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数据如何改变传统防灾减灾模式?
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张文生说:“现在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难以获取大数据,出现了一种尴尬的现象:看得见大数据,抓不到大数据;抓得到大数据,又无从处理大数据。”
1976年唐山地震、2008年汶川地震、2010年玉树地震让人们记忆犹新。面对地震、洪涝、高温、暴雨等自然灾害,人们岂能坐以待毙?及时有效地采取救灾措施至关重要,而这其中获取的灾情数据量是决定救灾措施是否有效的关键。数据作为信息时代的基础,其重要作用已经不言而喻。 正如广东省委党校现代化战略研究所所长段华明日前所言:“我们必须重视大数据,改变传统的防灾减灾救灾模式,其中包括人们的认知改变、思维改变、工作改变、生活方式改变。” “当一个重大的非常规突发事件发生时,供这个重大事件分析、判断、预测的大数据,决定了最终决策的科学性、效率和合理性。当这些数据转换成知识的时候,将会对预测重大非常规突发事件发挥巨大作用。”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副总工程师张文生说道。大数据的多源、量大、实时性等特征能帮助政府部门预测灾害的发生发展,决定救灾的轻重缓急,在防灾减灾救灾中,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当海量的数据如潮涌来,如何利用、掌握这些数据,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做出贡献是亟须解决的问题。张文生认为,如果单纯从数据量上把大数据当作海量数据,那就太片面了。大数据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的必然产物,大数据量大且结构复杂、实时性强,处理原理、技术手段在继承原来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必将有本质的变革,应用模式和影响也与过去不同,这标志着数据作为重要资源进入一个新的时代。通过对这些纷繁数据的分析,让数据为我们所用,这是大数据的核心之处。 “大数据能提高灾害预报预警的准确度。”段华明称。四川雅安地震发生4小时后,外界已可以通过各类媒体获知被大数据筛选出的有价值的航空遥感影像,并据此分析受灾情况,制定救援计划。 在灾难面前,防灾减灾救灾形势刻不容缓,预警信息的时效性极为重要。2011年,美国纽约的人们正是通过“推特”及时了解到周边地区发生地震,才减轻了损失。 段华明说,“汶川地震在救灾初期,由于救灾信息不及时、不全面、不准确,出现了救灾拥堵、救灾物资输送不进去的情况。大数据驱动灾情信息传播高速化,对合理安排防灾减灾救灾人员、规划行动十分必要。”海量数据信息在网络平台上传播开来,上下呼应、相互关联,人们共同协调打通救灾拥堵的环节。 信息的公开,让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开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防灾救灾减灾中的一员。“这将有效地推动有限资源高效利用,避免二次损失以及资源的浪费。”段华明说。 除此之外,大数据在灾害损失统计的有效性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可以避免灾情信息采集不畅通、重复计算浪费计算能力等现象。 信息爆炸的时代已经来临。张文生说:“现在面临的关键问题是难以获取大数据,出现了一种尴尬的现象:看得见大数据,抓不到大数据;抓得到大数据,又无从处理大数据。”
责编:李玉琴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