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IT服务的运作和维护不受影响?

作者:孙翊威
2007/6/5 14:13:23
本文关键字: CIO吧

在IT基础架构的变更控制过程中,问题管理已经嬗变为问题与变更的协调管理。这也是在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支持框架下,看不到变更管理踪迹的原因。

在ITIL中,事件从服务台到事件管理,再到问题管理是一个解决力度逐步加强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治标未治本的过程。要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或者减少事件影响,必须实施一定的变更以消除事件产生的根本原因。

有变更必然会有风险,因此,加强对变更过程的控制,以防变更过程中的疏忽、资源短缺、准备不足等原因造成变更失败或产生新的事件已经成为IT服务提供者必须重视和认识考虑的问题。

图1是我们客户服务中心的ITIL服务支持框架,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在服务支持中缺少了变更管理一项。有人会问:没有变更管理如何做好问题管理,找到了问题的根本原因应该如何变更?没有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又依何而生?这个问题长久以来也一直萦绕在笔者的脑海中。客户服务中心究竟有没有变更管理的需求?如果有,在哪里?如果没有,那又在哪里?

一码多品频频出现

目前的IT服务提供者分为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的IT部门,一种是第三方的IT服务提供商。随着业务的发展,IT技术也越来越紧密地深入到业务管理过程,而IT服务商们则面临着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企业或者外包方购买的软硬件产品越来越多地来自不同的外部厂商。不论是IT部门还是IT服务商,以一己之力独立地完成软硬件问题根本性的解决变得越来越困难,甚至不可行。

当IT服务发展到问题管理无法在内部解决根源性问题,变更变得越来越不可控时,变更管理在哪里控制,如何控制就需要好好琢磨了。同样,我们客户服务中心现在也面临这个问题。

2007年4月初,上海某个区的许多用户频频发生扫描商品时出现一码多品的现象,即扫描商品条形码时会跳出4~5个商品品名。由于事件涉及面比较广,该事件迅速地升级到问题管理员的桌面。问题管理员将该问题转至软件提供商。

软件提供商费了几番周折才找到了问题根源:每日由服务器下发的基本信息中一些商品的条形码信息被修改,导致不同的商品品名存在同一个条形码的问题。

这种变更没有任何记录,也没有任何形式的通知。加之变更的过程不在我们公司客户服务中心的可控范围之内,在排除软件故障、数据通讯故障和服务问题之后才找到根源所在。此时,距事件发生已过去一周的时间。

加强变更控制

客户服务中心为客户提供零售系统的软硬件外包服务。如图2所示,当事件发生并升级为问题,提交到问题管理时,问题管理对问题做出简单的判断并分类。硬件问题转硬件提供商,软件问题转软件提供商。在收到他们的变更后,问题管理安排变更计划,准备变更。

由此我们看到的变更管理出现在外部软硬件变更管理流程中,只是变更的最后实施在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变更的过程管理是存在的,但主要的变更控制不在客户服务中心。

笔者曾下过一个片面的结论:客户服务中心不需要变更管理。这么看来这句话好像是对的,但是,再仔细琢磨这句话好像又有些不对。

变更是什么?变更是指在维护过程中对系统或服务所做出的各种改变,包括增补、移除和其他修改。说得再具体一点,变更的对象是两个,一个是IT基础架构,一个是IT服务(包括与流程和文档),与这两个对象相关的改变都要归入变更的范围。

客户服务中心没有变更管理,果真如此吗?不是,IT基础架构中的软硬件变更的确不在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范围,但是IT服务的变更存在于客户服务中心的管理范围之内。笔者之前把变更的认识局限在IT基础架构上,而忽视了对IT服务的变更认识。因此,从变更的对象来看,客户服务中心不仅存在着变更管理的需求,而且还必须建立起变更管理控制。

问题与变更的协调

不论是企业的IT部门,还是第三方的IT服务商,都认识到,协调好与软硬件供应商之间的关系,是做好IT基础架构变更管理工作的前提。我们甚至可以把这种关系进一步深化为变更协作管理,充分运用SLA(服务水平协议)、OLA(服务支持协议)和UC(支持合同)来协调、约束各方面的这种协作关系,确保变更的可控。

