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不要轻言过冬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将“过冬”挂在了嘴边,甚至不少企业着手考虑是否减薪和裁员。而减薪和裁员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为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将会让企业很难受。如果到了非减薪和裁员不可的时候,这把利刃如何使用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课题。 当前,世界经济已经进入了金融风暴和“大萧条”的时期,我国的宏观经济也面临着经济速度逐渐放缓的问题。受世界经济的影响和我国体制改革进入逐渐深化的影响,我国广大的企业正面临着一段“过冬”的日子。 减薪和裁员是企业在发生危机时经常会探讨的两个主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企业家认识到减薪和裁员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会为企业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将会让企业很难受。如果到了非减薪和裁员不可的时候,这支利刃如何使用成为一个关键性的课题。 根据凯恩斯理论的观点,裁员和减薪现象是一个成熟市场经济的普遍现象。为了保证市场不断处于均衡的状况,当市场上的企业减少雇员时,劳动力市场的工资价格将会随着失业的增加而下降。有人会问,单个企业面临对雇员的需求下降的时候,降低工资是最好的策略吗?也就是说根据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雇员的工资价格就会下降的规律,企业最佳的策略是什么? 社会科学并不是一个精确科学,而是一个经验科学,那么社会科学的规律更多地代表一种趋势。古典经济学最大的问题就是通过价格机制,将人的主观努力忽略掉了,简单地将工资下降和裁员看作调节市场均衡的手段。而企业的运作是人的主观努力的结晶,没有积极的努力就办不成任何事。所以在企业正常的运营管理中,我们应当换一个思路去思考这个问题。 首先,减薪的目的不是为了伤害员工的士气。我们都知道工资下降具有“工资粘性”,就是加薪容易,降薪难,而且减薪往往会使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预期下降,从而丧失对企业的信心,引发关键性员工的流失,最终使公司丧失关键能力。减薪的措施应当做到薪金下降,不要影响员工对企业未来的预期,人可以裁,不要影响员工对企业的情感。《财富杂志》的丹尼尔.罗斯为“如何在消减工资并裁员8000人的情况下仍然使员工的热情不减?”所写的《安捷伦之道》中指出“赢得员工的信任”和“情感共鸣”是安捷伦减薪和裁员时的关键策略。 其次,裁员要避免“幸存者综合症”,防止出现双重损失。2O世纪90年代,美国学者Raphael Beverley出版了《当灾难发生的时候》较早地指出“幸存者综合症”,后来这个研究延伸到裁员问题。通常的情况下,裁员后,幸存者会有一个积极的工作被保住的心理,会珍惜这样的工作生存机会。但是事件也会增加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使幸存者对前途充满疑虑,不知道自己的位子是否牢靠,对企业的未来也没有把握。他们会自问下一次厄运的机会可能落在自己的身上。一时间,丧失工作热情,甚至造成毁灭性的心理打击,结果不仅使组织丧失宝贵的人力资源,而且存在着消极怠工、躲避行为。很明显,幸存者综合症促使组织内功能紊乱,组织义务、忠诚、业绩和创新无法实现。 最后,裁员和减薪的活动不仅仅是金钱的问题,而是组织在应对危机时的管理问题。减薪和裁员显然是企业面临危机时的战术,但对组织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并不是少点钱和少点人的问题,而是组织如何对待事业和员工的管理问题。如果一个以人为本的公司,企业家积极地在员工认同企业方面做努力,裁员和减薪的理解和容忍都会很高,容易采取积极的措施完成应对企业危机;但是在一个不以人为本的公司,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并不高,可能采取措施会使员工士气低落,甚至质疑管理者为什么要拿他们作为自己管理不善的代价。 在寒冬来临之季,减薪与裁员应当成为企业家反思的一堂课。一家企业不怕遇到困难,也不怕解决困难,最可怕的是,领导者不知道问题在何处。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最新专题
专家专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