厂店开业”的广泛报道,一财经媒体还以“宗申动力调整9亿融资方案4亿增资左师傅公司”为标题透视资本走向,《证券时报》记者更是将资本与产业转型对接,报道题为“宗申动力:寄望‘左师傅’转型综合服务”,应当说以一个财经媒体人的新闻敏感性“嗅”出了一个重大主题:传统制造业产业转型升级。 然而,物理空间上的“左师傅”连锁店是否能称其为“模式创新”?建立摩托车维修服务连锁店就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吗? 与此同时,维修服务的成本问题、库存问题、物流问题、连锁店的财务管控问题、3000家店的客户信息管理、多品牌配件的协调配送问题、总部对区域中心/直销店/合营店/加盟店的管控等问题,伴随着每一家“左师傅”的开张一系列难题将纷至沓来。 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同样遇到产业发展困顿,凭什么宗申集团能破解产业谜局?凭什么宗申“左师傅”可以“定义”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向制造服务业转型? 答案只有一个:信息技术支撑宗申产业链垂直整合实践—左师傅连锁服务品牌。 如果把信息系统、互联网比作大脑和神经,那么,“左师傅运营管控平台”信息化体系架构就是布局在全国的几千家“左师傅”门店的大脑和神经系统。 “左师傅运营管控平台”+“左师傅连锁店”,最终达成的目标:实现模式创新——从制造型企业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型;打造服务品牌——成为中小型动力第三方销售服务品牌。以品牌服务为载体建立宗申自己的渠道。
责编:李代丽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