变更管理的要求、流程和相关的文档,由软硬件供应商和IT服务商之间事先商定并共同遵守。内部的问题管理,根据协商确定的格式和要求提交变更请求表,由外部的软硬件供应商接受并记录、登记,之后变更管理流程由外部的软硬件供应商负责变更请求的筛选、接受、变更优先级确定、变更规划、变更实施和中止。当变更走完外部的变更流程,再次回到内部的问题管理流程时,问题管理协同发布管理安排变更计划和实施变更。

由此,笔者认为,在IT基础架构的变更控制过程中,问题管理已经嬗变为问题与变更的协调管理。这也是在客户服务中心的服务支持框架下,看不到变更管理踪迹的原因。

如果变更的对象仅仅是指IT基础架构,那么对IT服务提供商而言是可以考虑不再设置变更管理流程了。但是,IT服务变更的存在使得这样的考虑不得不审慎。服务单据格式的变更、维护时间的调整、客户的搬迁等都可以作为内部IT服务的变更请求。如果不设置变更管理,那么这些变更请求应该如何提交?变更应该如何控制,是事件管理、问题管理还是发布管理呢?

也许这个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服务单据格式的变更请求可以归入到事件管理,由事件管理负责发起服务单据变更讨论协调会,将最后的变更结果再提交至发布管理。

IT服务的变更控制此时就体现在事件管理;问题管理在受理事件的升级报告时发现原有的升级流程比较繁琐,效率不高。于是提出事件升级流程的变更,经过一番的讨论后,如果认可变更,那么执行变更。如果不被认可,变更中止,继续使用原有的事件升级流程。

此时,IT服务的变更又可以在问题管理控制。不论使用哪一种管理流程来控制变更,其间都不能省略一个环节:变更讨论。这就是变更管理提到的变更影响和资源评估。

作为第三方的IT服务商,变更影响和资源的评估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对于客户服务中心而言,设立变更委员会是解决变更控制问题的一个途径。凡是需要变更的内容,不论是IT基础架构还是IT服务的最终发布,都必须在变更委员会上确定。

IT基础架构的变更经变更委员会确定后,统一安排变更计划并实施变更;IT服务的变更由相关的管理流程提出并变更,最后也需要经变更委员会确定后统一安排变更计划并实施变更。

在一个“变”作为惟一不变的环境中,变更管理尤显重要。有变更就有风险,有风险就必须控制。而变更管理的空缺,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作为IT服务主体的客户服务中心,其变更管理认识以及变更风险控制意识仍需要进一步提高。

图1 客户服务中心ITIL框架

图2 客户服务中心的变更处理流程

关于变更管理

影响业务的IT事件往往与变更有关。如果与变更有关的事件无法得到控制,IT服务提供者,甚至于整个行业本身也会因此而逐渐失去控制。事件的数量还在增加,而每一个事件出现时都需要“救火”,它可能极易催生导致新的事件发生的新错误。对于变更的日常计划经常未能考虑到不断增加的工作压力,因此,变更没有得到很好的管理。这同时也会影响到IT服务日常事务的运作和维护。

变更管理旨在管理变更的过程,以及相应地减少错误和与变更有关的事件。变更管理的格言是:不是每一次变更都能带来进步,但每一次进步都由变更引起。

来源:赛迪网-中国计算机用户

责编:孙翊威
vshar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portalart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最新专题
成都行

成都行亮点 成都行程 智囊团 参观成员 合作媒体 活动咨询..

2015年中国制造业信息化峰会

大会聚焦 大会亮点 大会议程 重要嘉宾 成都行 赞助合作 ..

    畅享
    首页
    返回
    顶部
    ×
    畅享IT
      信息化规划
      IT总包
      供应商选型
      IT监理
      开发维护外包
      评估维权
    客服电话
    400-698-9918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