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创]订单就是客户需求的种子吗?目前我们对订单的认识只局限于记录客户的要求,主要的衡量指标是信息要准确,对于能力和资源的要求是无暇顾及的。不管是传统制造加工业还是现代制造加工业,对订单的要求都局限于此。在经过合同评审程序之后,再流入后面的生产环节以及发运交付等环节,同时影响着采购、财务等管理活动,这是一个天经地义的逻辑。就是在这个逻辑下,我们用“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行为方式在有限的作业时间里面处理着汹涌的订单需求----很多岗位在严重不确定性的情形下工作,有限的缓冲时间被复杂的决策活动占用了,实际的工作时间比例不停地被缩水,简单工作也就复杂化了,每个岗位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在不断地进行被动创新,以适应随时进行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 记录客户精确的需求信息,只是订单确认工作的第一步,而不是最后一步。好象我们只为茉莉花的种子提供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氨基酸,单是这些我们清楚是不能确定它就肯定是茉莉花的种子,大部分植物的种子都有这样的构成。最后的区别在哪里呢?恰如上面所说,是基因!肉眼看不见的东西!所以对于订单的认识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订单就是要把这些看不见的东西显性化,要清晰描述订单在当前的企业能力与资源情况下的行动路径,这就好象通过基因定义了茉莉花从发芽开始到生长各个阶段的的行为模式。 有人说,那是业务流程里面的事情,确实从订单确认到生产排产、工序加工、入库、发运等环节完全属于业务流程范畴。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果认为业务流程是终结的改造对象,那就会陷入越来越复杂的改造活动,就象把一棵初长的茉莉花改造成玫瑰花一样困难,只到长成阶段也无法改造它的枝叶和躯干。----那是基因所决定的,非人力所为。所以对于业务流程而言,我们所关注的只能在适当调度这个层面上,必须通过改造业务逻辑来实现对业务流程和行为模式的改造。当然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不是改造业务逻辑,而是要恢复业务逻辑的本来面目。业务逻辑的改造必须是在事物有重大变异的时候才进行的,比如从人手洗衣服转换到用洗衣机洗衣服,洗衣服这个活动的业务逻辑就面临着这样的变化,比如在生产线从机械化改造为电气化,控制手段也由手动改造为数码工业控制的时候,在人力资源管理方式从机器的延伸到机器的主人的时候,业务逻辑必定要有变化。 有人会问什么是业务逻辑,这个目前还没有我比较满意的定义,基本可以描述为:业务逻辑是企业的行业特性、企业文化、能力结构和资源状况所形成的个性特质下对核心业务处理的基本路径和方式。那么我们的业务逻辑到底是什么呢?就是将订单信息快速全息广播到有关岗位,并行配置资源,动态调度岗位任务,让订单有序地在各个岗位间流动,最终在客户的包装物仓库形成物为载体的闭环。这个逻辑是基于流水生产、离散加工、快速交货、规格不一、需求复杂的基本事实和东经人恪守本职的基本属性作出的。 在这个业务逻辑下,订单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订单除了基本的客户基本信息、产品基本数据和技术要求之外,还必须有工艺路线、运输方案、信用控制等方面的选择与控制,以锁定需求满足的基本路径,这样订单信息才算是丰满的,它全息了订单在公司内部流动的基本行为模式,充分表达了东经的个性。只有这样的订单才算有了基因。
所以计划工作完全是由系统来做,只有调度工作才需要现场的工作人员进行。订单的计划工作在订单确认时同步完成。每个订单有它不同的个性,这是由它的产品结构、客户特性、匹配资源特性、运输要求等决定的。不同个性的订单与东经内部不同的资源结构所匹配。具体体现为在不同的时段进行生产、加工和运输编组。这里将有一个功能强大的后台,为中层的决策管理者提供支持,动态地为订单设置结构化的开关和满足路径。这个工作不是一次性的,是随时的,主要任务是把客户需求的动态变化和内部资源和能力的动态变化有秩序地反映进系统。就前台的订单录入人员来说,虽然面临着数百种可能的选择,但是实际的操作是很简单的,由于后台提供了应对不同需求的业务逻辑,前台呈现的选择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又同时是非常有效的。前台处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基本没有什么多余的信息。 同样,对于现场调度来说,中层的决策管理者也带领基层的决策管理操作人员,事先已经做了很多逻辑进入系统,一旦有什么情形发生,会迅速提醒选择什么样的预案,也就是调度行为是可选的,但是同时也是自主的。任何例外的情况在突发程序协助处理后,将形成一定的行为模式格式,供今后选用。
责编:李华星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
更多
最新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