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宁:修正自身供应链管理模式靠回购来实现?

来源: 互联网
2013/8/28 15:39:47
2009年李宁在中国市场超过了阿迪达斯,增速达25.4%,而同年的行业平均增长率为12%。但货不在消费者手上而是在经销商的仓库里。以疯狂开店、向渠道不断压货为核心的简单增长方式,是李宁当时成功的关键。但渠道压力亦由此沉积。《财经》杂志的这篇报道分析了当时的李宁模式,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变革,并称之为“李宁最后的机会”:

分享到: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本文关键字: SCM 供应链管理 李宁

2009年李宁在中国市场超过了阿迪达斯,增速达25.4%,而同年的行业平均增长率为12%。但货不在消费者手上而是在经销商的仓库里。以疯狂开店、向渠道不断压货为核心的简单增长方式,是李宁当时成功的关键。但渠道压力亦由此沉积。

  《财经》杂志的这篇报道分析了当时的李宁模式,以及当下正在进行的变革,并称之为“李宁最后的机会”:

 旧模式

  李宁公司在1990年创办时,当时的运动服装品牌都只能在国营百货商场销售。李宁则率先引入加盟商,采取特许经营的模式,将门店迅速开遍了所有一线城市。这种“批发+特许经营”的模式同样被安踏、特步等公司沿用,经销商订好货后,品牌商生产完便批发入账,不再参与终端销售。

  这种模式对品牌商来说成本低、风险小,使得企业快速扩张成为可能,但缺点是导致品牌商对产品的销售终端和价格几无控制,也远离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山东一名经销商告诉《财经》记者,当时李宁公司甚至要求“要按不同的人流方向开店”,平均每一季度的订单都要求增长15%,如果经销商反对,那么在 同一街区很快就会开出一家新的李宁店来抢生意。2009年,李宁门店达到7249间,但有15%左右的经销商实际只控制一家门店,批发的意义几不存在。

  同时,市场份额超越阿迪达斯所释放出来的错误信号,让公司管理层认为民众的消费心理已经趋向成熟,不再一味追求国际品牌。2010年,以启用新标识为标志,管理层抛出品牌重塑战略,推出“90后李宁”概念。在抉择不定该换何种新标时,公司召开董事会,在桌上摆四个备选的LOGO,让李宁来“出个主意”。望着桌上的备选标识,这位许久不在公司露面的创始人说:“今天能不能不选?我腰痛。”

  品牌重塑战略进一步加剧了渠道的库存压力。换标,一方面增加了新库存,另一方面令老库存更无出路,与此同时,新的产品定位和新开的店铺又不受欢迎。一时之间,李宁公司的整个经销体系慌不择路。2010年,李宁盈利首次被安踏超过。

两年革命

  换标事件之后,李宁逐渐回归了公司管理。2011年的李宁公司年会上,李宁花了颇长的时间指出了公司存在的问题:停止在专业体育和运动时尚之间的摇摆,专注于体育。但公司受制于过度扩张时期从外部大量引入“空降兵”,企业内部内讧不断,摇摆不断,不能很好地推动变革。

共2页: 上一页1 [2]
责编:Rosaww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