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中心与欧特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打造上海地标建筑
日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心”)与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与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于上海举行了“工程信息化的实践与探讨”主题论坛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日前,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上海中心”)与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与娱乐软件的领导者欧特克有限公司(“欧特克”或“Autodesk”)于上海举行了“工程信息化的实践与探讨”主题论坛暨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此次主题论坛向政府、企业、行业协会与学术人士分享了上海中心项目在工程管理上的创新以及BIM对推进工程信息化所发挥的作用。合作双方将通过整合三维数字化新技术——建筑信息模型(即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有效提升项目管理水平,从而提高建筑质量,降低管理成本,实现绿色科技与建筑融合的目标。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尹弘、绿色节能专家、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上海中心董事长孔庆伟、欧特克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魏栢徳、中国勘察设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王子牛等政府、行业、企业领导及专家应邀出席了活动。 根据此次合作协议,欧特克将向上海中心提供相应的软件产品和技术咨询服务,双方运用全球最先进的BIM理念和解决方案协助上海中心实施建筑设计、施工以及未来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化管理,从而提升项目的科技含量。作为上海未来的标志性建筑,上海中心一直秉承可持续的设计理念,力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实现高效率的资源利用,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从而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改善区域城市环境、营造健康室内环境的建筑目标。同时,上海中心一直以绿色建筑认证体系为目标,力争成为绿色超高层建筑。项目涉及学科多、分支系统非常复杂,急需利用三维数字化建筑模型,将上海中心的理念、创意和策略与现实世界中的设计、施工、运营管理有机地连接起来,达到严密组织、有效整合、合理创新的目的。BIM这一方法和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BIM的应用将为上海中心实现其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此次活动以“工程信息化的实践与探讨”为主题展开了分享和交流。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工程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李云贵作了“BIM与城市建设数字化”的主题演讲;BIM战略专家何关培先生介绍了“BIM让管理更精细”;上海市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管理部经理于晓明分享了BIM技术对施工安装工程的指导意义;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健介绍了上海中心的设计理念以及运用BIM的情况。最后,在论坛的嘉宾对话环节,上海中心的各个参与方再次明确了项目的目标以及就如何运用科技手段,实现工程管理信息化和绿色科技进行了分享交流。经过讨论,参会嘉宾再次感受到BIM是引领行业发展的重要理念与方法。 上海中心董事长孔庆伟表示,“作为上海未来的标志性建筑,我们力争将上海中心打造为‘节能、绿色、环保’的超高层建筑。因此,我们不断借鉴各方智慧,运用最领先的技术和理念,致力于倡导绿色建筑、完善区域功能、丰富城市空间、推进科技创新。我们在项目管理上积极实践工程信息化,无论是设计、施工还是未来的运营均要求采用建筑信息化系统,以提高管理水平,有效实现高标准、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的目标。” 欧特克全球高级副总裁、亚太区总裁魏栢徳表示,“作为全球二维和三维设计、工程与娱乐软件领导者,欧特克在建筑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以及洞察力。我们非常重视此次合作,我们将发挥产品与服务的优势,为上海中心提供先进和完善的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通过项目在全生命周期内运用BIM,提升上海中心项目的工程信息管理水平,最终努力使该项目成为工程建设行业全生命周期运用BIM的全球典型案例。” 对于致力于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中国来说,建筑领域的可持续性设计尤为重要,而选择行业领先的理念及技术更加是迫切而现实的需求。作为向全世界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创新设计软件的领先供应商,欧特克致力于推动中国工程建设行业的发展和二维、三维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所谓BIM,即指基于最先进的三维数字设计和工程软件所构建的“可视化”的数字建筑模型,为设计师、建筑师、水电暖铺设工程师、开发商乃至最终用户等各环节人员提供“模拟和分析”的科学协作平台,帮助他们利用三维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阶段都能够有效的实现节省能源、节约成本、降低污染和提高效率。 据悉,总高632米上海中心于2008年11月29日破土动工,目前已完成基础底板混凝土浇筑,预计国庆前后完成主楼地下结构施工,开始进行地面核心筒结构施工。项目预计2014年竣工交付使用。大厦主要定位在五个方面:一是国际标准的24小时甲级办公;二是超五星级酒店和配套设施;三是精品主题商业;四是观光和文化休闲娱乐;五是特色会议设施。
责编:穆琳琳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最新专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