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超越传统备份 CDP由春入夏
CDP将通过实时保存用户数据更改的方式,将备份操作全自动化,只有在发生数据丢失的情况后,才需要用户操作进行恢复。
近两年来,重复数据删除无疑是数据保护领域最为热门的技术。尽管业内厂商,大到刚刚将Data Domain与Avamar合二为一的EMC,中有赛门铁克(Symantec)、CommVault等传统备份软件厂商,小至以硬件压缩加速卡为主业的Hifn(属于Exar),都不同程度地认可了“重复数据删除不是一种产品,而是一项功能”的理念,却全然无损于它的“形象”,反而加速了其全面普及的进程。 与此形成“并非特别鲜明”对比的是,更早为大众所知的持续数据保护(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CDP),倒是较多地以相对独立的面貌出现(如CA XOsoft之于ARCserve Backup,BakBone的NetVault: FASTRecover之于NetVault: Backup),可也没有重复数据删除那般大受欢迎。 何也?原因恐怕恰恰在于:重复数据删除是项具有相当普适性的具体技术,而持续数据保护将导致备份流程的变革。 早在四年前,CDP尚被众家厂商追捧,而重复数据删除还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词汇,一位美国的专栏作者,就颇有创意地将备份软件与防病毒软件相类比,并预言“数据保护产品将成为现代计算的天然组成部分,就像防病毒软件在过去10年所走过的路一样。”他写道—— 备份软件在很多方面都与防病毒软件类似:这两种应用软件的目标都是保护数据和系统配置;用户一般都避免使用这两种应用软件,直到丢失数据或遭受病毒攻击之后才意识到这两种软件的重要性;从一开始,这两种软件就都是相对难于使用的应用程序。 简而言之,早期的防病毒软件,查杀病毒、更新病毒库等日常性任务,都需要在用户的干预下运行,但现在,这些操作早已自动化在后台完成,只有在发现病毒等重大威胁时,才会向用户通报,由后者定夺。按照这个思路,CDP将通过实时保存用户数据更改的方式,将备份操作全自动化,只有在发生数据丢失的情况后,才需要用户操作进行恢复。 这个逻辑看起来无懈可击,经历过防病毒软件发展历程的资深用户们也不难理解这样的类比。但理论归理论,残酷的现实已经多次证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胜出的未必是最为出色的技术,很多先进的理念也落得个折戟沉沙的结局。 因此,美国飞康软件公司日前在全国八个城市举办CDP春季巡展,并大力宣传“备份,不再需要备份软件”的理念,就颇有值得探究之处了。 美国飞康软件公司渠道合作及伙伴拓展销售总监刘夏鸣表示,这是他来到飞康5年以来,公司举办的第一次大规模全国巡展。对于上面那句有些“惊世骇俗”的口号,刘总先是赞同笔者“CDP是备份软件发展的一种形态”的说法,随即指出,传统的备份软件,已经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 刘夏鸣认为,传统的备份软件,为了适应磁带介质的要求,必须要做文件格式的转换,因此RPO无法趋近于零。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些备份软件的设计初衷,其实就是归档,从一开始就没考虑实时。但是,一些应用软件自身就具备归档功能,有的用户——譬如某著名的北方制药企业——便采用数据库归档后XCopy出来,再刻盘的方式,来保护关键的业务数据。 当然,XCopy不是备份软件,实现不了无人值守备份。不过,刘夏鸣以Oracle数据库为例,指出通过RMAN或导出的方式,效果和备份差不多。 传统备份方式另一个广受诟病之处是备份窗口。刘夏鸣表示,虽然通过LAN-free技术可以减小备份窗口的限制,但是Server-free或Server-less备份比较复杂,还有兼容性问题,在国内的应用屈指可数。 由于要备份到不同的存储介质上,而且经过格式转换,磁带备份的窗口无法彻底消除。刘夏鸣认为,CDP则可以充分利用磁盘的优势,并通过将随机写变成顺序写等手段,进一步提升备份性能。譬如飞康的CDP,用7200RPM硬盘专注写的情况下,性能可以与读写二八或三七开的15000RPM的硬盘相匹配,且具备成本优势。对于一些需要频繁读取的所谓“热区”,则可以使用SSD作为I/O加速器,容量从100GB到1TB均可。此外,CDP还可以很容易地实现高可用(HA)。 至于某些业内厂商将CDP嵌入到备份软件中的做法,刘夏鸣直言不妥,只是相当于改变了一个D2D的方式,对版本等都有诸多限制,不如备份软件那么灵活。很多快照基于主机,或直接调用OS的功能(如微软的VSS),将快照放在本地,面向一两台服务器的应用,不是一个好的市场,他不认为会对飞康的CDP构成威胁。 同理,备份软件的工作流决定了引入VTL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后者的架构决定了SSD对恢复的加速作用有限。当然,能够出库到磁带是VTL的一大优势,但是,刘夏鸣表示,CDP同样可以出库到磁带,形成一个D2T的备份。 在备份领域,软硬件的兼容性是个比较令人头痛的问题。刘夏鸣表示,飞康持续数据保护器(Continuous Data Protector,CDP)将软件与硬件平台集成在一起,可以避免兼容性带来的麻烦,用户比较省心。当然,这也抬高了CDP的接受门槛,但好在与备份软件相比,增幅较小,从小规模、中等规模升到大规模,用户的投入不会线性上升。 不过,具体情况还是要具体分析。刘夏鸣举例说,有些用户已有备份软件,用得很好,且符合业务要求,那就没有必要转向CDP。从数据保护的层面来说,备份和CDP都相当于买保险,应用和数据不出问题,就不会有太明显的差距。
责编:杨雪姣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