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造假 凸显创新疲软

  作者:shilly
2007/4/11 13:44:54
本文关键字: 业内新闻 主页
        近日,Google剽窃搜狐拼音输入法一事在业内炒得沸沸扬扬,成为众矢之的。一石激起千层浪,由此引发的对Google的种种不利言行正在铺开盖地而来,使Google显得难以疲于应付。

  透过这起事件的前前后后,我们有许多理由需要重新审视搜索巨人Google,这个曾经以技术创新起家,以创新称霸网络巨人。在业内,技术造假之事,并不鲜见。人们对于其它人的造假,或许会睁一只,闭一只眼,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进行唐塞。而Google在技术上造假,却显得不同寻常,令人们无法相信。

  因为这是Google,它代表着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创新的风向。人们何曾想到,引领技术创新的Google,会走上剽窃它人专利的道路,这实在有点匪夷所思。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Google试图抄"近道"进行技术创新?

  笔者认为,Google抄袭搜狐拼音输入法,只是一种表面现象。而在这表现的背后,却真正隐藏着Google不堪重负的内心:多元化受挫,本土化不利。

  想一想,这些年来,Google一路走来,势如破竹,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还在业内不懂得如何通过搜索引擎赢利时,Google就开天劈地,闯出了在线广告的金光大道,赚了个钵满盆满。目前为止,Google公司有99%的营收来自于关键字搜索广告业务。

  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Google这种单一的赢利模式也为其今后的发展埋下了祸根。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Google单一的广告模式越来越成为公司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第二次创业的羁绊。业内分析家表示,目前Google在在线广告市场的占有率已经高达64%,因此未来很难期望大幅度地提升占有率。如果Google的业绩表现不够抢眼,华尔街分析家的努力也将无济于事。

  对于业务模式单一的致命弱点,Google也早已心知肚明。为了让人们继续保持对Google的信任,Google早就开始通过自身开发和收购两种方式不断增强自身竞争力和业务范围。比如,Google收购无线搜索公司、广播广告公司,参股AOL等举措连踵而至。此外,Google也在积极招募从操作系统到硬件设计的各类人才。尽管如此,Google也无法在在短期内实现统治网络搜索的野心。因为,这一市场诱惑太大,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而且竞争对手又实力太强。因此,Google必然成为众矢之的,处境被动。

  近年来,Google以网络搜索为中心,以桌面搜索为补充,再加上地图搜索、企业搜索和本地搜索等等,其触角正在向所有的可能领域延伸:在软件市场,Google年来频频出击,先是推出了在线办公软件,直面叫板微软的办公软件,后又传闻要牵手戴尔,在后者PC中预装Google软件产品。在电邮服务市场,Google再出奇招,表示要取消Gmail邀请,全面开放Google邮箱注册。在在线支付市场,推出了Google Checkout,向eBay和亚马逊等发起攻击。

  由于Google四处出击,从互联网到电脑,从操作系统到桌面软件,又从软件走向硬件,多元化的野心世人皆知,但也是越来越偏离其主营业务。随着其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新业务投入的持续增加,加之Google在与戴尔、苹果等携手过程中提高了推广成本,其赢利空间必然受到不同程度地压缩。截止目前,Google的多元化战略并未给自己带来真正的实惠,反而使自己陷入了多线作战、疲于应付的不利局面。

  不客气地讲,Google拼音输入抄袭搜狗之举,就是Google急功近利,实现本土化运作的冒进作法。进一步讲,Google高举的技术创新大之路,正处于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Google,需要持续创新的动力,而现在,Google正在为此犯愁。

  我们不仅要问,一个简单的拼音输入法都要剽窃它人,难道Google真是到了江郎才尽,英雄迟暮之时?当然,就此事件而否定Google在创新方面的实力,似乎有点牵强。但是,抄袭事件肯定会对Google在中国市场的本土化进程带来不小的阻力,而会影响Google在人们心目中创新之王的美誉。

  坏事也有可能变成好事,如果Google能从这一事件吸取真正的教训,真诚地向搜狐说声"对不起",或许,其技术创新的"金身"仍可保完。只要Google今后能在持续创新上秉承传统,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努力,相信市场仍会给予更多的回报。而Google造假的影响,也可能会随着其创新活力的再现而慢慢淡出人们的心迹


责编:shilly
vsharing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奔跑吧!企业级移动应用

2013-2014年,资本市场已经开始在企业级移动应用市场发力;BAT纷纷进入,不断拉低移动应用门槛;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企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传统企业已经意识到移动互..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