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联想集团收购总资产4倍于己的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之后,在业界留下了许多猜想。直到今天,很多人还在追问这场“蛇吞象”的跨国表演:IBM到底给联想带来了什么?
“从土生土长的中国品牌到全球知名的世界品牌,从一个只会管理中国市场的企业到全球运营的跨国公司。”今天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全国政协委员杨元庆如此定义如今的联想。
吞“象”的联想并没有像当初一些人担心的那样,因为“消化不良而撑死”:3年来,联想的营业额从30亿美元跃升到170亿美元,全球电脑销量从400多万台增长到2000多万台,利润翻了两番还多。过去IBM的PC业务一年亏损2亿多美元,现已扭亏为盈。
“与去年世界500强的业绩相比,联想今年有望冲进世界500强。”杨元庆说。
杨元庆坦言,3年来联想最大的提高是企业规模、盈利能力、品牌扩展和管理能力。众所周知,如今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市场的占有量达8%%,仅次于惠普和戴尔。
借助IBM的品牌渠道推广联想品牌,杨元庆认为是“最聪明”的办法。当然,对联想来说,也是最有效的办法。过去联想在拓展海外市场中碰到最大的困难是品牌知名度低,现在“我们是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联想”。
IBM这只“大象”给了联想想要的效果。当初跟IBM签了5年的品牌过渡期,可是联想提前两年放弃了IBM品牌,“过去的IBMPC客户已经能接受联想这个品牌了”。
作为个人电脑第一品牌的IBM带给联想的除了庞大的国际采购、运营、销售平台外,还有基于此的全球资源共享。
什么叫“世界是平的”?杨元庆的解释是,对所有企业来说,资源是平等的。“不管你的公司在地球哪个地方,你都可以平等的利用全球资源。当然,用什么样的流程把这些资源配置起来,用什么样的IT系统把业务流程固化下来,是需要研究的。”杨元庆说。
“现在我们的产品和技术研发是‘三角’结构,美国的技术是最前沿的,日本的工艺严谨、精细,中国具有效率优势。”杨元庆说,“利用这个三角,我们能够保持技术创新是最前沿的,产品是高品质的,而且是高效率的。”
最新出版的美国主流媒体《商业周刊》的封面报道题目叫“设计完美的PC”,用6个版的内容报道联想最新一款的PC产品。有关人士认为,这意味着,从北京中关村走出的这家中国企业,正在以跨国公司的身份被美国主流社会所认同。“走遍全球的不仅有中国制造,更有中国创造。”杨元庆说。
“最为难能可贵的是管理能力的提高。”杨元庆说。联想并购IBM全球PC业务之后,“从股东结构到董事会到管理层都实现了国际化”。联想引进了海外的私募基金作为投资,他们和IBM管理层的加入改变了联想“过去完全由中国人、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运作的结构”。
杨元庆得意于如今联想管理层的布局:管理层前20名管理人员分别来自中国、美国、法国、英国、荷兰和印度等10个国家。杨元庆坦言,这支“多国部队”是经过认真策划和准备的。“多国文化和联想成熟的管理流程已经融为一体”。
记得三年前,针对联想收购IBMPC,戴尔公司的创始人戴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曾不屑地问:“计算机行业,上一次成功的兼并是什么时候的事情了?!”
今天的联想,不知道是不是答案?
来源:科技日报
责编:李华星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