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二维码

订阅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微信

审计一例截留收入案引出的思考

  作者:史梦星
2007/12/26 14:55:00
本文关键字: 审计

  某集团公司在对其下属A子公司的年度经济责任审计中发现以下事项:

  与公司有密切业务联系的B公司与A公司在当年12月4日发生一笔购销业务,B公司拟购买A公司配件10套,价税共计20万元整。B公司已将20万元预付给A公司。A公司的账务处理为:

  借:银行存款20万

   贷:应收账款

  ——B公司 20万

  查看凭证后面的原始单据,审计人员发现银行转账支票为C单位开出,后有A公司经销人员书写的三方抵账说明,有A公司法人代表的同意抵账意见和出纳人员与部门经理的签字,无其它两法人单位B公司和C公司盖章或法人代表签字。疑虑初现。

  随后,审计人员在对往来账的审核中发现,与该笔业务有联系的事项在12月24日的账务中又出现了,共有两笔凭证:一笔为转账凭证,一笔为银行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分录为:

  借:应收账款—B公司 20万

  贷:应付账款—B公司20万

  在转账凭证的科目摘要栏写道:“用户要求变化产品规格,生产无法满足”。

  银行付款凭证分录为:

  借:应付账款—B公司 20万

  贷:银行存款 20万

  以上业务由于涉及了资金的往复运动和往来账的调整,审计人员有所警觉,并大胆做了两点猜想:

  1.是否利用往来账虚做收入,调节利润?

  审计人员向前追溯,经审查没有发现有利用往来账科目调节利润的迹象。

  2.是否像往年一样,业务员在为考核筹划?

  考虑该单位对销售人员考核的回款额度截止日为12月20日,销售人员有没有利用时间差玩资金周转游戏,玩空手倒,以骗取考核呢?

  审计人员于是审核了与该笔业务有关的业务员的经营业绩,发现该业务员业绩早已超额完成,如此大动干戈对他已无意义。

  难道是审计人员过度敏感,陷入了思维定势?本着为个人和企业负责的态度,审计人员重新审查,并再次注意到12月24日的转账凭证摘要上说的是“用户要求变化产品规格,生产无法满足”。审计人员疑虑再现:该企业乃国内行业内最大的生产商,怎么会满足不了用户需求?经过询问车间主任,答案是根本不存在生产难度。再打电话询问B公司采购人员,确认根本没有预订此项产品,更别说预付款了。

  至此,审计人员证明了A公司财务人员财务造假事实。

  再细抠原始资料,发现12月4日银行收款凭证后附B单位的预订产品资料说明,乃是传真复印件。业务是假,复印件必假无疑了!直接质询会计人员,原来是根据以前B公司的传真拼凑的!那么C公司为什么会打款给A公司?A公司12月24日又怎么会给B公司付款呢?

  经过审查,谜底终于揭开,真相让人大吃一惊!原来,以上一连串的舞弊行为都是为了截留20万的收入,支撑一个小金库。

  该公司于12月4日原价出售了集团公司已经审批核销的一件技术淘汰产品给C公司,而A公司此次处置的技术淘汰产品恰为C公司所急需。由于产品的更新换代,国内厂家已很少生产此类产品,故C公司愿意以20万元的价钱购买该产品。实际上,该产品在市场基本没有销路,评估价只有0.3万元整。对于该项业务,A公司于2004年底以评估为依据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了跌价准备19.7万元,凭证分录为:

  借:管理费用

  —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19.7万

   贷:存货跌价准备 19.7万

  而对于处置该项产品得到的20万元收入,A公司领导认为是天上掉下的馅饼,入账太亏,于是指示销售和财务人员做了以上手脚,准备将20万元作为小金库。

  同时,另一方面,A公司于2005年12月25日核销该项跌价准备时,便移用其他废旧物资顶替该出售产品交废品公司,取得收入0.3万元。账务处理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0.3万

  存货跌价准备 19.7万

   贷:库存商品 20万

  从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到该项存货的核销,账务处理完全符合财务制度规定,且各项手续和资料齐全。在这一点上,根本就没有引起审计人员的注意,做得比较隐蔽。

  再重新回顾一遍这起集体舞弊案件,审计人员问了A公司财务人员三个比较困惑的问题:

  1.为什么不要求C公司直接支付现金或打款到个人账户,以规避造假风险?

  A公司财务人员回答:对方单位比较正规,不允许大额现金支付,且不愿协助造假。

  2.12月24日支付给B公司的资金,B公司账务如何处理,难道B公司是协助造假?

  A公司财务人员回答:我们根本就没有打款给B公司,凭证附件所指的银行转账支票并未送达银行,而只是将其存根联作为附件做伪证,实际上我们已在银行提现20万元,只要年末A公司账与银行账余额相符,就不会被轻易发现。

  3.12月24日的调账没必要,为什么会如此做?

  A公司财务人员回答:因为管理B公司区域业务的业务经理要考核该室员工的回款额,要以财务提供的应收账款作为依据,可该业务经理不懂财务,只要最终结果。财务人员只得调整不存在的这笔业务。多此一举,终留痕迹。

  此例财务舞弊案例给了我们广大内部审计人员至少以下四点启示:

  1.重视企业与银行的资金对账单,余额一致并不代表没有资金风险。

  出于成本效益原则,审计人员大都对对账单业务事项不做抽查。本例中,审计人员就是因为对账单余额一致而没有给予此类业务足够的重视。若不是频繁的资金往复运动和往来账的调整最终引起了审计人员的警觉,这笔造假可能就在审计人员眼皮底下溜过去了。

  2.内控制度在集体舞弊中往往失效,所以,对企业内控制度测评的有效性并不能代替内控制度的审计。

  此例中,如果审计人员看到有管理层和不相容岗位的多人签字,简单地认为这笔业务属于正常业务,存在的问题不过是“凭证附件要求不严”,则这起集体舞弊案便会得逞。

  3.账外资产的管理不可轻视。

  本例造假根源就是由账外资产的处置引起的,因此,必须实行账销案存制度,加强对已账销资产的后续管理与监督,防止企业将这部分资产变相流失。

  4.内部审计方法应多样化。

  由于作为内部人员,熟悉彼此的工作方法和弱点,财务人员很容易找到应对审计的方法。因此,要打破常规,以防被误导。本例中审计人员就没有仅限于账本,而是凭着对产品的熟悉,从外部人员(做假者无法控制,如此案例中的B公司相关人员)和内部间接人员(做假者容易忽视,如此案例中A公司的车间主任)入手,取得突破口.
 
责编: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专业博客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