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出现问题,解决问题。这就像是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们的数据分析,大多是在发现问题。或者说,尚处于这个阶段。有人预测,BI的最高境界,是那个什么玩意儿来¬着(我忘了)。大概意思是指,用分析指导决策。就跟算命差不多吧,先生说,西方有利,你就往西方走,相信他,没错的。 现在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总觉得,事后的分析总归有些马后炮。有时候,你用OLAP展现出来的结果,客户看了一眼。"哦,是这么回事,跟我们想的一样。"。或者,¬你拿着一个不得其解的结果,去问人家,大家一起来分析原因。可能是台风天气原因吧?可能是这个月搞世界杯吧?可能是最近恐怖主义气氛有点紧张了吧。 这种状况,离"指导决策"还差了点。不过这也是过程,不经过这样的马后炮分析,也不能变成事前诸葛亮。 刚参加工作那会儿,公司有一位日本的大姐,长期在公司当翻译吧,要回国了。公司搞个小小欢送会,当然,此大姐自然要发两句言。其他的都没记住,只记得她说了什么¬,"出现问题,要解决问题"。这意思大概是指当时,大家看到问题都不闻不问的。那时候年轻,不知道她说的问题是什么,只顾着开心。 以前很多项目并行的时候,也有过一些感慨。不同的项目,遇到的技术、管理问题,大同小异,却很难去找什么可供借鉴的方法。大多这些方法是停留在某个人的头脑当中¬。于是,一段时间,比较热衷于知识库的建设。 看吧,这知识库就像是数据仓库。它们的模式都是积累->分析->辅助决策。只是,知识库中的"知识",比数据仓库中的"数据",还要抽象。 越来越觉得,很多事情并非是一定要干的。可能只是领导不能让你闲着,便让你写一份文档,起草一份报告,或者是开发一段程序。这些事情的目标是具体的,可达到这个¬目标对解决全局的事情有多大影响呢。可能很小,甚至没什么帮助。没有抓住重点。 一次跟同事聊天,他是项目经理,说起以前遇到的一件荒唐事。一位领导,要他将工作说明书细分成几千项,并且将任务划分给每个项目组成员,这基本上是要细分到每天¬了,甚至是一天里面的工作时段。也许有大公司曾经成功试过这样的方法,但必然他还有另外一套体系来保障其执行的。例如如果是工厂的生产计划,这么作到有可能(但¬还是非常怀疑)。而对于搞IT咨询、开发的,这么做一点意义都没有。这种项目从来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套路。 可那个领导坚持如此,最后,据那位同事声称,他跟领导死磕到底,没那样干,领导妥协。 解决问题就是要抓住重点。销售要搞定关键人物,做咨询的、做开发的,不一样也是得找到关键人物,关键症结,或者是关键程序吗?这恐怕也就是全局和细节的矛盾吧。 可什么是重点?这不是容易判断的事情。知识库能够帮忙判断吗?恐怕主要得靠经验吧。但如果经验只是停留在个人脑中,那也没什么用,还是得总结成模式化的东西,那¬就是知识。但总归,那都还是一种在方法层面上的东西。 责编:Qing 微信扫一扫实时了解行业动态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文给好友 著作权声明: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文章著作权分属kaiyun体育官方人口
、网友和合作伙伴,部分非原创文章作者信息可能有所缺失,如需补充或修改请与我们联系,工作人员会在1个工作日内配合处理。 |
热门博文 |
|